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是毛姆具有自传性质的经典作品,是毛姆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本篇故事以毛姆的亲身经历为蓝本,描述了身体残疾的主人公菲利普从孤儿到长大的完整过程。
什么是长大?什么是成熟?人能否摆脱人性的枷锁?毛姆在这本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人生的枷锁是什么?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望文生义,以为枷锁指的是人生各种负累、桎梏,比如爱而不得、身不由己、命运不公等,后面才知道书的英文名字是 Of Human Bondage,很多译本都翻译成《人性的枷锁》,而该书在成稿前曾用“美自灰烬出”命名。菲利普的前半生,不仅仅是在人性的枷锁下成长起来的,而是在一直寻求人的意义,人为什么而成长,他试图窥探并理解人性。由于他自身的生理缺陷,使他更善于观察他人、剖析自己。后来他明白,人生是无意义的,但人还活着,就会感受到生活的苦。
小说里,有几种人生观,有些人受着苦,却已然麻木不知,任凭自己沉沦堕落,比如米尔德丽德;有些人知道生活的苦,却不敢走出来面对,将优柔寡断视为哲思,将失败自慰为高雅,比如海沃德;也有些人勇敢的面对,只是如克朗肖等人,并没有走出来,在悟出生命本无意义后选择了放逐,而菲利普在“生命本无意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到人生的格局,并且选择以平常之心和自由之意接受。
“人生的枷锁”,到底指的是什么,小说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也许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认为枷锁指的是人生的意义——这也与“美自灰烬出”的曾用标题相契合,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参悟了人生意义,就能够淡然面对命运的安排,直面自己的内心,做想做的事情,自然卸下了枷锁。
人生来就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和心灵的归属,而毛姆认为,生命没有意义,死亦无足轻重,人生在道德,宗教,情感,欲望的枷锁中经历高峰,低谷与平淡。挣脱枷锁不过只能得到片刻的自由与快乐,然后转而投向另一道枷锁,在枷锁的束缚下无意识无休止的劳作。但是,即使我们最终找到的答案是“人生毫无意义”。既然已经获知了人生最终的归宿,那么如何活在当下,活出快乐就成了人生的一切意义。每当突破一道枷锁,都会迎来一番重生的快乐,我们应找到自己心中的明灯,去追寻内心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