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育人  |  心理育人案例
由宿舍矛盾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危机个案分析与干预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刘勇 王军波2021-05-25
字号:AAA
部分大学生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爱好、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无法融入宿舍环境而引发宿舍矛盾,进而激发心理危机。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改革和宿舍硬件条件的改善,宿舍逐渐成为学生在校生活的中心场所之一。然而,部分大学生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爱好、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无法融入宿舍集体环境,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引发宿舍矛盾,人际关系恶化,进而激发心理危机。所谓心理危机就是指人们面临突然的、重大的生活事件或变化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学者史拉桥指出,这种心理失衡容易导致个体情感、认知、行为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功能失调以及对身体的伤害,甚至选择对生命的放弃。①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②可见,由宿舍矛盾引发的心理危机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必将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案例概况

本案例以一名在校大学生为例,因其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与宿舍同学相处不甚理想,宿舍关系不和谐,影响了宿舍同学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宿舍人际关系亮出了“红灯”。

他是家中独子,出生后身体较健康,性格较为孤僻,但生活很有规律。小学期间,父母离异,从此觉得低人一等,生活没有乐趣,并很少与同学来往,没有任何好友,性格也变得更加内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母复婚,情况稍有好转。初中走读,高中父母陪读,大学第一次过集体生活,没有宿舍生活的概念和经验,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和陌生导致了他无法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合群现象较为严重,自恃清高,特立独行,做事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同学关系较为紧张,尤其与同宿舍同学更是相处艰难。

案例分析和措施

(一)宿舍矛盾产生阶段

除该学生外,宿舍其余五名同学关系较为融洽,兴趣爱好也较相同。该生平时作息较为规律,按时起床,不睡懒觉;中午午睡和晚上10点就寝雷打不动,他要求同学在他睡觉时不准发出较大声响,比如音乐、电影等是不能播放的,宿舍同学之间的串门更是不允许。刚开始室友都很配合,每次都关闭或将声音调至最低。时间一长,同学们都渐渐忍受不了了,每个人心里都多或少或有点意见。果然,不到一个月,室友都不乐意了,他们认为每个人的作息时间都不一致,该生的要求着实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的想法,严重影响了宿舍的和谐,变相地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他们的日常生活完全被打乱,宿舍矛盾逐步激化。

下载.jpg

室友A君脾气较为急躁,对该生的行为极度反感。某天中午,该生再次提出相同要求,A君充耳不闻,装作没听见,并故意将声音调高,该生多次要求无果,情绪颇为激动,开始自言自语发泄情绪,侮辱性的语言也不时迸出。A君对此类话语很是恼火,加之早就对该生有看法,转过身对该生大肆指责,室友见此情形也都纷纷站在A君一边。该生见自己的要求得不到理解,情绪更加激动,跳下床据理力争,场面火药味十足,矛盾正式爆发。

(二)辅导员心理咨询阶段

得知此事,我很吃惊,赶紧前往了解情况。从走访中感觉到不仅同宿舍同学对他有意见,班级其他同学对他也颇有微词。但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我发现该生的专业成绩很优秀,名列前茅,什么原因导致他会如此不合群呢?课后找他到办公室我们谈了很长时间,从与他的对话中发现,该生对自己成绩很在意,多次向我了解自己在整个专业中的排名,并且话语中给人很强的自负感。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他们(宿舍其他同学)都是不读书的人,根本就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乐趣。”

经过走访调查和与当事人的谈话,我初步认为他们的宿舍矛盾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自负和性格上的孤傲,加之室友脾气的火爆,互相产生厌恶,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就成为导火线,引发矛盾升级,直至大打出手。为此,我就该生问题多次与其父母联系,谈及此事,该生父母告知我,“他个性偏内向不稳定,喜欢追求完美。人际关系方面,小学初中几乎没有朋友,我们曾多次为其更换班级,希望他可以在新环境中多与新同学交往,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后来他上了高中,在许多同学都住校的情况下,我们担心他的性格无法和同学相处,没有选择让他住校,高中三年都是我们陪读。有父母在身边,一是可以督促他的学习,毕竟高中三年最关键;二是当他与同学产生矛盾或遇到心理问题时;我们做父母的可以及时了解并处理好此类事件。到了大学,父母不能始终陪读,对于没有集体生活经验的他,我们也担心过,但一直没发生什么事,慢慢地也就放心了。”在谈话中,我与其父母商量,老师与父母双管齐下,我们尽可能多与该生交流沟通,了解他的心声,引导他的行为。

通过对当事人该生及其室友、该生的父母、班委和部分同学的沟通了解,矛盾的根源总算挖掘出来了。我发现该生在此案例中扮演了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弱势者的角色,而其室友则是扮演了拥有态度强硬的受害者的角色。在本案例中不存在获益者,该生的经历、性格、思想和生活方式导致了宿舍矛盾的产生,而室友的不冷静和抵制情绪则是矛盾产生的潜在因素,人际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有效的语言沟通,长期下去,最终导致了矛盾的爆发。

(三)人际关系重建阶段

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给该生换一个新的环境或许可以化解上述矛盾,合适宿舍的选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选择的目标锁定为Y室。由于Y室一直是5个同学住,多出一个床铺,而且宿舍成员的性格整体较为温和,应该能取得我想要的效果。为此,我多次深入Y室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刚开始,该宿舍成员无一同意该生入住,他们无法接受该生的交流方式和生活习惯,并对其特立独行的孤僻性格有所耳闻,所以一直不肯让步。因此,我也不好强制执行,将该生安排在该宿舍。回办公室后,我立足于该生和Y室的特点进行了认真思考。作为辅导员,我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地引导学生和睦相处,换宿舍前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显然是不妥的,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引发更大的矛盾。为了能让Y室接受该生,我设想先让该生住一段时间,让他们试着相处。为此,在接下来的深入交谈中,我向 Y室提出了我的设想,让他们尝试着相处,尝试互相包容。我直言不讳,“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比较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如果只考虑到自己的意愿,那么必然导致同宿舍同学的日常生活无法同步;过集体生活不像过家庭生活,集体生活环境要靠大家来维护,靠大家来营造,只要有一人不自觉,不顾大局,整个宿舍的同学都要遭殃。好好利用在校过集体生活的机会,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控制自己的行为,凡事多考虑别人一点,学会与人和谐共处,你们将会终身受益。虽然该生的自负感很强,但只要注意交流方式,尽量避免分歧与矛盾的产生,相信你们有能力处理好宿舍的人际关系。”

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走访和交谈,Y室最终同意了我的提议。在这期间我也对该生做了多次思想教育,让他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希望他能以宽容和理解之心接受新的宿舍成员。一天后,该生便搬到了Y室,在新的环境中,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人际关系的重建、生活习惯的调整、交流方式的改变等。

(四)效果观察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该生与Y室成员没有出现矛盾苗头,相互之间相处融洽,并且建立了交流与合作的初步关系。我特意召开主题班会,由该生带领班级同学探讨专业学习方法和技巧,使之融入班级活动中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该生虽然生活习惯并未改变,但知道了集体生活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大家的舞台,学会了做事考虑别人的感受。当我再次来到 Y室时,看到该生脸上露出笑容,看到他和宿舍其他成员相处友好,我很欣慰。

在解决大学生宿舍矛盾时,我充分尊重同学、信任同学,让他们自己化解矛盾、处理矛盾,当然在这过程中需要我们深入交谈、启发和引导,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我相信他们会想通其中道理,放下思想包袱,敞开心扉,保持正确心态,让自己更完美,让宿舍更和谐。

三、案例启示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前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一个锻炼自己、重塑自我的舞台,而宿舍生活在大学生活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和谐、温馨的宿舍环境,可以使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作为辅导员应该传授给同学这样一种思想: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如何学习、生活,更要学会包容、忍耐和帮助别人,尤其宿舍里住着不擅于与人交往、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同学,更需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这样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促进学习,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关系不和、气氛紧张,都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辅导员遇到学生宿舍矛盾问题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确保弄清事实,做出正确决定。像本案例中的学生该生因为性格问题和生活习惯而引起宿舍矛盾,如果仓促调整宿舍人员,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给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因此,我认为辅导员在解决大学生宿舍矛盾方面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日常工作中在注意强化学生集体意识的同时,适度开展一些以宿舍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加强宿舍凝聚力;其次,建立宿舍公约,通过同学们一致认可的规则来管理宿舍成员,提高宿舍内务管理水平;再次,辅导员定期走访宿舍,多与同学交流沟通,加强与同学的感情联系,才能避免大学宿舍出现矛盾激化、小事变大、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最后,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教育,尤其注意探索对于独生子女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为他们烹制一道特制的“心灵鸡汤”。

作者:邢台医专口腔医学系  刘 勇  王军波


[责任编辑:杨虹]
部分大学生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爱好、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无法融入宿舍环境而引发宿舍矛盾,进而激发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