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育人  |  心理育人案例
大学生的“必修课”|提升心理韧性,活出精彩人生
原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刘洁珠2023-08-15
字号:AAA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发展等各种压力,如何学会科学应对压力,培育强大的抗逆力,提升心理韧性?老师给你来支招。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高达1158万人。后疫情时代,青年大学生作面临重重压力和挑战,如何培育具有高心理韧性的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压力来源面面观

不同的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各式各样。总体而言,大学生主要面临压力有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经济压力、就业与发展压力等。面对压力和逆境,不同的学生表现各异,应对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像玻璃杯落地,破碎不堪,无法复原;有的学生像纸团落地,虽然不会破损,但自此躺平;有的学生则像乒乓球,能够迅速反弹复原。这就好比青年大学生面对压力与逆境时,表现出的三种不同状态,即有的学生心态崩塌,有的学生就此躺平,有的学生则能快速复原。为什么不同的学生在面对压力与逆境时表现差异如此之大呢?这主要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息息相关,即与学生的心理韧性高低有关。

(一)学业压力

大学学习与高中有质的不同。大学生学习以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为主,不同专业差异性较大,大学学习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成就。有的学生入学后,学习方法没有调整转变过来,学习进度跟不上。比如,作者所带动物科学专业的新生有的入学后面临多门课程学习跟不上教师授课进度,高等数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难度较大,教师授课进度较快,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没有自我预习和自学的情况,往往容易出现学习困难,对课程内容一知半解。有的学生发现跟不上学习进度后,调整学习和生活作息时间,主动进行预习和自学,主动与优秀学长交流等,逐渐适应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与进度;有的同学跟不上学习进度,干脆开始逃课、上课打瞌睡、打游戏娱乐等,用消极的方式应对面临的学业压力;有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则每天高度紧张,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心神不定、压力越积越大,导致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和状态等。

(二)人际交往压力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际交往显情商。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有的大学生在学校里与老师、学长、同学、同门等相处和谐,有的同学则喜欢独来独往,有的同学甚至连同宿舍同学关系都处不好,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等等。作为大学生,学会与老师、同学相处之道,也是大学的“必修课”之一。有的同学因生活锁事与同宿舍同学一言不和则大打出手,有的同学遇到问题则寻求积极沟通、化解矛盾,有的同学亲和力极强,到哪都跟同学和朋友相处甚欢。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同的学生处理方式各异,这也与大学生的为人处事、人际交往能力紧密相关。

(三)就业与发展压力

就业与发展的迷茫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经阶段。毕业是否考研升学、是否考公考编,还是进入国企、外企、私企,或是自主创业、参军入伍等等,都是大学毕业生可选的发展之路。迷茫、比较、思考,是坚定内心的选择还是随波逐流?有选择、有决择,就有压力、有期待、有追求。有的同学在经过迷茫、比较和深思熟虑后,选定一个或是两个心中目标,制定详细规划、一步步把目标和理想变成现实;有的同学目标过高,达成有难度、执行有动摇,坚持不久后开始躺平、摆烂,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有的同学觉得未来很遥远、看不见、抓不着,不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大学过得滋润自在,直到毕业临近,才追悔莫及,大好的青春年华在舒服享受中逐渐消耗殆尽。

(四)经济压力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戏言也说,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每个人的出生家庭环境没有办法选择,有的同学家境优渥,有的同学家庭贫寒;有的同学需要助学贷款缴纳学杂费,有的同学从不用为钱发愁。家庭贫寒的学生,有的同学积极主动,从不怨天尤人,努力从学习时间中挤出时间做家教、送外卖、派传单,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养活自己、追求进步;有的同学自卑寡言,担心家庭情况被其他同学知晓,做事讲话谨小慎微、拘谨严肃,给自己筑起了心理的围墙;有的同学埋怨父母、内心敏感,把遇到的不顺归因于客观原因和家庭原因,不善于从自身寻找突破。千人千面,面面不同。生活的镜子,照见人心,始于觉知觉察,终于意义与连接。

大学生的压力与逆境形形色色,远不止于上述几种。同一件事情,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人看到的是动力,有人看到的是压力,甚至有人根本就没有觉察到它的存在,这也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魅力和意义所在。

二、修炼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路径

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韧性界定为“个人面对逆境、创作、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国内的积极心理学者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指出,心理韧性就是从逆境、矛盾、失败甚至是积极事件中恢复常态的能力。他指出,心理韧性包括三层能力,即复原力、自控力(或“耐磨力”)和创伤后成长三部分。人在感受到压力时,人脑中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会启动相应机制进行调节。青年大学生应如何掌握科学方法修炼提升心理韧性,更好应对遇到的各类困境与压力呢?

(一)摆脱习得性无助,不断训练掌控感

人在感到压力的时候,往往伴随自我觉知对事物的失控感。例如作者所带动物科学专业的小A同学,高中时选考的科目是物理、生物、地理,没有修读化学专业,入学后面临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物化学等一系列化学类课程学习。由于化学基础较弱,化学类课程跟不上学习进度,对老师讲解的内容一知半解,渐渐地对化学课程学习越来越缺乏信心,在一次次打击中逐渐形成习得性无助。为帮助小A同学重拾信心,学院老师为小A组建了“天天向上”学习团,每天安排一个学习主题和三道训练题目,指导小A每天攻克一个学习主题并完成习题训练,经过两个月的递进式训练,逐渐掌握化学课程学习方法、重建学习信心。掌控感来源于一次次微小成功的积累,课程学习也类似,在每天每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由易及难的每道题的解答训练中逐渐形成。人只要拥有对事物或事件的掌控感,就会有较强自信心,这也是高心理韧性的表现。

(二)拆解转化负面情绪,持续体验成就感

人在面临压力与逆境时,往往伴随产生恐惧、担忧、焦虑、害怕、愤怒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影响因人而异,它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学会拆解和转化负面情绪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提升心理韧性。有关情绪管理的理论,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有美国的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情绪ABC理论。他指出,人们通常以为人的情绪行为反应(Consequence,简写为C)是由直接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简写为A)引起的,即发生了什么事就引发什么样的情绪反应;然而,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诱发事件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比如同样是期末考试科目不及格,不同的学生反应可能会完全不同,有的学生认为没关系,再重新复习参加补考能通过就行,有的学生则会担心害怕毕不了业而寝食难安。埃利斯认为,诱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信念(Belief,简写为B)才是产生C的直接原因,负面情绪的产生主要由于不合理信念引起。不合理信念一般有三种情况,即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评价和糟糕至极的结果。拆解和转化负面情绪,就是要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辨析(Disputing,简写为D),用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信念,借以改变原有信念,以达到产生新的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改善(Effect,简写为E)。例如,研二学生小黄因毕业论文实验进展不顺,多次实验失败而认为自己不合适做科研,无论怎么努力都没办法完成毕业课题研究,情绪极度低落、睡眠欠佳;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利用情绪ABCDE合理化疗法,逐渐学会拆解和转化负面情绪,重新投入科研实验,找到转机,体验实验顺利带来的小小成就感,化危为机,顺利完成论文并如期毕业。

(三)采取积极行动,持续提升抗逆力

人们在遇到困难或是挫败时,除了及时调整信念外,还应采取积极行动,有效应对困境或逆境带来的情绪和身心变化。一是可以尝试做多组深呼吸进行调整,深呼吸有利于平复情绪,让人恢复理性;二是参加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运动能产生“快乐”神经递质,有助于改善情绪,帮助心理恢复稳态;三是训练正念冥想,冥想可以让人放慢思绪的速度,让消极情绪消失,让身心平静下来;此外,还可以进行绘画创作、文学写作、欣赏音乐、找好朋友倾诉交流等等,学会用积极行动化解负面情绪,正确应对压力和逆境,培养积极健康心态,逐渐提升心理抗压能力。

充满阳光的音乐图2.jpg

大学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时光,也是青年成长的重要阶段。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也要学会人际交往,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应主动学习积极心理学,不断提升心理韧性,从容应对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在青春赛道绽放绚丽风采,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积极人生图2.jpg





[责任编辑:刘鹏,杨虹]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发展等各种压力,如何学会科学应对压力,培育强大的抗逆力,提升心理韧性?老师给你来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