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 六化融通”高校心理育人模式构建与探索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任源2024-05-08
字号:AAA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构建“五位一体 六化融通”心理育人模式,全面涵育学生健康心态。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关系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全新的心理育人模式,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多元化的心理服务,着力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一、主体与思路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为目标, 通过完善合理化的组织架构、专业化的育人团队、体系化的教育教学、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精准化的咨询干预、现代化的工作设施,着力打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积极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二、方法与过程

(一)统筹推进,组织架构合理化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形成了以指导委员会为核心、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负责、二级系部协同联动的工作实施网络,有效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方案,明确具体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实践、咨询、危机工作。制定和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细则》,建立起危机干预和预防干预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心理咨询制度、预约和心理危机转介制度,保障心理工作的高校、畅通运行。

(二)梯队赋能,育人团队专业化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质赋能”计划。一是赋能咨询队伍,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专项培训,定期邀请校外心理学专家开展心理问题评估、谈心谈话技巧等专题培训;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师工作坊,组织内部督导。二是赋能辅导员队伍,制定“辅导员队伍心理育人能力培育方案”,依托辅导员工作坊,开展涉及学生日常管理、沟通技巧、压力管理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培训,提升辅导员整体心理育人水平。三是赋能朋辈队伍。通过举办阳光心理工程培训班、心理委员系列沙龙活动,提升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党团骨干、学生寝室室长等群体相关心理知识及技能,加强学生自助与互助。

(三)双线并行,教育教学体系化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慕课教学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结合的形式进行授课。同时,依据上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文件,结合社会发展、学校特色、学生特点不断探索、更新课程内容和形式,完善心理健康教学大纲、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课程教学管理规定,统一选配参考教材、制作公共课件、完善题库。此外,结合学生心理需求及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优质师资团队开展心理微课的制作,运用动画等学生喜爱的方式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当下的学习和生活。

(四)沁心育人,实践活动多样化

每年以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创新开展多样化的特色教育。一是组织开展线上阳光心理工程培训班、心理短视频创作、全员心理测试、朋辈谈心理沙龙、趣味心理运动会、团体沙盘体验、正念冥想减压放松团体辅导、医教合作亲诊、心理征文比赛、心理漫画比赛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二是通过“科工大学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学生班级群等平台开设“心理学与大学生活”、“心理热点”分析等栏目,组织创作、展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精品和公益广告,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三是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学业减压》、《人际关系》等网络团体活动,引导学生制定当下的生活与学习计划;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线上主题班会,强化日常心理关爱,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和现实困难需求,给予帮助,传递积极力量。

5E1263A09A964DD9F6F57FFFCA5_B21809BD_18E18.jpg

  (5.25心理健康月“趣味运动会”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提供)


(五)多维研判,咨询干预精准化

一是建设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库。定期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适时开展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测评,形成多维度、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完善前期预防与后期干预、传统追踪与数据预警等多项工作措施,形成三级预警等级的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库,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精准施策。二是建立“学校-系部-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注重做好特殊时期、不同季节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定期开展案例督导和个案研讨。三是畅通校医联动,完善转介诊疗机制,与地方医院签订医校合作协议,建立了“绿色”通道,形成校医危机干预合合力。四是设立咨询热线和网络留言版,心理健康中心全天候联动预警,为全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六)聚焦需求,工作设施现代化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经过精心的设计规划、标准施工,中心的硬件建设已经比较完备。中心整体环境优美、格调高雅、布置温馨,总占地超两百平方米。内设预约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治疗室、减压放松室、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和心理咨询热线等。各功能区软硬件设施配置齐全,包括心理测试系统、团体沙盘、音乐放松椅、多功能智能互动宣泄仪、团体心理辅导器材、图书、杂志等仪器和资料。


三、 总结

(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对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负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包班教师等育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四)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重视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严重心理危机个案的发生。


四、启示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对高校的稳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往往受限于信息孤岛、数据安全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心理危机挑战。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赋能大学生心理预警干预系统构建,已成为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杨虹]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构建“五位一体 六化融通”心理育人模式,全面涵育学生健康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