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育人  |  心理育人案例
探析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职业生涯课程与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原创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杨洋2023-10-25
积极开展就业生涯规划,合理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用心理健康护佑职业生涯课程,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借鉴。


上世纪末中国高校自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年年毕业季的就业压力也成为青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如何做好新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时心理引导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为此,高校需要在积极开展就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合理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心理,全面助力学生顺利就业、稳定从业。同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素质人才培训与应对社会用人需要两方面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能起到全方位育人与推动高质量就业的双重作用。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比例,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准备,同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竞争力。


一、普通本科院校现有职业生涯课程及心理健康课程开设情况现状浅析


(一)开课方式分析

纵观多年来的开课情况,各地方、各高校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最为通用的方式,即于大一入学后通过课堂教学、设置学分的方式分别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于大一入学后第一学期,多停留在对于学生职场概念的启蒙阶段,助其形成基本的职业理念。课堂考核以核查为主,重教学过程、轻考试成果成为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常态化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单独开设,从走进心理学,帮助引导学生了解心理教育初步概念,宣传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理认知、明晰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关乎个人成才发展。


(二)课程内容分析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两门课程以独立姿态出现在课堂之上。职业生涯教育以侧重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意识,非专业性的介绍心理学部分分析法和测试法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进而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和就业观念。其次,以理论介绍为主讲明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让青年学生提前认识未来职业特性以及社会环境。再次,在学生基本可以进行自我探索、通过学习方法能够自我完成职业信息搜索后,开始进一步帮助自己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决策等技能。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入理想信念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等,并且还适时加入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等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则从心理专业角度切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通过实例列举让学生了解一些在过去、现在或将来要能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并教授一些基本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助其自我认识、了解自我、改善不正确的认知习惯,并学会适应环境和解决一些人际交往、恋爱、情绪、危机预防等问题。


(三)授课效果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授课内容的局限性和教师水平的不一致等原因,多数学生只以修学分为目的,从而难以理解课程开设的真正用意,致使课上听、课下忘,失去职业生涯课程该起到的工具课的作用。真正能唤起学生的内容,如简历的制作等,也难以让学生运用到后期自我简历制作的完成中。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更能在课堂上因教学案例和团体活动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更是因为学生对心理学存在普遍好奇性,就更加能够唤起学生运用课堂教授的自我认知的方法去探索自身的奥妙。


二、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校教育阶段职业心理发展阶段特征

根据心理学家舒伯(Donald E.Super)对于生涯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成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相对不同的特征。按照大学生在校求学阶段的年龄划分,其正属于人生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中后期(15岁~24岁),这个阶段的过渡期(18~21岁)亦是高校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青年学生的职业认同阶段,通过在校期间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结合,对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了自我职业选择方向;通过学习,心智成熟的同时能够自我考察,有明确的角色鉴定,并开始关注专业发展、有职业探索的主动性,完成择业及初步就业。不仅如此,舒伯还提出人生发展遵守螺旋循环发展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他重视个体本身发展规律,强调合理形成并塑造个体生涯发展,这样的生涯轨迹更具有其本身的意义。

另外,戈特弗雷德森(L.S.Gottfredson)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第四阶段(14岁以上)中强调,人在14岁以后发展出较强的自我意识,知觉到自我和他人的差异。这个时期的个体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人格特征、价值观等看法并不十分肯定,有时会出现自我认同混乱的情况。但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关注工作领域,也就是说,他们更看重他们希望实施的、与他们内在而独特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工作类型,对他们个人而言,就是他们的职业兴趣。


三、贯穿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设计

为实现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理想成效,需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将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就业问题纳入学生培养的核心位置,通过针对性选择学生培养案例,系统化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一体融合的教育机制,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要以学生就业工作的现实需要为基础,通过回归学生成长的客观实际,创新和优化思政教育机制,全面增强学生管理活力。


(一)击破“白月光”,植入“社会人”理念

伴随中国教育应试制度的现状,每个孩子做为家庭的希望被“灌输”了许多梦想,家长与老师惯用目标激励法引导学生在学业上努力,并且会用生活中遇到的求学成功案例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到了高中阶段,为了鼓舞学生参加高考的士气,不少高中老师给学生勾画了大学校园的美景,与高中枯燥的学习生活相比较,对于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大把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及上大学后自由恋爱的生活,孩子们怀揣憧憬努力奋斗。可到了向往的大学后,发现一切并非高中老师所言那般美好,学习环境相对是宽松,但需要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是相对较多,但需要自我管理和安排空余时间的事情,稍有懈怠,就会造成“失重”、迷茫的结果。因此,应该在入学伊始的职业生涯教育中关注学生这一阶段特征,结合心理发展阶段分析,帮助学生击破“白月光”,正确认识大学生活,从最初就树立“社会人”这一职业生涯观念。


1.增加探索阶段实践,弥补职业生涯第二阶段缺失

众所周知,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探索阶段为15~24岁,具体划分后,15~17岁为探索阶段试验期,该时期个体处于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和是否对职业有兴趣进行综合的考察阶段。但从中国学生实际看,15~17岁正处于求学的关键时期,多数学生会对自己适合历史综合或物理综合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能按照理论发展所归纳的内容自我形成职业兴趣还难以实现。因此,入学后职业生涯课程教育中应该大幅度增加探索阶段试验期实践内容,从专业教育入手,职业生涯相关理论介绍完成后,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将个体置入当下环境,击破大学可以停下看风景的“白月光”,放在个人生涯规划的大视角中,进一步了解个人在生涯每一阶段的核心任务,通过心理学方法来发现自身优势,并通过树立阶段性目标、完成阶段性目标来增强个体价值感。这么做的另一目的,也是解决大学生刚刚完成人生升学任务进入大学后,暂时无法很好扮演新角色从而迷茫、失落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2.全程“社会人”化教育设置,树立职业意识

帮助大学新生入学伊始就树立职业意识,并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中,也应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养成。针对大四毕业时出现的就业问题,如不急于就业、就业畏难、就业困难等突出问题,将职业生涯教育引入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运用心理干预等方法逐渐强化学生树立职业意识。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前让学生将就业压力转变为学习动力,掌握技术应对就业竞争,使全程化就业指导获得最终效果。


(二)增强“自我探索”教育的专业性

目前根据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内容安排,其中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融入了自我探索的内容,包括价值观、兴趣、能力等,能够让学习职业生涯的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规划未来,并能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保持健康的心态,提高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同时有效的增强自我能力,具备未来就业的竞争力,能够在未来的职场遨游中获得成功。


1.价值观引导与职业生涯教育

在价值观探索方面,要让使用者在有形的如薪酬、编制、福利价值观后,探寻到抽象存在的心理需要,如薪酬、福利背后的个人社会地位和成就的渴望,编制、体制内背后的对于稳定安全的需要。同时,对于家庭给予的期望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如家长希望的稳定职业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取向,让自己不要纠结于个人意志与家庭建议的矛盾之中。在具体工作中曾遇到因学生在入校半年后二次选择专业时个人理想与家长建议不同,而导致学生在考试考场中崩溃的案例,如让学生在价值观形成时就能够做好正确的探索,完全有可能避免学生心理崩溃情况的发生。

除此之外,价值观同样也是个人职业发展动力所在。在面对专业、职业选择上,人们往往会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如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一样,但如果将喜欢的一首歌曲设置成来电铃声,久而久之也会厌恶。同理,专业、职业也许会伴随个体终身,仅仅靠兴趣、爱好,会不会也出现工作疲劳产生呢?但如果在学习的专业、职业选择时探索到个人选择的价值观所在,那结果可能完全不同,甚至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可能焕发出更强的力量。当然,价值观也会随着个体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也要对价值观进行适时的澄清,去不断发现自己不同阶段的需求,有预见性的做出调整和改变。


2.能力探索与职业生涯教育

在能力探索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能力与天赋并非相同,遇到不擅长的工作时,不能总以不具备天赋而自责,但任何所谓的天赋不被发现和加之训练,也无法转化为实践能力。比如说身高达到1.9米的人也有很多,但拥有这一身高的人不一定都会打篮球一样。另外,在能力认定方面,引导学生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吃老本”,过去是优势的方面要断续发扬,而不是口头“摆功绩”,毕竟在未来职业竞争过程中,会注重真才实学。

人类能力划分种类繁多,同时会具备多种能力,能够做到面面突出的人为数不多,只有一个或几个方面有比较突显的地方。因此,有效探索能力,更有助于个人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在物质,为职业生涯发展助力。


3.兴趣发现与职业生涯教育

在大学里,用兴趣做为专业、职业的选择参考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合理的。人们往往会依据自己内心喜爱对事物进行选择,这也是个人学习某个专业或从事某项工作的动力源泉。高校大学生入学前有绝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安排”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甚至高考专业的选择上,也存在这一问题。进入高校后,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些人是不明确的,可能会因为一个原因突然对某事物产生兴趣,也可能因为某个原因对喜欢了很久的事物不再感兴趣。这种对于兴趣的不明确性,有可能影响职业的选择。为了避免自己在职业选择上“误入歧途”,在生涯教育内容侧重学生自我认知,呈现自己的兴趣取向,清楚这种兴趣不是一时兴起,并认可这一兴趣可以成为个人职业相伴长久。

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经常会用到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他提出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他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在引导学生认识兴趣与职业生涯发展关系后,再运用科学的检测,必将有助于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4.素质拓展心理训练辅助职业生涯教育

依托课堂常规教育之外,引入素质拓展培训内容,辅助增强心理素质的同时,培养个体职场团队精神。青年学生所处年龄正处于对多种事物的尝试阶段,仅仅依赖课堂教育往往难以入脑入心。职业生涯教育除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念外,还对培养未来职场人起到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需要团队意识的培养以及个人潜力的挖掘,如在课堂教学安排中引入目前社会企业比较认可的素质拓展项目,无论从培养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到个人自我能力的发现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前素质拓展项目分为外训和内训。外训基本以游戏挑战为主,内训刚加入企业新型团体建设内容。外训游戏挑战过程可以通过亲身感触获得直观体验,让个体无论从心理还是身体方面都有突破感;内训,则以分享、激励为主,也可以让个体提前体会不同团队带来的全新体验。两者结合,加强个体对职业的向往。


(三)自我管理意识培养稳定生涯平衡

自我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成为管理自己的主人。在高校大学生中,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肯定是自律和优秀的人。提出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与职业生涯之间的关系一说,旨在让学生个体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实现自我目标,并且在在校生活中通过自我管理规划好和整合好自己的资源,更好的进行生涯设计,达到生涯的平衡。


1.用心理学方法引导习惯养成

习惯作为人类神经系统有记忆的内容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习惯的形成往往从被动或少数主动开始,逐渐形成记忆化模式。每个人无论好坏,都有个体不同的习惯特征。一般认为,良好的习惯要被强化、坚持,甚至可能成为其他人学习的方面;不好的习惯会被自我或他人要求改变,而这一改变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许多的自我牺牲和反复,而这种习惯的改变也并不会被去除,只是被其他可能被自己或别人认可的习惯所代替。

让个体了解职场习惯,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养成未来可能在职场中用到的习惯,如守时、作习时间、职业交往尺度等,包括后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耐心及耐力等,都可以在在校学习生活中提前养成。


2.用“平衡轮”法关注个体全方位发展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经常会提到“平衡轮”,又叫做生命之花,作为一种生涯教练工具。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时,也可将其转化,让学生从个人成长、自我实现、职业发展、财务、健康、家庭、娱乐、朋友与重要他人这八个重要维度分析自己每个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方面的支持,就像一个轮子要想转动,需要里面辐条的支撑一样。同时,平衡轮可以记录下八个重要维度的状态,让个体更加清晰其现实情况。根据平衡轮的工作原理想要让轮子转动,需要支撑框架的结构和强调都一致,这就如同个体想要实现某一目标,需要每个方面平衡发展一样。


(四)日常生涯教育中运用心理调试

在日常的学生培养过程中,不断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就业意识不强或就业观念淡化的学生,帮助他们认识优势、与之一起寻找自身不足,有效地帮助其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1.咨询室下创新方法

除课堂授课外,多数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职业发展迷茫而求助于学校咨询机构,以往对于个体咨询的接待比重较大。在分析学生职业发展阶段特征后,对可能出现在二、三年级的可预见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职业心理辅导,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助力打气,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现。


2.常规问题及时关注

面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需要提前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自己职业发展领域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搜集行业最新职业要求来武装自己,不打无准备之仗,从心理上做好“应战”准备。


3.预防体系建立健全

日常建立好毕业季应急工作方案,在毕业生中及时关注“高危人群”,对于因就业困难而导致心理负担重或出现焦虑、烦躁或其他症状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发现,适时干预。心理咨询室下常会接待因业产生压力的咨询学生。这一阶段,更应做好个性化跟踪防预和危机防预工作。


三、多角度教育培养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时代在不断发展,行业也随网络科技的产生而加速改变,为了能够紧跟社会需要的脚步,高校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加强对于各类技能的掌握。如认识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等。只有具备除课本理论能力之外的更多技能,才能让自身具体更多的才能,才可能有效缓解求职过程中的压力和无措。在同等竞争者面前,才更有充足的信心战胜对手。


(一)增加社会实践,提早做好选择

高校在日常教学中会适时加入社会实践 、行业调查或毕业实习,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业发展前沿,对于未来就业环境与社会职业的实际情况有所认知,大大减少未来职业选择的不确定性,如工作中遇到师范类学生,在经历顶岗实习之后,感觉自己不能胜任教师职业,就决定转向非师范类行业就业,从一定意义上讲培养了他们健康的就业心理。


(二)就业择业清晰,树立正确观念

在全程职业化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将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输送给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合理就业观。学生在面临就业之时往往最先关注当下收入,有个别学生会关注企业对于人才培养和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对于只关注当下而不担心发展的学生,要在过程教育中引发共鸣,唤起学生在职业发展中做长远规划。只有树立长远规划,形成合理的职业观,才能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保持理性选择。因此,引导学生就业务实、审时度势,不断更新择业观念。不仅如此,还要鼓励学生不忘求学初心,树立为社会贡献、服务人民的崇高信念,进一步实现个人价值。


(三)尊重职业环境,增强竞争意识

自高校扩招以来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的竞争力也日趋激烈,学生要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速度取决于个体是否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而这种素养正是个体竞争能力的表现。因此要尊重职业环境,遵守职场规则,从在校学习时起就应该树立竞争意识,提升职业所需要的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等。在遇到机会来临时,除职业素养外,还要做好心理上的竞争准备,做到珍惜竞争机遇,遇到机会积极参与不退缩,在良性竞争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同时了解竞争规则,懂得“优胜劣汰”的常态存化特征,做好遭遇失败和挫折的心理准备,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迎接更新的机会和挑战。


(四)运用科学方法,学会合理调节


1.降低就业期望值

每到毕业季,会说现常用词语“眼高手低”,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所谓就业期望值,它是指求职者对于职业岗位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满意程度。

学生毕业时心目中都有一份对适合自己的、向往的工作的一种期待。不论从个人价值实现到经济、社会地位,这无可厚非,但往往因岗位设置、专业受限等客观因素,以及个人能力不足、竞争人数多等主观因素不能实现期望值就业。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好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时,会要求大家首先考虑所学的专业和工作方向,再进一步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情况,进而再要根据自己的自我探索内容去确定职业期望值。另外,调整就业期望并不是不思考而盲目确定工作方向,而是要在科学的自我分析下认识和评价自己,真正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在目前社会职业竞争大环境下,这种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就业理念必须存在,这也是助力毕业生找到满意单位的有效保障。


2.合理处理情绪问题

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到就业过程中,难免会受挫而引起不良情绪,做为个人而言,学会正确处理情况是成熟的表现。在众多案例中,毕业生在就业时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因难就业而产生的焦虑、自身定位模糊、依赖、攀比心重、自卑心理强、逃避意识、盲目跟从和自负。在职业生涯课程教学中对于自我管理情绪往往提及不多,这就需要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关于情绪管理的内容。首先,可以选择适当的宣泄;其次,可以寻求外界的帮助,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同窗好友,此时都可以成为替自己分解忧愁、出谋划策的人,懂得适时的寻求帮助,也有助于维护和增强心理健康。


3.提高与人沟通能力

智商与情商共同进步,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沟通技巧。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懂得在与人相处中慢慢磨平棱角但又不失个性,懂得学习他人优点、规避个人不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持平等交往、尊重他人、互助互利的原则,努力使自己成为高情商、受爱戴的未来职场人。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旨在新时期全面育人导向下,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更好适应时代用人需求,增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努力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就业心理,助力实现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生活中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易产生的心理误区及心理问题找寻解决的方法。

[责任编辑:心理实习生1(实习),刘鹏,杨虹]
积极开展就业生涯规划,合理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用心理健康护佑职业生涯课程,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