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育人  |  心理育人案例
修己达德,朋辈互喻——“跨级”朋辈助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
原创 聊城大学 李冉2023-09-13
如何让鼓起勇气主动求助的学生不更无助,如何既避免自我枯竭,又让学生得到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如何让心理健康工作更入学生心坎?

案例概述】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在依据各学院上报的《心理危机排查汇总名单》,对信息上报人(通常为班主任、辅导员)进行重点关注学生心理状况的追踪回访时,我发现,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相较于求助于老师,他们更倾向于向朋辈倾诉。而现实是,这些“求助者”的社交资源只能涉及到同舍、同班、同乡、同专业等“同级”朋辈,很多共性或者阶段性的困惑在“同级”朋辈那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一份快乐通过分享,可以变成两份快乐;但如果一份困惑不能得到有效疏导,也是真的会变成两份困惑。如何让鼓起勇气去主动求助的学生不更加无助,如何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更被学生信任,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入学生心坎,是我作为心理中心专职教师常常思考,又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的关键点

(一)要提供给广大在校生“触手可得”的“跨级”朋辈资源

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之所以只能向“同级”朋辈求助,并常在求助未果后感到“更加无助”,原因就在于其社交资源的局限性。学校应该积极拓宽学生求助的朋辈群体,提供“跨级”朋辈资源,增加学生求助对象的选择。

(二)要保证“跨级”朋辈资源的可信任度与可持续性

使“跨级”朋辈“触手可得”,只是解决该问题的第一步,让新生的“跨级”朋辈可信,才是该问题有效解决的关键。只有“跨级”朋辈互助有效,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在求助时选择“跨级”朋辈,“跨级”朋辈互助才不是昙花一现,而能成为一项可持续开展的服务。

(三)要增加“跨级”朋辈互助的多样性

突破朋辈辅导就是“只能聊聊天”的局限,将“跨级”朋辈的作用在各个层面、平台发挥到极致,有助于全员、全程、全方位心理育人效果的真正实现。

二、解决思路

(一)谁是合适的“跨级”朋辈?

“跨级”朋辈的关键,在于“跨”。这个群体应该比“同级”朋辈拥有更多的阅历、体验以及应对技巧,但同时又属于朋辈的范畴。

研究生群体刚刚走过大学本科阶段,可以说他们对于这一阶段的学业、宿舍关系、恋爱情感、时间管理、毕业就业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不陌生,甚至具有丰富的应对经验。同时,他们与本科生年龄差距不大,拥有较多的共同话题和相似的话术,容易建立信赖关系。这种自然性的鸿沟小、防御性低、共通性大、互动性高的“跨级”朋辈互助关系,再辅以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培训,会使得朋辈互助效果事半功倍。

(二)“跨级”朋辈的可信任度如何保证?

选定研究生群体作为“跨级”朋辈的主要人员之后,就进入到群体内择优的环节。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有能力且适合从事朋辈互助的工作。心理系研究生,拥有天然的专业优势以及学以致用的实践需求。他们是“跨级”朋辈的最优先选择。另外,本科曾就读于本校,有强烈意愿参与朋辈互助工作的研究生,因为相对熟悉学校从教学到生活的各个环节,给予的建议、对策较符合大学生实际,所以他们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有根有据的筛选和相对包容开放的态度,能形成规模可观的“跨级”朋辈队伍。人员的充足是任何工作持续开展的基础。接下来需要开展的是这支队伍的技能培训、二次选拔、颁发助理聘书、例会督导等成长性工作。

笔试.jpg

(三)“跨级”朋辈除了“话”聊,还能干什么?

组建一支队伍不容易,如何充分地让这支队伍发挥作用更为关键。

传统的观念往往一提到朋辈就联想到朋辈心理辅导。“跨级”朋辈能做的远比单一的朋辈心理辅导多。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只有多层面、多平台、多形式的朋辈互助,才能尽可能将所有学生纳入到无形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网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些层面应该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讲座、一对一朋辈心理辅导等。

三、实施方法

(一)“研”而有信——朋辈心理辅导

一个响亮的名字能够瞬间拉近一个群体与学生的距离。因为是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研究生助理,所以可以信任,这就是“研”而有信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团名字的由来。通过下发通知,在公众号上发推送等方式,让所有在校生知道这个群体的存在以及预约的流程。为了方便学生预约,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的预约电话与全校师生已经熟知的心理咨询预约电话共用。该辅导团的服务群体也十分明确,即学院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谈心谈话工作中遇到心理困惑程度较轻、但难沟通、难共情的大三大四的学生。

(二)握手“研”欢——团体心理活动

团体心理活动重在互动、体验和学习。研究生助理担任团体领导者,通过团体游戏设计,引导个体在团体内的人际互动中进行观察、学习和体验,从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实现两种欢乐:一是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与自我和解,缓解甚至消除焦虑情绪;二是学会悦纳自我,主动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获得了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研究生助理领导的团体心理活动主要有三个主题,个人成长、自信心提升以及人际关系适应。

(三)“研”之有理——阳光心理大讲堂

《荀子·非十二子》有曰:“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意为立论有根据,讲的有道理。研究生助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即为“立论有根据”,熟知大学生实际生活的困扰并巧妙运用理论与经验二重奏的方式婉婉道来即为“讲得有道理”。以研究生助理为主讲人的“研”之有理——阳光心理大讲堂由此而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经过前期调研制定符合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现状的主题,研究生助理则集体备课,使用统一模板制作相关课件并由中心进行指导与完善。

(四)妙“研”要道——心理健康教育报

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心理健康教育报可以借助通俗的语言向全校师生普及心理教育教育知识,其受众不再局限于有心理困惑的学生。研究生助理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报《聊城大学“心”闻》的核心编辑成员。他们根据一段时期内学生心理的变化,拟定主题,并将该主题下的内容划分到四个版面,其中第一版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简介以及心理咨询、朋辈心理辅导的预约流程、电话;第二、三版为该主题下的案例和心理健康知识;第四版为娱乐板块,包括心理漫画、心理电影评析以及趣味心理测试等。

(五)“研”为心声——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短视频

把爱心当作启蒙的雨露,用真情唤起情感的共鸣。短视频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最广的载体,丰富着同学们茶余饭后的生活点滴。研究生助理们从专业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剧本和故事情节,认真挑选拍摄场地,将同学们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惑融入其中,把自己的经验方法和解决过程充分演绎出来,将心理教育的内容在不引发心理阻抗的前提下,引发学生共鸣,用趣味性、直观性、灵活性的方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短视频包含的综合信息量,是纸质阅读无法企及的,经过精心制作、饱含心理教育信息的短视频更是可以起到心理咨询师、父母、老师、朋友等都无法替代的作用。

四、工作成效

(一)全员心理育人效果得到体现

仅2023年5月,“研”而有信——朋辈心理辅导个案53例,其中危机预警并转介心理咨询5例,形成《朋辈心理预约与辅导记录》53份。在将朋辈心理辅导个案的案主姓名与每个月各学院上报的重点关注学生名单进行对比后发现,重合率为35.85%。这说明通过研究生助理的工作,关注并帮助到了很多没有进入到学院关注视野,但又确实需要心理疏导的人群。另外,学校“5.25健康节”期间,“研”之有理——阳光心理大讲堂共开展7个不同主题共计15场次,遍及我校三分之二的学院,学生好评如潮。这些都是研究生助理作为新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其心理育人效果的体现,我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大网更密实了。

(二)研究生助理队伍选拔、培养体系初现

研究生助理作为“跨级”朋辈,在最初仅仅是为了解决“求助者满心期待求助同辈却失望而归”的现实困境。这在全国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中,可借鉴的经验也比较少。但在后续的实际工作中,他们的工作内容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为了使其能力与工作内容相匹配,一系列的选拔、培训、督导、例会等机制应运而生,最终初步形成了这支队伍的选拔与培养体系。

(三)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作品得到认可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指导下,由研究生助理执导的《守护心田,赶走EMO》的短视频,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学生的踊跃转发,并在《中国青年报》手机端转载、发布。仅2022年,研究生助理共参与拍摄心理健康短视频15部,其中有3部获得了省级奖励;2023年,又有2部获得了省级奖励。

五、案例启示

此案例以“修己达德,朋辈互喻”为基本思路,以工作中发现的现实问题与需求入手,通过理性思考、合理分析、发散思维,以点带面,将一件小事的解决策略拓展为一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工作机制,从而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思考可以总结为:“建”“引”“思”“广”四个字。

(一)“建”就是组建“跨级”朋辈——研究生助理

严格规范研究生助理的选拔流程,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除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优先外,还应同时向各个学院开放选拔,提高研究生助理专业背景的多样性。团队组建完成后,要继续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明晰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扩充研究生助理的心理知识储备量,提高其对于心理危机识别的敏感度。研究生助理的专业化水平,与这支队伍的可信度直接相关。而研究生助理只有与倾诉困惑的学生真正做到有共情、有方法、有效果,才能确保朋辈心理互助平台的可持续性。

(二)“引”就是对研究生助理进行引导

学校心理中心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内驱力,使其认识到该项工作的意义所在,提高其服务意识和荣誉感。只有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让施助者感受到个人的成长与价值,才能以更积极的精神状态继续投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研究生助理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帮助他们进行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实践与职业规划的结合,从而实现学校心理工作与研究生个人的双赢。

(三)“思”就是研究生助理要经常进行思考与总结

通过集体备课,小组讨论的形式,研究生助理能够找到一段时间内求助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共性。然后他们再根据这些共性,从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保健的角度出发,集体会商出工作方案,便于以后工作的有序进行,真正做到事半功倍,有条不紊。

(四)“广”就是将研究生助理的工作成果通过各个平台进行推广

以报纸、微视频、心理漫画、表情包等多种形式,借用融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学生全方位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不羞于向人求助想法,感受全员心理育人的畅快。

(字数:4134)

[责任编辑:心理实习生1(实习),刘鹏,杨虹]
如何让鼓起勇气主动求助的学生不更无助,如何既避免自我枯竭,又让学生得到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如何让心理健康工作更入学生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