甘肃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追寻遵义红,续写革命情
郭建华,张洋洋2023-08-28
字号:AAA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好“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师生赴贵州省遵义市组织开展了一堂题为“重走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的大思政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好“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师生赴贵州省遵义市组织开展了一堂题为“重走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的大思政课。

(一)临会址,赴陈迹,半抚初心半承魂

实践团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遵义会议会址,体悟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追溯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实践团成员瞻仰了馆内陈设的历史图片资料和实物展品,聆听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遵义的光辉革命战斗故事。遥想红军长征途中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岷山的英勇场景,实践团成员在黔贵大地上赓续红色血脉,深刻体悟了“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对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了采访。工作人员说到:“遵义会议会址,是遵义这座红色之都的标签,在这里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红色精神,能够更加深刻了解到遵义会议对于中国转折点的意义。”游客们对于遵义会址也深有感触,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参观,来此主要是培养后辈们的爱国情怀与红色精神,同时探寻红色精神的根基。关于红军长征精神的传承,他们相信,如今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艰苦奋斗精神始终存于青少年的信念里,坚定自己的信念,反馈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始终是青少年努力奋斗的前进方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参观学习,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遵义会议历史的了解和对历史经验的感悟与理解,深刻认识到遵义会议精神是历史留给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马灯穿越历史,照到今天,实践团成员将沿着革命足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图为实践团在遵义会议会址瞻仰历史图片资料和实物展品 甘肃农业大学郭建华提供

(二)登长阶,敬昔颜,一响遗风恒笃志

实践团前往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学习革命先烈大无畏的奋斗精神。

陵园内青山环抱、青松挺立、庄严肃穆。实践团成员依次瞻仰了红军烈士纪念碑、英烈墙、邓萍烈士墓、红军坟,学习了先烈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矢志奋斗、英勇牺牲的精神,以及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的感人事迹,并为烈士敬献花篮,虔诚默哀,行三鞠躬礼,表达对英烈的无限怀念和崇高敬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成员举起紧握的右手,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声宣示着全体党员永远忠于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岁月能改变山河,但精神永远不会消失。我相信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红军将士的信仰之光、信念之火、信心之歌,必将生生不息,一直传递。”实践团成员、退役士兵王贝乐在参观烈士陵园之后如此说道。

图为实践团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敬献花篮、虔诚默哀、重温入党誓词 甘肃农业大学郭建华提供

(三)水长流,梦不休,绝壁天渠映初心

实践团赴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拜访“七一勋章”获得者、“当代愚公”黄大发,深刻感悟老支书黄大发不忘初心、忠诚为民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清廉品德。

面对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状况,黄大发爷爷带领村民们经过36年的不懈努力,修筑了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解决当地的缺水问题,改善当地的生活条件,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发渠”。走在大发天渠上,看着源源不断的渠水流淌,听着水汩汩流淌的声音,实践团成员切身感受到当年为凿出“高山清渠”历经的艰难苦险,大家无不为村民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所动容。

在老支书旧居,黄大发爷爷为实践团成员讲述了一堂朴实生动的党课。通过交谈,大家了解了老支书是如何带领村民历经三次开挖,两次失败,历时36年修成“生命渠”,用实际行动改变草王坝贫困落后面貌的艰辛历程。“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这是黄大发爷爷对实践团成员的殷切期盼,他一再嘱托,青年学子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拜访“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老支书 甘肃农业大学郭建华提供

(四)进老区,寻乡愁,昔日荒茅换新颜

实践团走进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探访当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文化。

在花茂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委会主任彭龙芬亲切地告诉实践团队员,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村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越来越强,党组织发展的活力也更加足了,产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干群一心促进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我们村依托旅游业,村民们不仅收入提高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足,平时工作时间务农做工,茶余饭后还约上一起唱歌跳舞。”彭龙芬向实践团队员介绍道。

在乡愁小道,队员们通过询问当地居民了解到:花茂村以美丽乡愁为主导、以绿色发展为引擎、以留住人才为依托,完成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蝶变,实现了农业兴、农村富、农民笑的目标,有效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衔接。当地居民也亲切地告诉队员们,在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花茂村时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这句话让这个黔北小村的群众寻找到了乡村振兴的真谛,他们将习近平总书记在花茂村走过的路也亲切地称为“乡愁小道”。

在花茂人家,队员们了解到花茂人家的“一瓶酒、一张纸、一幅画、一盏灯”己成为贵州特色文化产品,是名副其实的传家宝,在2018年3月,《我有传家宝》栏目在CCTV1播岀。实践团重点了解了“一张纸”——古法造纸。队员们认真聆听古法造纸传承人况婷婷讲解纸浆压花画400多年的历史,队员们对优秀的造纸工艺赞叹不止,深刻领略了藏在其中的“乡愁”。

在“红色之家”小院,队员们了解到老板王治强是花茂村从贫困村蝶变为小康村的见证者,他告诉大家:“现在的花茂村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如今,王治强的“红色之家”农家乐,客人不断,生意红火,他不仅实现自己脱贫致富,还解决了当地十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他也表示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之后,也会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队员们与母先才先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队员们了解到52岁的母先才先生是花茂村的土陶技艺工匠,他家四代做陶,以陶谋生,是目前全村仅存的仍在做陶的手艺人。他告诉队员们:“上世纪90年代之前,花茂村的陶产品在周边销路不愁,土陶业兴盛一时,全村超过60%的家庭将其作为副业,后来随着市场上的代替品增多,这里的土陶容器销量越来越惨淡,掌握这门技术的人也纷纷放弃这门生意外出打工了 。”

图为实践团感受花茂乡愁,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农业大学郭建华提供

     时间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历史的车轮不为世人驻足,但先辈的呐喊始终在人民的脑海中激荡,滚烫的鲜血始终流淌于我们的血脉中。在新的长征路上,实践团定会保持政治定力,积极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指导教师:安丽梅]
[责任编辑:苏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好“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师生赴贵州省遵义市组织开展了一堂题为“重走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的大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