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大学生创伤事件中,如何抚平危机事件带来的伤痛、如何缝合大学生的心理创伤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和难点。用温暖陪伴学生,帮助学生重新赋予事件意义,解构生命故事,向更大的场域打开,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小A,性格内敛,平日少言寡语,朋友不多。小A的大学生活平静而单调,直到一个星期天的凌晨四点,小A急促的说自己要请假回家,原因是母亲病危。几经周折,小A依然没能见到妈妈的最后一面,小A的妈妈走了,小A的心也跟着走了。
返校后,小A内心的痛苦和负担依然是他生命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是时间蹂躏了记忆,也在不停的迁移着。他仍然粗糙的活着,颤颤巍巍的走在人生之路上。”这是他QQ上的个性签名。似乎能看见这个忧郁的少年被时光的风沙吹的尘满面、鬓如霜。
几个月过去了,小A依然封闭自我,在料峭的寒夜,小A拿着酒瓶跑到宿舍楼顶,酒入愁肠,泪水默默化作了无处倾诉的思念,寄到了遥远的天边,小A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母亲的逝去令小A无法接受,更让自己不能释怀的是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没有陪伴母亲身边。这种遗憾像一个黑洞深不见底,让他不原谅自己,让他痛苦不堪,让他麻痹自已,他失去了好好生活的勇气,无法走出生命的泥潭。
我憧憬这个忧郁的男孩看待生命的方式,面对苍穹,面对苍生,在生命的旋涡中踯躅前行,在生活的磨难中低头不语。谈心谈话中,我鼓励这个男孩重新定义对生命的思考,在时间荒芜的角落里,生命披上尘埃的薄纱,各路皆有归途,万物皆有回转,生命中的裂痕就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考虑到小A积压的情绪一直得不到释放,恰逢5.25心理情景剧的演出,我根据多年的经验,设定了剧本题目《来自天堂的告白》,邀请小A出演主角,小A犹豫好久,还是愿意尝试,台上,小A摒弃之前的害羞,做一次大胆的宣泄,在演出中,小A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未见到最后一面的遗憾,情绪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我和小A谈《红楼梦》的悲剧走向,《红楼梦》像是一部佛经,渡人间一切痛苦;我告诉他《活着》主人公说道:“活着,更像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在不同的生存状态下死去”;我给他朗读了一首诗《爱之后的爱》,希望他阅读文学经典,行走在作者的精神维度里,感受作者的生命历程,会有新的领悟。
小A的命运开始在青春的赛道上,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但是,一种记忆深处的伤痛不再是无望的泥潭。
帮助学生把创伤看作成长的机会,在创伤中成长,成长并不是忘掉过去,而是创造一个更大的空间,容纳过去,并让新的东西可以装进来。
叙事就是讲故事,通过重写故事来达到重新为他赋权的效果,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将问题和人分开,相信每个生命都是有力量的,心灵曾经受伤,但受伤后的心也打开了一条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为生命打开一个空间,抱持着过往的那些故事,不断解构母亲逝世对他的影响,从而使他更自主、更有能量面对困难和问题。
在文学面前众生平等,每一个卑微的生命都会被看见,被书写,这是文学的慈悲,也是文学的担当。引导学生从自己走向众生,向自己的生命开掘,直面自己的生命困境,通过故事,给困顿中的自己以救赎。从终极目的上讲,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的过程,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帮你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拖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外的力量,读书就是在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赋予自己一个灵魂所依的安然世界。
在心中种下一颗自律自省的种子,生根发芽,享受到自律自省带来的充实感、安全感,远离焦虑不安,减少精神内耗,当自律成为习惯,你不仅打败了别人,而且战胜了自己,在人生的赛道上,你将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内心的伤痛是生命的一场温柔提醒,提醒你成为自己,这是一条英雄之路,不在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信念里、价值观里,成为自己就是一段英雄之旅,就算跌入低谷,那也是生命的一种扩张。就像梅格杰伊所说,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引导学生朝向更宽广的自我实现的旅程,生命是一个正在展开的奥秘,创造性的回应它,接纳它。
让经历过内心伤痛的学生被看见,被理解,被深爱,让深陷绝望的学生打开心扉,看世界也找自己,是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灵创伤事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观内在、进行自我觉察和自我疗愈,帮助学生在人生的至暗时刻看见生命的光芒,在心灵上种花,缝合大学生的心灵创伤,赋能他们走出生命困顿,对人生依然有着热切的期盼和睿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