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乡村教育之梦,智慧教学助力新希望
广东工业大学 李佳桐,蔡舒帆,王雯朗2023-08-17
字号:AAA
7月17日-7月22日,广东工业大学的“数字径心队”如同一束光芒,穿越城市的喧嚣,来到梅州的乡村。他们带着问题、目标和效果的三重导向,以“调研+支教”的方式展开了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7月17日—22日,广东工业大学的“数字径心队”来到梅州的乡村。他们带着问题、目标和效果的三重导向,以“调研+支教”的方式展开了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乡村振兴:播种现代人才的希望田园

在径南镇的驻村工作办,陈晓华和魏惠芳两位老师的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期望。他们谈到了乡村的广阔天地,谈到了培育现代乡村意识的公民,谈到了践行乡村振兴的人才。他们的话语里充满了对乡村专业人才技能培训的渴望,如直播带货电商技能等,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指导老师陈浪城也分享了暑期实践的初衷:“走入乡村,心中涌动万千情绪。我们的视野被广袤的农田和连绵的山川包围,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期待更多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展现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无限可能。”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径南镇的驻村工作办的合影

教育温暖乡村:青春的力量唤醒希望

走进乡村的径心中学,与城市学校相比,它的建筑风格和设施配置毫不逊色。校长张振威自豪地说:“硬投入带来硬变化,校容校貌越来越美丽,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径心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初创时期,当时一无所有,只有11名教职员工和165名学生。如今,学校已发展到15个班,93名教职员工,近千名学生,校舍面积扩展到70000多平方米。教务办陈宇娇老师强调:“多年持续建设,乡村学校办学环境、硬件设施逐渐不弱于城区。但乡村师资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短板’。”她的话语中流露出对乡村教育的深深关爱,她们用爱心和耐心编织起一张张智慧的网,将知识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次眼神交汇和问答互动,都在点燃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火花。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径心中学为同学们授课

打造“智慧课堂”,建设“智慧校园

学艺中学位于梅江区,是一所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校。2023年2月,学校启动了梅州市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将技术与教育紧密结合,探索个性化培养的新路径。学艺学子坐在教室里,通过“在线课堂”聆听远在广州的老师讲解,声音和图像同步传输,仿佛老师就在身边。学生们的答案可以实时传送到广州,老师即时批改。刘平老师激动地说:“现在的教学设备如此先进,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精美的课件,孩子们能学到更多知识。”实践队的队长素香同学接过话茬,眼里闪着光芒:“学习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梅州市教育局的黄部长总结道:“智慧教育正在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我们的学校装备质量在不断提升。”这是一所以技术赋能教育的样板学校,一所用爱心和智慧编织未来的学校。在学艺中学,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次探索都在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梅林一小授课场景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梅林一小开展“数字博物馆”绘画活动场景

破除障碍:为乡村教育插上数字翅膀

乡村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并不平坦。想象一下,一间乡村学校的教室里,全新的电子白板默默地站在一角,尽管它拥有改变教学方式的潜力,却因高昂的维护费用而被束之高阁。径心中学的校长张振威眼中流露出一丝无奈:“我们渴望使用这些智能工具,但费用让我们望而却步。”这是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写照,一个充满挑战和困境的世界。但这并不是绝路。解决方案就在眼前:精准匹配资源,合理调动师资,提供针对性培训。这些措施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通往数字化乡村教育的大门。

然而,这条路上还有诸多障碍,如有些乡村教师对新型数字设备感到陌生和恐惧,宁愿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像一堵墙,阻挡了乡村教育的数字化进程。我们要让乡村教育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我们要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式,提升技术的实用性,使乡村教师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在持续探索、实践、创新,找到那些能够点燃乡村教育数字化之火的方案。

[指导教师:陈浪城,林烈青]
[责任编辑:大我青春08]
7月17日-7月22日,广东工业大学的“数字径心队”如同一束光芒,穿越城市的喧嚣,来到梅州的乡村。他们带着问题、目标和效果的三重导向,以“调研+支教”的方式展开了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