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美育实践研究
原创 长沙学院 张腾 简康2022-08-31
字号:AAA
地方高校音乐学院系以区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切入点,开展乡村美育实践,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以长沙学院音乐学院赴祁东县地区社会实践为例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星。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文化产业已然成为乡村振兴应有之义、重要支撑和关键出路。创新传承非遗文化,既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又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更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地方高校音乐院系以区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切入点,开展乡村美育实践,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依托乡村美育坚定本土文化自信,塑造乡村思想文化体系,有效激活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业态,助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一、案例背景

(一)从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看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自2018年起国家相继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政策性、纲领性文件:提出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数字文化、文旅融合等8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提出鼓励音乐、美术院校等艺术类院校深入乡村参与相关领域对接帮扶工作,鼓励高校艺术专业结合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为乡村建设提供创意设计支持。

(二)从学校美育改革政策来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及全国教育大会上就美育工作作重要讲话,美育工作受到极大重视。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改革应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应加强社会服务意识,强化实践育人,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培养高素质、多样化的艺术专门人才。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应加快艺术学科创新发展,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能力,坚持服务需求、强化实践环节。

总的来说,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化高校及美育教育改革,高校应不断创新机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多角度拓宽学校美育层面,延伸美育发展的空间,全面提升育人功能和育人成效。地方高校音乐院系以融入“非遗”文化美育实践的方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个人审美和社会美育的工作能力,强化青年学子服务乡村的使命与担当;同时,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激活村民的审美意识,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与内动力。

二、案例做法

长沙学院是省属地方高校,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办学定位是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 7月3日至9日,长沙学院音乐学院“湘韵悠悠,灯鼓齐鸣”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3人走进湖南省首个“中国曲艺之乡”祁东县,足迹遍及8个村落,深入调研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走进乡村基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当地政府携手开展文艺下乡惠民演出、以及“非遗文化进课堂”美育公开课、红色研学实践等系列活动,为非遗调研工作取得第一手资料,夯实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

(一)走进非遗 探寻文化之根

团队深入祁东县当地,调研渔鼓、鱼灯、祁剧、三官骨牌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计走访非遗传承人13位,开展传承基地研学6次,通过校地座谈、人物访谈、“线上+线下”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当地现阶段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途径。

7993807.jpg

渔鼓传承基地进行非遗文化研学(摄影:简康)

7988613.jpg

实践团成员对当地群众开展线下调研(摄影:陈鑫)

(二)文艺惠民 青春闪耀乡镇

实践期间,团队携手祁东团县委、祁东祁剧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文艺惠民”、“夏季音乐节”等演出活动,先后在水坪镇王家坳、白地市镇白地市村、县人民广场展演。通过注入红色文化、编创节目,以配乐诗朗诵、红歌小组唱、动感舞蹈等节目,呈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表达青年勤奋斗、青春献祖国的意志。

7988617.jpg

文艺下乡惠民演出(摄影:张腾)

(三)公益课堂 乡村美育进行时

实践期间,团队开展多场“非遗文化进课堂”美育公共课。课堂集听、说、舞、唱干一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强化体验感、视听感,将当地非遗文化带进乡村音乐课堂,以此加深受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非遗文化融入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

7988621.jpg

实践团成员开展美育课堂(摄影:简康)

(四)红史研学 文旅融合新思路

团队参观太和堂镇中国红军著名将领、革命烈士王如痴故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考察走访当地政府、企业、菜农。了解本地特色黄花菜产业发展规模、观摩传承古法制作工艺流程;走进田间地头,在劳动体验中践行“包容含蓄、顽强拼搏、与人为善”的黄花菜精神;结合专业所学,就乡村振兴中如何挖掘和开发当地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与当地政府交换意见。

7988625.jpg

实践团成员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劳动实践(摄影:陈鑫)

实践团结合现代主流元素,设计个性logo以及手机壳、帆布包、扇子等系列原创周边产品,以售卖文创周边的形式,在宣传当地的非遗形象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7988628.jpg

团队自制祁东非遗“渔文化”周边文创产品 摄影:李欣婷

三、案例成效

长沙学院音乐学院“湘韵悠悠 灯鼓齐鸣”赴祁东县地区暑期社会实践团荣获2022年湖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团队,形成实践调研报告1篇;衍生项目《“艺赴渔期 执灯引路”—艺术帮扶下衡阳市三河村“渔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荣获2022年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公益组三等奖。实践活动通过融入“非遗”文化,以系列文艺帮扶志愿活动为载体,开展乡村美育实践,受到包括人民日报、光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等在内的国家级、省市级主流媒体报道20余次;视频报道、新媒体公众号平台推文、短讯若干,受到政府、村镇、社区、高校的广泛称誉,意义深远。

(一)从学校的角度

团队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艺术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青年学子们走进非遗文化,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是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再感知的有效尝试。通过实践激励师生发挥专业特长,让高校音乐院系走出校园课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丰富所学,检验所学,在实践中领会、体悟,增强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意识,为其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社会的角度

充分挖掘当地“非遗”文化资源特色,通过美育实践和文化帮扶的形式提升当地乡村居民的审美情趣及音乐文化素养,加强乡村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以此实现学校、社会多层次育人成果;充分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精神脱贫、文化扶志相结合,将文化的力量切实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生产力。

四、启示与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促进农村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也为农村非遗自身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机遇。地方高校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发挥集聚效应,推进深度融合以实现育人成效,推动学校美育及社会美育的发展,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值得探究。

(一)加强政策落实 稳定非遗环境

文件和法律的出台,能为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根本遵循,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研究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发展方向,分类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的实施方案,多规融合,上下互动,以此加大对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稳定“非遗”环境。以项目化建设为平台,给予充足的经费计划,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机制基础,建立拥有固定场所的“非遗”文化研究艺术中心;聘请专家为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专业的顶层设计,并对理论文化研究进行整理与归纳;配套资金支持,协助申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开设专享学术活动经费、文化艺术活动交流经费、开展学术研讨;定期召集当地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系列活动。

(二)强化校地合作 拓展非遗空间

地方高校应发挥专业优势和地域优势,强化实践体验,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努力探索自身在推动高校育人机制中的新思路、新做法,以此实现育人过程中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非遗”文化传承与学校美育实践有机结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从纳入课堂教学、开展校园实践两方面实施:开设相关赏析选修课、兴趣社团等,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入到学校近距离地为在校学生教授非遗技艺,科普非遗文化,扩大传承人的数量基础;同时,结合当下美育大环境,让高校青年学子走进乡村、走进社区,开展非遗美育公益社会实践,将个人理论所学转化为实践所得,在学习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开展非遗文化的传承,逐渐形成并完善“教-学-传”体系。

(三)创新文旅融合 助推非遗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五大振兴”总要求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持续发展的依托和支柱。围绕当地“非遗”文化主线,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产”市场化运作的跨界融合新模式,以融合数字化思维的形式凸显文化特色和生态禀赋,推动各个产业融合发展。如打造“以一个产业带动另一个产业”式的红色旅游产业园示范基地,将劳动实践、文化浸润、旅游休闲融合,将非遗融入现代消费环境,用非遗资源为当地的文化创新提供资源载体,赋予消费市场更多活力,促进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并行发展。结合“非遗”文化的外形特点和现代主流元素绘制原创“非遗+”周边文创产品;将广播电视、影视纪录、视频APP等现代媒体引入非遗保护领域,记录和展示非遗的技艺、风俗、风貌,以现代媒体真实性、客观性、综合性的优势推动非遗的广泛传播。

[责任编辑:苏兰,杜丽萍(实习)]
地方高校音乐学院系以区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切入点,开展乡村美育实践,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