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知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我们都知道眼见不一定为实,但这背后蕴含着心理学原理你可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眼见不为实”的心理效应吧。
视网膜效应
当你开心地买了一件心仪已久的款式新颖的衣服后不久就高兴不起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发现大街上和你穿同种风格乃至一模一样衣服的人简直太多了。
同样的,当你有了一台iPhone就会发现无论走到哪儿都能看到有人在使用苹果手机,当你剪了一个新发型就会发现怎么全世界都是这种发型……
其实这就是“视网膜效应”。
简单地说,“视网膜效应”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拥有这件东西或具备这种特征,即选择性注意。
更进一步讲,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人,其实自己脾气也不太好?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
所以从现在起,宝贝鱼们,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吧!
晕轮效应
你可认为包装精致的东西差不了,图片里娇艳的花朵现实中也定是芳香四溢?或者,你是否已经陷入“一见倾心,久处劳心”的恋爱沼泽之中?
那么,“晕轮效应”的实践者就是你。
“晕轮效应”又称“光圈效应”,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
“晕轮效应”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偏概全。街头抽烟喝酒烫头的看着就像流氓?智商高的人其他方面也是全能?这种盲人摸象式的“晕轮效应”在生活中频频出现,阻碍我们的认知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克服它。
为避免“晕轮效应”的发生,我们应冷静对待第一印象,避免刻板印象,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貌定物,开阔思维视野,尽量全面地看待世界。
焦点效应
某节通识课上,老师随机摇号点到你回答问题,而你对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思路,万众瞩目中你缓缓站起,哆嗦的双腿表达着抗拒,凌乱中从口中蹦出几个或许并不相干的词语和句子,在老师貌似满意的微笑中落座,内心万匹刻着“没脸见人了”的野马奔腾……当晚合眼前你还在尴尬的泥沼里打滚,而某位课上神游的同学出了门就惊呼:这节课都发生什么?
真实吧?这就是“焦点效应”。
“焦点效应”,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
回到你出糗的那节通识课上,我们来想想怎么避免陷进焦点效应的心理漩涡呢?
1.转移注意力。学习一下老师讲课的方式,看看窗外静谧的风景,想想等会去哪里填饱肚子……用其他想法填充大脑,不给尴尬立足之地。
2.自我暗示。要知道大家都挺“忙”的,没什么人会在乎刚刚发生的事。
3.增强自信。焦虑源自于不自信,要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以建立自信心。
今天的心理“小”知识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宝贝鱼们有所收获,更全面地看待事物,更快乐地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美国心理学家H.凯利、S.E.阿希等人在印象形成实验中证实了晕轮效应的存在。
[2](美) 戴维·迈尔斯著 侯玉波, 乐国安, 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王琳,牛文浩.人际交往中的偏差行为——晕轮效应《CNKI;WanFang》2009
[4]焦点效应.MBA智库[引用日期2017-07-17]
文案:学术部 王昊
审核:丁千惠 陆安羽 田祎
排版:宣传部 李倩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终解释权归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