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育人  |  心理育人案例
老师,我不想交新朋友——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危机案例
原创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刘勇 王晓2023-10-11
本期案例记录了一位新生的人际关系改善过程,希望能帮助更多学生接纳自我、接纳他人,逐渐拥有健康的人际支持力量,也为老师们提供新的教育思路。

一、事件背景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A,女,性格内向,腼腆,敏感而多疑,不善言辞。父母都是教师,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小A从小被寄养在姑妈家直到读中学才回到父母身边。入学后不久,就有班级同学反映,小A不太合群,她总是一个人在校园里独来独往。她每天早出晚归,全身心投入学习,但学习成绩始终平平。

(二)危机发生背景

该生自述,考入大学以后,自己与班级和宿舍同学经常因为一些日常琐事闹矛盾,她认为是宿舍同学背后跟同学们说她坏话,导致班级同学都不爱搭理她;在学习上小A也是压力重重,为了实现父亲对自己出国留学的期望,尽管自己每天非常努力学习,参加各种竞赛,但仍然拿不到奖。小A感觉很孤独又无助,总感觉生活不那么美好,总喜欢回忆过去的点滴,她对未来没有信心,也有过轻生的念头,甚至萌生过伤害室友的想法。

微信图片_20231003091247.jpg

二、干预过程

(一)第一时间介入,全面掌握情况

小A向辅导员老师倾诉成长经历,以及入学后无法融入新集体的苦闷。小A来自河南农村,父亲是中学历史老师,母亲曾是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国家取消代课教师后,母亲在家务农。由于母亲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在她六岁那年有了弟弟后,父母将刚读小学的小A寄养在姑姑家直至小学毕业,读初中以后,父母才将她接回家。回家后,她总感觉父母偏心,认为父母更关心弟弟的成长,读高中后,特别在高三,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小A开始叛逆、逃课、谈恋爱,经常因琐事跟母亲产生冲突,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导致第一年高考失利,第二年复读才考入大学。进入大学后,小A经常与班级和宿舍同学总因一些小事一直摩擦不断。父亲还期望小A能去美国留学。父亲的这个想法,让成绩并不拔尖的小A感觉压力很大。小A时常感叹父亲为培养自己和弟弟付出辛劳,感觉父亲老了很多,自己却不能为父亲分担而难过。她渐渐的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晚上经常做噩梦,甚至从噩梦中惊醒。

同时,辅导员老师走访了女生宿舍了解小A的情况,同学们反映小A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刚入大学时,小A各方面表现还比较好,但渐渐的同学们发现大家聊天时她总和大家谈不到一起去。时常与同学因为一些琐事发生口角摩擦,每次上课她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角落,下课一个人走,独自去食堂吃饭。独来独往的她在同学们眼中是个怪人。父母期望小A能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出国留学,但是小A内心其实并不想出国。为了父母的期盼,小A学习更加刻苦,每天学习早出晚归。晚上一个人学习到十二点钟,早上为了早起,自己买了三个闹铃,每天早上六点半三个闹铃依次响了,响了5分钟左右,小A还没被闹醒,但室友们都被她的闹钟闹醒了。室友多次跟她提意见,她态度冷漠,依旧我行我素,因此室友们对她很反感。尽管小A学习很刻苦,但学习成绩依旧平平,仅获得过一次三等奖学金。

(二)科学研判,精准干预

1.分析危机原因

1)痛苦的成长经历。小A从小在姑妈家寄养,尽管姑妈对她疼爱有加,但这种成长环境让小A很小就懂得察言观色,懂得如何取悦大人,如何引起关注,不会随意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她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表现不好,让大人生气,自己生活得很压抑。痛苦的成长经历使小A形成了争强好胜,自私偏执,多疑,追求完美的个性。

2)认知偏差。小A坚信因为自己是女生,父母才将自己送给姑妈,导致自己童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每次与室友发生意见分歧或矛盾冲突,小A就固执的认为是室友们在故意刁难或为难自己,还背着她跟别人说她的坏话,因此她对室友们恨之入骨,甚至萌生过杀室友的冲动。

3)人际交往能力缺陷。小A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其学会察言观色,敏感多疑,学会讨好大人,形成了小A争强好胜,追求完美,自私的性格,使其不懂得如何与同龄人相处。进入大学后,尽管小A积极表现,但总是因为一些小事与班级和宿舍同学摩擦不断。小A一不顺心就当着大家的面发脾气,同学们对她都很失望,都尽量远离或回避她。

2.采用心理干预技术开展干预

针对小A的情况辅导员老师制定详细的干预方案,对其进行分阶段咨询干预。方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倾听和提问技术,引导小A重新认识自身非理性的观念,这一阶段持续时间约1个月,辅导了2次;第二阶段,采用认知治疗法,帮助小A重新建立新理性观念,对人际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一阶段最为关键,认知疗法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试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呈现的心理问题。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往往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只有通过疏导谈话来改变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帮助小A认知重建辅导了5次,持续时间6个月;第三阶段,采用了支持技术,巩固咨询干预结果,并引导其对未来做出合理规划。该阶段持续时间2个月,约谈辅导了3次。

3.寻找其他干预力量

1)家长干预。在掌握小A基本情况后,辅导员老师把小A的家长请到学校,并将小A的心理档案交给家长查阅,包括入学后新生心理普查结果,日常谈话记录,以及心理异常情况档案。在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后,老师对家长提出几点要求:一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多关心关注并积极鼓励小A,不要盲目对孩子施加压力,比如逼她出国留学。二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特别是母亲要改变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努力营造宽松亲和的家庭氛围,使其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三要带孩子去医疗机构的心理科进行全面检查,以便辅导员老师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干预。

2)老师及班级同学的朋辈干预。针对小A与同学相处不融洽的情况,辅导员老师找到系主任,跟他们通报小A的情况,请老师对她给予积极关注和引导。此外,辅导员老师还安排班长和小A的好友李某时常邀约她参加同学们的集体活动,引导她如何与同学们相处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在家长、辅导员老师、朋辈的干预下,并经过多次心理咨询后,小A低落情绪逐渐好转,抑郁的状态也得到缓解并逐渐消除,开始以积极心态投入学习生活中,渐渐的她开始主动融入班级,并与同学交流。

三、干预效果

辅导员老师定期对小A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她没有再出现过强烈的悲观情绪和消极念头。她的母亲也逐渐转变对她教育方式,母亲经常电话或视频联系她,父亲没有再强烈要求她出国留学,而是更多的关心她的生活和情绪,并鼓励她多和朋友交往,积极关心帮助他人。小A自己也觉得有了家人、同学和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后,学习再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压力了,心情舒畅了许多,最重要的是她感觉自己并不孤单,有深爱着自己的父母,有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还有无私帮助过她的同学。后来,小A跟父母和老师承诺:今后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再也不会自寻短见,一定会勇敢地面对并战胜困难,世界是有爱的,生活是美好的。两年后小A顺利大学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对她入职后的工作表现反映良好。

四、总结与反思

(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首要因素

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它往往表现在学生的生病、休学或矛盾冲突中,这很可能是学生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外在表现,大多数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辅导员需要洞悉这些表向来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并无条件的对她给予关注。

(二)建立完善的干预体系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必要保证

成功干预需要一套完整危机干预体系。本案例发生时,学校以及学院立即启动危机干预体系,领导高度重视,信息渠道畅通,制定危机干预方案并随时进行修正,是对心理健康工作强有力的指导和保证。辅导员在干预过程中,具备专业的心理干预素养,会使案例分析更加条理清晰而准确,措施更加到位,最终使案例得以成功干预。

(三)进行持续的监护是取得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成效的必要条件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有复杂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原因,而且其负性情绪持续时间较长,积累的心理问题多,解决起来很棘手。就本案例而言,需要参与干预的人较多,而且要求干预人员付出强大的情感支持,并要对其进行持续监护。很多心理问题往往通过短期心理咨询或一两次心理干预就彻底解决是不可能的,所以辅导员老师们要做好持续监护和长期咨询干预的准备,对一些学生情况的摸排、咨询、干预、追踪、治疗和监护可能要一直延续到其大学毕业,才能保证他们能以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正常生活和工作。

(四)形成有效的干预合力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键

本案例的咨询、干预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咨询和干预的初期,学生极易出现一些阻抗情绪,仅靠心理咨询老师和辅导员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请学生家长和学生朋辈参与干预,对当事人施加积极影响,很有必要。充分挖掘全系老师的影响力,形成干预合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总之,要充分利用和调动一切因素和力量形成有效的干预合力,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心理实习生1(实习),刘鹏,杨虹]
本期案例记录了一位新生的人际关系改善过程,希望能帮助更多学生接纳自我、接纳他人,逐渐拥有健康的人际支持力量,也为老师们提供新的教育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