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好就去做,别犹豫,别后悔”
姜玉婷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微纳光学设计及微纳制造
当被问到最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什么时,姜玉婷说:“想好就去做,别犹豫,别后悔。”
一开始,姜玉婷并不是进行微纳光学相关研究的。选择从车辆工程专业转到微纳光学设计领域,她下了很大的决心。
过程中,她最想感谢两位恩师的悉心指导:“一位是段辉高教授,他带我走进光学世界的大门,让我逐渐知晓有关于研究内容的理论和知识;另一位则是胡跃强副教授,他带领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深耕,一同朝乾夕惕、夜以继日地研究,这令我受益匪浅。”
在姜玉婷看来,视觉是我们感知世界最直接的方式,而“光”是这一切的传达者。在超构透镜领域,她不畏艰难,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坚持和汗水,缓缓揭开“光”的一个个神秘面纱。
在日常生活中,她也总是激励自己:“要把科研融入生活,生活与科研不分彼此”。在科研的漫漫征程中,姜玉婷如同一位忠诚的守夜人,无数次在星辰的见证下,通宵达旦地守护着那些精密的实验设备。从实验室到宿舍的这段路上,姜玉婷已经看过太多次日出和日落。
披星戴月,风雨兼程。求学之路,弹指一挥间。姜玉婷说:“相比于结果如何,过程才是记录一个人成果的石碑,因为你只有在经历一个又一个难题和考验之后,方可拥有踔绝之能,方能求取有字之经。”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梁嘉诚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空中机器人、软体机器人、机器人控制
万事开头难。在谈及科研经历时,梁嘉诚印象最深刻的是刚开始进行科研工作的阶段。实验过程中的“炸机”、损坏修复、投稿被拒……科研初期的几度碰壁对于梁嘉诚来说挑战很大。
他说:“现在需要全方位多元发展。作为一名博士生,首先需要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同时,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也很重要。”
开始总是最难的,但只要坚持下来,便能在时间的雕琢中成就自我。
在学习路上,国家、学校的支持和导师的帮助为他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当前,低空经济热度不减,空中机器人领域很有发展前景,而学校也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优渥的科研条件。
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外部条件为他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石,让他能更专注于科研领域的探索。而导师王耀南院士的帮助和鼓励也为梁嘉诚在科研道路上消弭了很多迷茫和不安。提灯引路,路漫漫其修远;言传身教,教谆谆而明道。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不仅是梁嘉诚时刻自勉的话语,也是他对所有学弟学妹们最诚挚的鼓励。
“热爱让我开始,责任让我坚持”
倪力
半导体学院(集成电路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安全芯片设计
倪力的科研之路始于对集成电路硬件安全的关注。回忆初入科研“江湖”之际,全球范围发生过一起影响广泛的安全危机,那次事件让他深刻认识到硬件安全的重要性。
他意识到,集成电路不仅是现代科技的基石,更是守护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份对硬件安全的热爱,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导师的一句话,让倪力对硬件安全的理解更加深刻:“硬件安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难题,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信任和国家的安全。”这句话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研究不仅是为了学术上的突破,更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科研之路的方向。
研究之路并非坦途。倪力在设计和测试硬件安全芯片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但他从未退缩,他反复实验,不断调整参数,优化架构,最终成功设计出一款既稳定又高效的硬件安全芯片。
相关研究成果被发表在集成电路设计与自动化领域的会议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和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 上。他还将相关成果应用于物联网设备的认证,并在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国家一等奖,摘得代表赛事最高水平的企业大奖。
这些荣誉,就像一座奖杯,见证了他辛勤付出的汗水,也激励着他继续前行。倪力的故事,就是“热爱让我开始,责任让我坚持”的最好诠释。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
曾泽南
生物学院能源动力专业2023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抗病原微生物多肽的研发与应用
对于曾泽南而言,人生最好的姿态即是“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
在科研能力层面,他勤勉尽责,助力科研全面发展。他主持“遏制细菌耐药传播多肽治疗体系的设计与研究”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积极参与课题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科研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抗菌药物与制剂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同时他协助完成了“抗病毒纳米药物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教改项目的实验探索及系统开发,认真参与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硕士研究生实验指导以及本科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的实施,为实验室的日常运作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学术创新层面,他勇攀高峰,关注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全球性重大需求,以新型多肽药物与制剂研究为核心,不断累积理论知识,提升科研能力。他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8篇SCI论文,为耐药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他还申请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这些学术成果不断激励着他以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探索下一座高峰。
在社会实践中,他也不断奉献自我,传递正向能量。他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与实践活动,服务他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他担任2023年生物物理大会志愿者、2023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志愿者以及2024年数字化教学竞赛志愿者,这些志愿活动不仅让他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信念。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因为奋进着、前行着,就逐渐变成了自己最理想的人生模样。
来源 | 研工部 融媒体中心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半导体学院 生物学院
文案&编辑 | 李宇欢 黄琪
视觉设计 | 李宇欢
图源 | 受访者供图
排版 | 鲁伊涛
责编 | 周丹 李尹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