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这种心理疲惫,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斗争,把精力都花在“对付自己”上,故心理学上称为“内耗”。 身未动,心中已过万山重重,不见柳暗花明;行为果,假想失败愁苦不堪,整日垂头丧气,更是成了部分学生的常态。
一、大学生“精神内耗”的背后原因
(一)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杨绛说过“你最大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太多”,而内耗最大的问题也是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贬低自己、内心敏感、陷入左思右想的恶性循环都是导致精神内耗的原因。
(二)完美主义,不接受错误
己经定下来的事情要反复确认好几遍,没问题才放心;看到一样东西,总担心有瑕疵,会纠结找问题;自我要求过高。总是给自己制定很理想的计划,结果不尽人意,就会情绪崩溃,焦虑不安。
(三)太在意别人的目光
叔本华曾说过:人性有一个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对自我的看法。有时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与评价,往往会在敏感和讨好中委屈着自我。我们真正需要在意的,不是周围人的眼光,而是自我内心的感受。
(四)个人期望与社会期望的冲突
大学生可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和文化的期望,但这些期望不一定与个体自身的内在需求和愿望相符,如考研与就业的选择等等,造成内心的拉扯和矛盾。
二、大学生如何走出“精神内耗”
(一)停止苛求完美,学会接纳自己
若过度追求完美,当未能达成预期目标时,可能会自责、怀疑甚至否定自己,降低自信和自尊。学着接纳自我的不完美,停下对自己的自我批判、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肯定自己为之作出的努力,坦率地与自己和解,在认清自己的前提下,充分接纳自己。比如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认识自己:我喜欢或不喜欢做什么,我擅长或不擅于做什么等等,当能够合理地审视自己,自我与他人的边界就会逐渐清晰,接纳自己的过程也会随之开始。
(二)停止胡思乱想,立即行动起来
内耗的人会因为过度的胡思乱想而变得迷茫、不安。请停止胡思乱想,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安排起来,并且立刻着手去做!你可以将任务分解成一个一个小目标,并在完成时给予相应奖励。目标的激励可以引导你进行正向思考和自我肯定,从自责、愧疚、焦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状态中走出来;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能有效地帮助你抵抗空想的虛无。可以从一些有意义的事做起,比如复习英语四六级、提升阅读能力等。
(三)专注于当下,关注自身成长
内耗的人常常过度反思过去,焦虑未来。过去与未来,既不能改变、也无法掌控,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越能专注于眼前的事与人,对生活的掌控感越高,内心的力量也越强大!精神内耗还容易由自己与他人的对比而产生,比如看到同学们都日程满满、积极向上,而自己却找不到方向。此时要对自己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告诉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要学会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越来越充实自信。
(四)合理调整情绪,多做喜欢之事
内耗情绪可能会在某些时候悄然而至,此时一定要及时察觉自己,学会跳出自己的情绪,给予自己及时的心理疏导和鼓励,为内心提供更多积极的动力!可以每天空余一些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运动、画画、写作、下棋等,这样可以在享受自己内心世界的自由时,有效缓解自身压力。
(五)学会夸自己和奖励自己,给自己心理暗示
赞美他人很容易,赞美白己很难,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可以夸的地方,其实在别人眼里你有很多闪光点。每天起床给自己打个气,又是崭新的一天。如果你很棒地完成了一件事,那就不要吝啬地夸自己,并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比如吃顿好吃的饭,买件好看的衣服等等,让自己有成就感。如果做得不好,也要暗示自己,没关系,下次可以更好。
告别内耗,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精神。内耗的感觉就像“在你的精神世界里有两个小人,这两个小人观点不同,相互拉扯,吵得不可开交”导致你痛苦、焦虑、踌躇不前,被贴上“想太多”“纠结”的标签。希望你不再纠结那些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陈旧破事,更不要内耗,把时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将军赶路,不追小兔”,目标是太阳的话,不必留恋萤火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