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灵驿站  |  心理知识
大学生需要知道的心理学效应“自证预言”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王晨 谢雅琪2024-05-13
人们常说“身不由己”,“造化弄人”,好像我们的命运就只能掌握在他人手上。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人们常说“身不由己”,“造化弄人”,好像我们的命运就只能掌握在他人手上。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神奇的概念:自证预言。


一、什么是心理学上的“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


当产生一种心理预期的时候,会对我们接收到的外界信号加以筛选,符合预期的接收,不符合的自动过滤,从而更加容易强化并塑造我们的行为以符合预期。


二、“自证预言”的两面性

“自证预言”的核心是潜意识的自我暗示。消极的自证预言容易让人自暴自弃,沦入不堪境地。罗翔说过的一句话:“误解本是人生常态,理解反是稀缺的例外。”人这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卷入百口莫辩之事。你若任由他人审判自己,只会被一步步引入“自证陷阱”一听到旁人的异议,立马着急地向对方解释,得不到认同便焦虑难安;面对别人的不信任,费尽心思地收集证据,不惜牺牲利益也要自证清白;害怕遭到误解,努力迎合外界的评价,想尽办法纠正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事实上,那些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的人,并不在乎真相,只想发泄情绪。你句句回应,事事反驳,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对方的逻辑圈套。


而积极的自证预言能促使人发挥潜能,向好的方向转变。这样的现象我们理应熟悉,当某个其实较一般的人被他人夸为有潜力,就会积极进取,不自觉地真正提升了自己,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威力。尝试用这样的思维改变自己,纵然现在你远离自己的目标,但是当这样的思维进入你的脑海,形成一种信念,信念转化为内驱力,你离目标就不远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在自证预言,这些预言可能是别人对我们的期待,也可能是我们对在自己的期待,我们的人生其实是“被期待”的结果。


三、大学生如何让“自证预言”发挥积极作用

1. 正念让我们远离偏见


“正念”让心稳固地沉浸在所专注的目标,是冥冥中的助攻,让你事半功倍。信念的加持力是无限的,能滋长无穷无尽的正念,人一旦具备了这些,就会形成一个正向闭环,足以对抗生命中的任何痛苦。当你从根本上提升了自己,所念所求,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正念让我们摆脱“自动驾驶”模式,对生活有更多的主动控制,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认知灵活性,使得我们觉察到自己一直以来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而有能力跳出思维定势,多角度考虑问题。凡事向求内,根据吸引力法则来讲,当你的思维发生改变,周围的磁场也会随之而变。好心态成就好未来,你需要时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就算暂时状态差些,也要装出信心十足的样子。信心是一种心理状态,完全可以通过心理暗示培养起来。


2. 正言让我们充满力量


“正言”从能量角度来看,口出善言,就像播下善良的种子,无形中就会收获岁月的芳华。“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的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语言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思维内容。所以改变语言,就可以改变想法。


像“我觉得我考不过”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人都时常会受到自证预言的不良影响,因而使自己心态消极,原地踏步,无法突破自我。因为当你用轻蔑的眼光看待自己时,无形之中,也就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因此要极力摆脱自证预言的束缚,绝不能让消极暗示误导自己的人生。当你遭遇了某种不顺,一定要防止陷入自证预言的漩涡,要不惜心力地将自己拉回到信心的轨道上。


3. 正行让我们收获善果


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好当下的每件事,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你要相信自己也可以。人生本就是一次次的挑战,要不断突破自己,才能成为持续挑战极限的人。


人的一生,除了好好学习,我们更要好好说话。我们要说积极的话,不说消极的话;说开放的话,不说绝对的话。让积极正向的语言来开启美好人生。不管你有着怎样的目标,都需要建立这样一种正向循环的模式。


当我们时刻保持着正念、正言、正行的时候,潜意识就不会轻易被一些负面的暗示所左右,始终保持着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就能让“自证预言”在我们的人生中发挥积极作用。


封面原创作者:袁浩然

自证预言正念正言正行
[通讯员:袁浩然]
[指导教师:王晨]
[责任编辑:杨虹]
人们常说“身不由己”,“造化弄人”,好像我们的命运就只能掌握在他人手上。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
229 文章数
0 校园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