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型”社会实践: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内驱动能与实践路径
原创 浙江理工大学 方平 张虹2022-09-07
字号:AAA
建立“以文化开掘为基、以文化沉浸为径、以文化服务为介、以文化创造为重”“四驱型”实践模式,把文化自信融入成长成才全过程。

一、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知识储备相对较高的群体,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践行者,而要实现这一价值功能,除了要充分依托完善的课堂教学、丰富的校园活动、开阔的网络资源外,还需要树立“社会也是一所大学”的理念,充分认清推动大学生“走出去”在促进大学生从了解文化到认同文化、从文化自信到行为自觉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有组织的“走出去”,不同于一般的实习见习和常规的实践教学,其要义在于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有机结合起来,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深刻内涵融入其中。纵观不少高校的社会实践,往往存在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少了认同感,注重外延型、轻视内涵型增了保守性、减了创新性,究其原因在于忽略了社会实践与文化自信的融合机理。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125年办学历史的知名学府,起于桑蚕也强于纺织丝绸学科,该学科所在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是学校最有底蕴、最具特色、最富实力的学院。学院始终把社会实践作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高育人工作质量的内驱动能,依托深厚的学科文化内涵,建立起“四驱型”社会实践模式,即“以文化开掘为基、以文化沉浸为径、以文化服务为介、以文化创造为重”,推动大学生把文化自信融入自身的成长成才全过程之中。

图片7.png


二、做法与创新

(一)以文化开掘为基,让“讨论”成为新号角

方向明则路径正。学院一改传统的发令起跑模式,而是把文化的内涵开掘,作为社会实践的前置,牢牢聚焦时政话题,融入行业热点。通过读书大讨论的方式,广开言路、广纳箴言,既让学生成为实践主题的制造参与者,也把实践主题的文化内涵传播至广。学院结合“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主题,依托党建品牌项目“红丝享”读书会,面向全院征集家乡的共富故事,通过掷地有声的讨论和阐述,为“哪里值得去、哪里有什么”提供了鲜活素材,8支小分队由此确立了“一段乡愁与共富”的文化实践之旅。小分队同时也确立了边读书、边体会、边反馈的实践目标,如学院把学习讨论《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作为成员必读书目,通过用心啃读和系统梳理,“足迹”所在地变成了成员们的32个目的地,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文化也成为成员们一致的意念。由读书到开眼界、由讨论到聚焦点,不仅是实践启动的前置,更已是存储学生实践热情、理解文化自信的发动机。 

图片1.png


(二)以文化沉浸为径,让“见证”成为新课堂

沉浸既是文化的实现方式,也是文化的交互模式。大学生走出校园,其所面临的文化环境是多样和多元的,然而化有利为有力则是社会实践的内在要求。在明确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学院成立10支暑期社会实践团,30余支实践队,分赴15个省、36个地区进行实践活动实践内容涵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助力民族团结、见证参与数字浙江建设等8个领域明晰文化要素的场景环绕,让学生自觉成为知识与文化的学习者与记录者。学院开辟“烈火容言”专题,旨在用图片、文字、声音呈现文化场景对大学生的视觉冲击力、思想感召力和知识供给力。截至目前发表推文50多篇,字数超过3万字,汇集图片2000多张,总阅读量超过5万。

                 

(三)以文化服务为介,让“分享”成为新风尚

实践的要义在于改造客观世界。除了要与文化的面对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过实践传递、分享正向的精神价值也是对大学生的实打实考验。学院把有关纺织丝绸学科知识作为文化服务的内容支撑,做到“以文化人、以人化人”的同向发力,通过科普课堂、非遗教授、“一带一路”倡议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服务活动。比如入选全国1000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的染七彩未来 编浙理经纬实践团紧扣纺织专业特色,依托纺织丝绸文化科普基地开展纺织丝绸科普小课堂实践活动,授课范围辐射6所中小学该团队还借助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一体化传承联盟平台,通过网络直播,与新疆阿克苏市第十五中学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将纺织青年的声音传至万里之外。志愿者们把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课堂,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向中小学生宣传民族文化,现场上课的萧山日报小记者们在课程结束后用文字记录感受,用小话筒宣传纺织文化,用动为非遗传承发声成为烈日之下的新风潮。

                       微信图片_20220907181002.png微信图片_20220907181314.png

(四)以文化创造为重,让“学生”成为新能手

“师不必贤于弟子”,文化创造力是青年群体的鲜明特征之一,处于群体前沿的大学生有着更为能动的创意积蓄和创造力量,而社会实践恰为这样的文化创造力提供多样素材和良好介质。以2022年实践活动为例,学院整合实践成果,推出《诗化丝绸 一梦千年》短片,该片具有鲜明的文化自信色彩,彰显千年丝绸文化的历史本源、科学意味和育人价值,以轻盈、温婉、时尚的沙画创作为媒,以立体、动态、多维的表达方式为介,系统演绎丝绸文化的厚重感、科技感、时尚感,鲜明阐释丝绸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有机融合的知识要素。作品由“初、值、行、育、学、用、略”七个短篇组成,对应生成与“丝”相关的七句名家诗文,通过“画里音和画外音”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丝绸文化贯穿春蚕精神、货币价值、丝绸之路、官办新学、科普教育、科技抗疫、“一带一路”倡议的价值浓缩,为普及丝绸科技教育、推进传统文化育人提供了通俗易懂且深邃至理的内容题材。截至目前,该片全网点击量超过8万,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西瓜视频、学校视频号在内的7个平台收录,并成为学院进行始业教育的全新内容。此外,另有10余部来自实践过程的微视频也广大师生所乐道。

图片6.png

微信图片_20220907181750.png



三、经验与剖析

(一)听“生”音,让社会实践更有感召力

学院推行社会实践的“读书讨论”文化启航活动,旨在通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观点,倾听学生的意见,进而精准把握大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行为特点,从而真正确立学生作为参与主体的价值存在,是对思政教育规律的重要遵循。事实证明,广大学生对此接受程度较高,申报的省份覆盖面也增加8个,议题的主动申报数量方面则多出近50%,在丰富实践素材的同时,也成为展示中华文化、时代文化的精神输出。

(二)融“文”声,让社会实践更有向心力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机构成,是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方面。推动社会实践聚焦青年坚定文化自信,既是应有之义,也是可为之举。依托文化赋能的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创造,社会实践的内涵与表达得到升级,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感知与认知变得深刻。从今年的有关数据显示,推文、观点、视频、照片的数量均较上一年上升30%以上,点击量实现了新跨越。

(三)用“专”意,让社会实践更有表达力

在文化表达方式日趋多元的当下,既要突出形式的新颖,更要讲求内容的新意。以大学生较为熟悉的学科与专业文化为实践内容,受众对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同频感,而通过视频、推文、图片甚至直播的方式,让文化的呈现更具青年特征,让实践的表达更有时代特质,这是学院历年来获得“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诸多荣誉的秘诀所在。


[责任编辑:苏兰]
建立“以文化开掘为基、以文化沉浸为径、以文化服务为介、以文化创造为重”“四驱型”实践模式,把文化自信融入成长成才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