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活动风采
诗歌共佳话 ——“乡音归处”诗歌沙龙顺利举办
文澜新闻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11-07
字号:AAA
“问学典籍”第二期暨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系列活动之“乡音归处”诗歌沙龙在倍阅书店举行。

“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学校南湖校区倍阅书店里传来动人的民谣和声,“问学典籍”第二期暨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系列活动之“乡音归处”诗歌沙龙正在这里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莉出席活动,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余小朋、港澳台教育中心主任郑影及相关领导老师参加活动。

姚莉充分肯定了这次活动的意义和师生们诗歌沙龙的活动形式。她表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姚莉指出,中国作为诗的国度,诗歌早已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传承好诗词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她具体从丰富的诗词内涵和深厚的诗词底蕴讲起,进一步指出诗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最后她勉励大家要通过诗歌沙龙活动,进一步学习了解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神力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9f63f8bc-8092-4569-8d1b-775ec71861de.png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甘勇老师以《汉语方言与诗词的方言朗诵》为主题做分享。为了让大家能够直观的感受方言的差异和特色,甘勇现场邀请来自上海、广东梅县和香港的同学分别用老式上海话等家乡语言朗诵了《诗经·郑风·子衿》等诗词,生动还原了唐诗宋词的平仄格律。一时间,方言与诗歌相融合的独特魅力引得在场师生阵阵掌声和赞叹。甘勇表示,古人汉语方言蕴含着厚重瑰奇的文化积淀和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承载着当地民众对世界的认知。他呼吁大家要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不断发掘和吸收方言中极具表现力的成分,让普通话和方言和谐发展,共存并用,共同守护和延续中国人传统文化的血脉。

187679a3-d164-441c-8b4b-63e6d6f57e2c.png


伴随着清脆的手铃声,学生王俊玮、黄语涵和刘忆伶同学踏着节拍、步履轻盈走向舞台中央,歌唱宜兰民谣《丢丢铜仔》,让大家从歌声中领会台湾地区的风土民情。接着,付尹鼎和潘祥羽同学以吉他弹唱的形式为大家表演武汉民谣《汉阳门花园》,用音乐让现场观众感受江城武汉的烟火气。



为了让现场观众更好地领略诗词的魅力,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飞花令”的互动环节,大家积极抢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柳凌之对本次活动做点评,她表示同学们用方言表演的节目充分展现了方言的魅力、表达出深厚的乡土情怀,接着她从“用方言记住乡情”“用推普促进交往”和“用汉语传承文化”三个方面阐释了保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的关系与内涵,她希望同学们能充分认识到推广普通话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自觉做方言的保护者,主动做普通话的推广者,积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baddb4e7-2c13-4595-84b4-d3ea5f303dfa.png


活动最后,学生鲍菘涛、方陈樱琪、郭宇航和迪娜集体朗诵《月光下的中国》,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演绎令在场师生动容,将活动再次推向高潮。


“问学典籍”活动是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着力打造的品牌活动之一,是学校学习发展中心知学、乐学、问学多层次“为学”体系的行为实践。此次活动与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相结合,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问学”先贤为牵引,深挖史志典籍,引导大家在学思结合中汲取力量、在沉浸式体验中探寻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感受中华诗歌之美、共溯地方文化之源。

本次“问学典籍”第二期暨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系列活动之“乡音归处”诗歌沙龙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港澳台教育中心联合主办,后期,“问学典籍”活动将围绕学习主题持续开展,打造系列作品,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责任编辑:秦嘉旭(实习) 杨虹 刘鹏]
“问学典籍”第二期暨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系列活动之“乡音归处”诗歌沙龙在倍阅书店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