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兰草相处的日子
去年大扫除时,从抽屉角落翻出包过期三年的兰花种子。想着试试看的心态,随手撒在阳台空置的塑料花盆里。没想到这个不经意的动作,竟让我见证了一场静默而坚韧的生命课。
第一周每天清晨都蹲在花盆前,用喷壶洒几滴水。第七天表土裂开细缝,以为是发芽了,结果只是风干的泥块剥落。忽然觉得自己像个自作多情的观众,对着空舞台使劲鼓掌。第二个月连续六十天毫无动静,倒是盆边长出不少野草。拔草时发现盆底排水孔钻出几根白须——原来种子早就在看不见的地方发力。忽然想起老辈人说“扎根的时候最怕惊动”,从此改成从盆底托水。第一百天第一片叶子冒头是在冬至后的阴雨天。浅绿色的芽尖只有米粒大,却把压在上面的小石子顶歪了。这才注意到盆里不知何时布满蛛网般的白根,像给泥土织了件毛衣。
倒春寒三月那场冷雨打得新叶直不起腰。最壮的芽尖发黑蜷缩,用镊子碰了碰就断在手里。正心疼时,断口处竟渗出透明黏液,第二天就结成琥珀色的痂。一周后,伤口下方鼓出两个新芽苞,比原来的更圆润饱满。
开花记花茎抽条的速度慢得让人心焦。某天半夜给发烧的孩子喂药,偶然看见月光里的花苞正在舒展。原来它趁人类沉睡时悄悄绽放,六片花瓣像慢慢张开的手掌,露出淡黄花蕊。晨光中完全盛开的花朵,竟和种子包装上的图片分毫不差。
现在这盆兰草放在书桌上。当初嫌弃的塑料花盆还在,裂纹里卡着那颗被顶歪的小石子。每次凑近观察叶脉的样子,就会想起种子包装背面的小字:发芽期3-6个月,成长期2-3年。原来有些成长急不得,就像我以为死透的种子,正在黑暗里默默丈量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