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动态  |  实践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探索逆水教育经验,助力国家乡村振兴
合肥工业大学 冯泽龙 何颖慧 马文妍 温灵儿 金宇2021-09-07
字号:AAA
逆水村仅有3500余人,却相继走出了29名博士,64名硕士和近300名本科生,被誉为安徽省“博士村”。

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安徽省潜山市逆水村仅有3500余人,却走出了29名博士,64名硕士和近300名本科生,被誉为“博士村”。本着“调研博士村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辟蹊径,寻力量”的目标,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5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潜山市槎水镇“聚焦乡村教育发展 筑牢乡村振兴根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朱苇苇老师的带领下,正式开始了对逆水村的调研。 

访谈干部了解教育概况,参观校址感受教育发展

在逆水村村委会开展的座谈会上,逆水村村委会文书储著严表达了对团队的热烈欢迎并简要概述了逆水村的历史沿革、区位特点等基本信息;槎水镇纪委书记徐国辉大致介绍了博士村未来发展规划;村团支部书记操强胜讲述了逆水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解决途径……通过座谈会,团队成员对逆水村的基本情况有了个初步了解。 

7418406.jpg


在槎水镇团委书记仰凤飞的陪同下,团队参观了逆水中心小学旧址。简陋的宿舍、教室和土操场,与如今新建的小学相比,老校址显得简陋陈旧。现在的逆水中心小学已经建成了层层楼房,采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还不断吸收资金,进行装修改善。虽然正值暑假,这里少了学生们欢声笑语的朝气蓬勃,但逆水行舟,智慧扬帆的文化底蕴却依然环绕着这所校园,不断向人们传达着它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

   

7418411.jpg

通过逆水初级中学凌校长的介绍,团队成员了解了逆水中学的办学概况。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新鲜教育血液的涌入,都给这所坐落在大山深处的中学注入了强大活力。值得一提的是,逆水初级中学的校园女足参与过各式大大小小的比赛,曾获得安庆市校园女足比赛一等奖,成为了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和亮丽名片。

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心声,访问老者了解逆水村史

团队成员走街串巷,深入村民家中开展访谈,向村民了解孩子教育经历、家庭教育氛围、地区教育发展状况等信息,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接待。在调研中团队发现,当地重视教育的氛围浓厚,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人数占当地村民总数的10%以上。从这里走出的孩子们进入国内外各所重点大学,涌现了一批本科、硕士甚至博士人才。

1

在访谈过程中,有两位老人给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是逆水中学的退休老教师冯老师。在访谈中,他向团队成员介绍了逆水村两所学校的历史沿革和乡村教师工作情况。同时,冯老师还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经历,阐述了在他视角下逆水村造就教育奇迹的“密码”,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提升乡村教育水平的建议:“最主要的是重视教育的氛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另一位老人则是一名实打实的“扫地僧”——逆水村村史的整理者操盛鹏爷爷。一进他家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副老者自己绘制的地图。一笔一划,每一个地名,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在这位老者的手中精心勾勒,体现出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在这里,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逆水村村史和村里走出来的杰出人物们,不禁感叹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内却是这样的藏龙卧虎。

7418402.jpg

借助逆水村调研活动,团队成员深入基层,了解时代大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的生动案例,聆听当地村民在逆水村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切身体会和未来诉求,也感受着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接下来,团队将继续努力,力求凝练逆水村教育发展经验,积极探索突破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瓶颈的可行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责任编辑:赵远,马静(实习),实习编辑 马静]
逆水村仅有3500余人,却相继走出了29名博士,64名硕士和近300名本科生,被誉为安徽省“博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