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测试结果:83分,可能重度抑郁(73-100分)。”
“你的测试结果:本次测评得81分。这个分数表示你有重度抑郁倾向,你可能存在社交能力障碍、不合群、离群、情绪低落、躯体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容易失眠,似乎对周围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甚至对以往感兴趣和擅长的事物亦是如此;对外界喜怒哀乐的情境视而不见,忧郁心境占优势地位。重型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悲观厌世、绝望、幻觉妄想、功能减退……”
“您的测试结果:你的抑郁程度已非常严重。按照你的测试结果,情况不是特别好。你的情绪容易狂躁不安,这很可能会非常危险,因为人在绝望无助的时候往往会有极端行为的冲动。如有条件,请去寻求专业帮助。”
某天,你因为长期心情不好而怀疑自己抑郁了,对照抑郁症的表现一条条看,发现自己全都符合;到网上找了几个抑郁症测试。两分钟后,网页显示了如上的结果。
看到这样的结果,你会感觉如何?是不是更加抑郁了?更加确定自己就是得抑郁症了?甚至开始对自己、对未来各种浮想联翩,越想越觉得生活无望,人间不值得。
如果你信了,那你就“中计”了。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心理测试的那些事儿。
心理测量:科学性与参考性
首先要郑重说明的是,正规的心理测量是有其科学性的。
这里需要把正规的心理量表和杂志、网页上出现的心理测试区分开。后者往往具有很吸引人的题目和描述,告诉你通过简单的几道题目你就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最近会有什么好事发生、你对另一半的期待等等。也许大概maybe有那么一点可能这些题目的设计有一点点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但企图通过区区几道题目就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这显然是“妄想”了,所以趣味性的题目,玩玩就好。
而前者的设计不仅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开发过程也有严格要求。从条目池的设计到一轮又一轮各种各样的信度、效度检验(分半信度、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等,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效度等),从条目如何表述、顺序如何设置到分数如何设定、测谎题目的设计,正规的心理量表以严谨的开发过程最大限度地保障它的有效性。并且,正规的量表往往有自己的评分规则,即便看起来只是在“看图讲故事”的投射测验,也有自己的编码系统和评估体系。整个开发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财力,这也是为什么你到医院做测试需要收费的原因。
但即便是这样,它的测试结果也依然只是具有参考性,不具有决定性。一方面,虽然在开发过程中经过了大样本的调查,测试结果与大多数人的情况相符,但虽然只有5%的概率,小概率事件也还是有可能发生的,更重要的是,个体差异性始终存在,在“人”的问题上,个体的独特性最不能被忽视。另一方面,虽然有稳定性的因素在,但再好的量表也有它的时间和群体局限性。比如同样都是抑郁的状态,同样都有三低(心境低落,思维缓慢,意志活动减退)的典型表现,但儿童青少年和大学生、老年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仅凭测试结果来判定容易出现偏差。此外,练习效应的存在也会降低它的准确性。这也是为什么心理测量的结果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解读的原因。它的结果只是一个参考,还要结合其他语言、非语言信息才能得出一个相对客观、准确的判定。所以,如果你确实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处在了抑郁状态,也在网上找了免费的测试,看到了测试的结果,但请不要着急给自己贴标签,与心理中心的老师聊一聊,看看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医学上疾病的诊断标准并不是只有症状标准,还有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这是量表里容易丢失的部分。因为它的设计里虽然考虑了这些因素,但是因为全部是个人作答,呈现给解读者的也只有一个数字,所以极其容易受到个人作答心态的影响,这也是接下来我要与你讨论的部分。
人心难测:参测背后的小九九
你为什么要做这个测试?
你想通过这个测试确定/证明什么?
这个测试的结果对你而言有什么意义?
人心啊,是最难测的,不只是对外人难测,对自己而言也是难测的。某种意义上来说,自我欺骗可是件太容易的事情了,尤其是自己想要被骗的时候。所以做测试的动机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即使你非常认真地在做每一道题目,恨不得拿游标卡尺来衡量以选出最符合的选项,但你的动机会把你带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趣味测试其实也是一样。
因为测试的单向输出,如果你想刻意掩饰什么或者呈现什么,就变得非常容易了。虽然有很多心理量表会有“测谎”的设计在,但想要掩饰的人也依然会找到掩饰的方法,想要变
“严重”的人也依然有可以变严重的方式。比如开头的三个测试结果,都是我自己做出来的,无他,只是因为知道重度抑郁是什么表现,就可以把自己“塑造”成重度抑郁的样子。装病是如此,装健康也是如此。
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人的倾向性和受暗示性就很容易影响测试结果。我当年学《内科学》的时候,我们常觉得自己符合里面的某些描述,老师笑称看哪个病的医生最后得了哪个病。虽然只是个玩笑,却也从侧面反应出了人的受暗示性。后来学《变态心理学》更是如此,学抑郁的时候觉得自己抑郁了,学焦虑的时候觉得自己焦虑了,学完整本书觉得自己就不是个正常人。其实仔细想想很容易理解,本来这些就是来描述人的心理的,只要是个人,就总有相似的地方,总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这个过程中再有点别的小九九,那就更容易得出自己病了的结论了。
这个小九九常常是通过得病而得到的好处。得病还能有好处?当然。有的人通过得病“证明”了自己的“特殊”,有的人通过得病被减免了作业、任务等自己讨厌的东西,还有的人通过得病得到了别人的关注和特殊对待……如此种种因为结果的获益都会让整个过程变得失准。有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在意识层面的,比如有的青春期的孩子明明白白地告诉医生说“我的病就不用写作业了/爸爸妈妈就会关心我了”,而有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在无意识层面的,这也是为什么心理中心会建议同学们约一次咨询来做测试、讨论测试结果的原因。在讨论中,我们会逐渐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和思考。
啰嗦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屏幕前的你能够知道,心理测试,它只是一个参考,仅此而已。如果你对自己最近的心理状态有所怀疑,一定要去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比如心理中心)。当然,更希望屏幕前的你没有用到这些心理测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