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恒坚守,青春再出发:长沙学院通道筑梦团的独一份“钟情”
原创 长沙学院 李璇 瞿家兴 丰一帆2022-08-09
字号:AAA
自2018年来,长沙学院通道筑梦团五年长效性筑梦通道,通过自生专业优势助推侗族民族音乐文化普育传承及地区乡村文化振兴。

“小李老师呢?”“小李老师在哪里...”课堂伊始,一个小朋友不停地在向门口张望,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原来,“小李”老师是去年通道筑梦团的成员,小朋友第二年来到童声‘侗’听”公益课堂,记忆中满是“小李”老师的模样。五年来,长沙学院音乐学院通道筑梦团一批批志愿者从大学走向乡村、走进山区,从“学校课堂”到“乡村教室”,从“学生”变为“老师”,万水千山,路远迢迢,一批又一批,始终在接力、在传承。

2022年7月3日至7月10日,由长沙学院音乐学院15名师生组成的通道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坚守五年之旅赴通道侗族自治县公益支教“筑梦”侗乡,探访非遗传承基因。团队携手当地牵手公益组织,于岭南村、芋头村开展音乐公益支教、走访困境儿童、寻访非遗文化,助推侗族民族音乐文化普育传承及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

走访非遗“故事”,探寻文化“基因”

一门“绝活”、一个民俗、抑或是一种歌谣……由“一元”出发,挖掘非遗“多元”而生动的人文故事和文化背景,通过传承者的视角呈现出丰富的非遗文化形态,实践团深入侗文化内核,挖掘非遗背后的故事。

期间,实践团寻访岭南村侗族文化非遗传承人吴祥跃、龙登娥,见证到朴素的文化情怀。乡野之间,实践团队员们围坐一圈,聆听着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款非遗传承人吴祥跃老人的侗乡故事。“侗款目的在于村里人团结一心、规范习俗、和睦相处,通过教育让侗家伢子都能出去......”采访中,吴祥跃老人讲道。吴爷爷享有很高的威望,是当地的“款首”,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侗文化的“古老约定”。而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戏非遗传承人龙登娥,同吴老一般,守护着那古老质朴的优秀文化。“我唱侗戏40年了,武、旦等各种角色都参演过,侗琵琶等乐器都会,自己也学习二胡,也曾利用“抖音”等现今的信息传播平台,传播侗戏文化......唱侗戏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个爱好。”龙登娥老师动容地说道。

自2018年来,实践团先后造访侗族琵琶歌、牛腿琴歌、喉路歌、侗族大歌、花苗山歌、侗款、侗戏等非遗传承人,并致力于一系列的音视频采集、曲谱搜集整理等数字化保护工作,在各级官方、公益组织的协力下,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深远发展,助力侗族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图为实践团采访侗戏非遗传承人龙登娥。 李璇  摄。

图片1.png

图为实践团采访侗款非遗传承人吴祥跃。 龚家豪  摄。

续写音乐支教,助推文化传扬

7月3日至10日,实践团携原创侗族童谣教材《童声侗听》及配套原创教案在坪坦乡岭南村“儿童之家”、双江镇芋头村江桥红香希望小学开展“童声‘侗’听”侗族民族音乐公益课堂,通过游戏互动、故事引导,带领小朋友们了解音乐基础知识、熟悉教材歌谱、认识乐器、熟唱侗歌,同时引导小朋友通过识别教材中的二维码,线上收看“指尖上的音乐‘云’课堂”。较以往走动式支教不同,团队通过驻扎当地,更加深入当地乡民们及孩童们的生活日常,拉近了距离、贴近了心。“岭南村作为与长沙学院音乐学院实践教育的共建基地,‘儿童之家’非常开心能有大学生过来上课,师生们的耐心教导与真诚相待让每一个小朋友受益匪浅。”岭南村“儿童之家”负责人、村干部吴春榕说道。

2022年,长沙学院音乐学院拓展社会实践辐射范围,与双江镇芋头村签署合作协议,并在双江镇芋头村挂牌“音乐学院实践教育基地”,在促进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提供良好平台。

图为实践团在当地公益支教。 李馨瑶  供图。

图片4.png

图为实践团同公益课堂孩童合影。 龚家豪 摄。

公益联合走访,筑梦困境儿童

实践期间,实践团携手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岭南村村委及当地牵手公益组织共同走访当地困境儿童,关爱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家兵分三路,顶着烈日,逐户走访。走访中,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有着让人疼惜的感动。走进每一个“童声‘侗’听”课堂孩子,他们稚嫩且懂事,脆弱且坚强。一幕幕是真实乡村发展下孩童的写照,同时也为实践团队员带去深刻的沉思。

团队也将于后期将实地走访情况继续与长沙公益组织、社会力量对接,进一步地将这项工作深入、持久地、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以自身所能去帮助、关爱他们。

图为实践团同公益组织联合家访困境孩童。 龚家豪 摄。

图为实践团同公益组织联合走访合影。 龚家豪  摄。

乡民连心联欢,共演侗乡“村晚”

临行之际,一场充满浓郁乡村侗文化气息、实践团与村委共办的联欢会热闹上演......简朴的舞台上表达着深深的情谊。

联欢会上,实践团、岭南村文艺队、牵手公益组织、侗戏传承人、村民共聚一堂,一起度过这难忘的夏夜。实践团队员们或放声歌唱《把一切献给党》,或与小朋友一起边弹边唱,或将舞蹈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或齐唱建团百年主题曲《有我》...... 村民们将侗纱、侗琵琶、侗乡农耕文化等侗族文化节目搬上舞台,牵手公益组织在现场弹奏侗琵琶,并以《欢迎你到侗寨来》一曲感谢团队的到来。期间,侗戏非遗传承人——龙登娥老师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以一首侗戏深入侗乡民众内心。现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交相辉映,让村民们感受到一场侗乡特别的“村晚”。

厚植侗乡沃土,赋能乡村振兴。长沙学院音乐学院通道筑梦团利用专业优势,结合民族文化特色,深耕非遗文化,播撒教育种子。五年来,团队担使命、践初心,足迹遍及通道侗族自治县9个乡镇、14个村寨,与坪坦乡、双江镇共6个村落共建实践教育基地,不断探索村校共育的新路径,以非遗之光,助推民族音乐文化普育传承及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该团队相继荣获共青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摄影团队”、湖南省第五届“雷锋杯”志愿服务大赛金奖,荣获湖南省第十六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社会实践奖,多次荣获湖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图片9.png

图为当地村民在“村晚”舞台的特色表演。 瞿家兴 供图

图为“童声侗听”合唱团的孩童们表演。 瞿家兴 供图。

图片7.png

图为侗戏非遗传承人龙登娥老师特色表演。 邹丽 供图。

图片8.png

    图为实践团在“村晚”舞台的文艺表演。 李璇  摄。

[责任编辑:苏兰,肖锴乐(实习)]
自2018年来,长沙学院通道筑梦团五年长效性筑梦通道,通过自生专业优势助推侗族民族音乐文化普育传承及地区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