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灵驿站  |  心理知识
为自己赋能——学会与负向情绪和谐相处
原创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吴焕琴2023-08-30
每个人都会经历负向情绪的困扰,如果负向情绪得不到及时释放,久而久之就会憋出“内伤”,如何与负向情绪和谐相处呢?

“老师,我有一科公共必修课重修后还是没有及格,是不是不能按期毕业了?那怎么办啊?”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小A带着满脸愁容向我诉说她的担忧。

“老师,宿舍晚上熄灯后,小B经常性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很长时间,严重影响其他人的休息,提醒过她几次,过几天她又还是那样,影响大家休息,该怎么办?”小C说出来她们的苦恼。

“老师,宿舍小D她们几个一起针对我、挤兑我,经常性指桑骂槐,我都没法在宿舍待着了,我想调换宿舍。”小E哭着找我诉说。

“老师,宿舍小F今天情绪不太好,听经常和她在一起的小G说她好像有自残的行为……”心理委员焦急万分的向我反馈。

“叮铃铃,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骤响在凌晨2:30,惊醒了好不容易克服失眠睡着的我,“老师,我想请假回家!”“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啊?”“一句话说不清楚,所有吧!我要回家,我快承受不了了……”小H近似崩溃地哭着说。

“老师,我想休学。”疫情封闭期间的小J哭着打电话给我。“我和小K打架了,他在课堂上当着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嘲笑我,还有在宿舍也经常性的嘲笑、打击我,我都忍他好久了,这次实在是忍不住了,我也想通过休学好好调整一下自己。”

……

除了以上所列的一些事件外,辅导员遇到的学生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性质较为严重些的学生事件会让我们焦急、焦虑、担忧、担心、紧张、害怕、难过、自责……这些都是学生工作所带来的负向情绪。此外,还有来自于社会因素、负面新闻、家庭责任、家庭关系、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评职晋级、评优评先、职业倦怠、身体疾病、情感生活、未来发展等等所带来的各种情绪困扰。不乏包括愤怒、害怕、悲伤、寂寞、失望、难过、伤心、沮丧、抱怨、痛苦、烦恼、绝望……。心理学上把这些情绪统统称为负向情绪是因为这些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对于身体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负向情绪是短时性的出现,但负向情绪在得到不断强化后,就会形成稳定的一种情绪状态长期存在,从而会对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露易丝·海在《心理的伤,身体知道》一书中描述到:“不被察觉的负面情绪,都会以疾病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存在,身体的不适和病症源于我们内心的求救,它指引我们去直面自己的真实需求。”身体是心理的镜子,负向情绪会通过身体向外传达。负向情绪得不到合理的释放或排解,久而久之就会伤及身体,造成“内伤”危机自身生命,甚至会危机他人生命。

如何与负向情绪和谐相处呢?

首先,要明确负向情绪存在的合理性

负向情绪是指客观事实与主观需求不符时人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据统计,人们能够描述的负向情绪的分类大概能达到180多种,而正面情绪的分类不超过100种,人们对负向情绪的体会更深刻和难忘,也是大脑偏好的选择结果。负向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很自然的一种情绪存在,它的存在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譬如,面对学生违纪,我们会生气;面对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我们会担心、紧张;面对家人生病,我们会担忧和不安;面对身体病痛,我们会痛苦和难受等。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事事如意,既要接受社会的一些约束,还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因此,负向情绪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我们确认了负向情绪存在的合理性,承认了负向情绪的存在,接受了它的存在,在面对负向情绪时才能更好地去调节,一味地去否认或压抑负向情绪,时间一长会造成情绪调节能力失调,变成心理障碍,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当负向情绪来临时,我们不要把关注点放到情绪上,而是要对引起负向情绪的事件做对应分析和解决,随着问题的有序解决,负向情绪也会逐渐得以释放,正向情绪便会回归主宰。有些人在负向情绪产生时,同时会伴有身体上的不适感,比如偏头疼、胃疼等,那我们就通过揉一揉方式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对身体的抚慰会增加舒适感;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些令自己愉悦的人或事;也可以漫步在林荫路、花草间,享受阳光的沐浴和暖风细细的抚慰。当我们走在阳光下、春风里,让温暖的阳光照拂我们的身体,张开双臂拥暖风入怀,心情自然会变好,心胸也会开阔,精神状态也会逐渐由消极转向积极,负向情绪及时得以释放。

其次,要正确认识负向情绪的正面价值

负向情绪的出现是由外因或内因的影响而产生的不利于思考和行动的一种情感,这些情感体验本身没有对错,但它们能给予我们警醒,它不是如“兴奋”一样“冲昏了头脑”,更多的是让我们冷静思考,做事会更加小心谨慎,集中注意力寻求策略去解决。负向情绪的产生从侧面也反映了自身能量的不足,激发为追求内心的需求而积极采取行动的内在动力,为我们未来提供可以前进的方向。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希望负向情绪不出现,努力逃避它,驱离它,反而更被裹挟其中。比如焦虑,在心理体验中最常见。焦虑情绪让我们心情处于胶着的煎熬中,越想摆脱焦虑却又陷入焦虑的循环。反观焦虑,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什么使我们焦虑?当下我们拥有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在经历和体会中更好地体验生活,在体验中得到收获和提升;再比如恐惧,恐惧情绪的产生提示我们自身能量有限,没有可以同等对抗的力量,指引我们认知自身不足和需要提高的方向。恐惧也可以使我们更加明锐,在恐惧中激发我们的潜在能力去增强自身能量、壮大自我。面对亲人离去的悲伤,它能使我们懂得要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和眼前的一切,不要在“等以后再说吧”“等有了时间”的“等待”中无限遗憾。每一项情绪都有其自身价值和意义,每一项情绪都有其自身的使命,负向情绪更是如此。人处在负向情绪下会更加理智、明锐,更能深入思考和反省。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负向情绪,认识到其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才能在经历负向情绪体验时做出积极的正向反应,从而收获经验和成功,在不断积累中提升应对一切的能力。

第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积极扩展正向情绪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思想是言行的体现,思想决定着人的行动,人的强大在于思想的强大。面对挫折和困境生性乐观、高度自信、遇事沉稳、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人,很少被负向情绪所困扰。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是积极思维正向能量强大的人。积极思维和积极情绪相辅相成,消极思维和消极情绪相辅相成,所以积极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我们把消极、悲观、片面、封闭、孤立、静止的思维向积极、乐观、全面、开放、联系、发展的思维转变。当负向情绪来袭时,我们不必惊慌,不必紧张,更不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是要学会转移注意力,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扩展积极情绪。有的人喜欢吃东西,通过食物的满足获得积极情绪的反馈;有的人喜欢买东西,通过购物来实现心情上的愉悦体验;有的人会选择向父母、好友倾诉,倾诉是普遍相对较好的情绪转换方式。我带的一名学生小艺(化名),她在中学时期曾遭受宿舍暴力,这个阴影一直很影响她的正常人际交往,很难合群的她有很好的倾诉对象就是她的父母,情绪不好时就给父母打电话,及时排解不良情绪。自入学到现在两年来她一直这样通过倾诉的方式排解负向情绪,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学习成绩在年级中一直保持在中等偏上水平;有的人喜欢健身,比如做瑜伽、跑步等,通过运动出汗的方式达到情绪的置换;有的人喜欢旅游,换一个环境换一种心情;有的人喜欢睡觉,深度睡眠可以帮助进入放松状态、增强自信和乐观态度等。当负向情绪降临时,有意识转移注意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积极去扩展正向情绪也是与负向情绪和谐相处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四,拒绝“反刍思维”,停止精神内耗

“反刍思维”是指经历了负性事件后,个体对事件、自身消极情绪状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它是一种非适应性的应对方式,是一种无意识过程,是一种把注意力重点放在负向情绪以及负向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结果的行为。“反刍思维”是反复琢磨“不够好”或“没希望”,无法控制,既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使自己重复陷入消极的行为中,是一种反复的消极思维。“反刍思维”很容易让我们走进一个“怪圈”,既不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还反复感受那种“痛苦”的感受,这样的思维方式非常消耗我们的精气神,造成“内耗”,耗掉精神,耗伤身体。精神内耗指的是个体内部消耗,多数人的精神内耗是对自己不断的自我批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最终结果同样消耗了精神,耗伤了身体。对于精神内耗简单地表达就是想的太多,自我设限,自我加压,既无能为力,还导致身心疲惫。在面对亲人的离世时我们痛苦不已,久久不能从悲伤难过中抽离出来,有的人可能多年都不能释怀。每天反复思考不能改变的结果,反复深陷悲痛之中,无谓的消耗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转变思维方式,由消极的反刍式思维转向积极的正向思维才更具有价值。比如,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是世间常情,想想去世的亲人已经摆脱了痛苦,去了幸福的地方生活,他(她)们也不愿看到我们每天活在悲痛中,他(她)们更希望我们生活的健康、快乐、幸福,这样我们才会远离负向情绪带来的伤害;面对性格内向、有抑郁倾向、心理测试分值偏高类学生,我们担心学生会不会想不开?会不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危险事件?每天的焦虑、担忧并不能解决问题,要积极想策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可以把精力放到家校共育、贴心谈话、正向引导、心理辅导、心理团建、朋辈帮助等方面去帮助学生改变现状、改变自我。拒绝“反刍思维”,停止精神内耗,积极行动起来,强大内心,提升能力。积极正向思考问题,才能避免被负向情绪所困扰,也才能和负向情绪和谐相处。

第五,正念“冥想”,觉知当下训练

“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正念“冥想”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和大脑进入放松的状态,有利于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压力,增加正面情绪。正念“冥想”能让我们心静下来,心静了,世界就平静了。正念“冥想”锻炼的是我们的觉知力,培养积极的觉知习惯,是一种帮助我们驾驭、控制心念的训练,有助释放负向情绪,增长专注力。方法步骤很简单,每天15-20分钟,坐直身体、闭上眼睛,专注在呼吸上。过程中当有分神再继续转回来,反复训练,慢慢就会发现专注力越来越集中,也能做到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能更好地觉知当下、回归当下、享受当下的时光,能感知周围世界的美好,从而回到内心的平静。正念“冥想”能增强心理的承受能力和对抗能力,提高应对负向情绪的能力,提高与负向情绪和谐相处的能力。

俗语讲“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只要积极去面对那些“不如意”、“麻烦事”,充分调动积极因素,通过情绪的不断自我认知和调整,逐渐建立起全新的“程序”,再经过不断升级迭代后就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各种事件时采取恰当的、有效的情绪表达方式。

W020210820298263626917.png

[责任编辑:心理实习生1(实习),刘鹏,杨虹]
每个人都会经历负向情绪的困扰,如果负向情绪得不到及时释放,久而久之就会憋出“内伤”,如何与负向情绪和谐相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