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实践队宣扬家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西南交通大学 徐文杰、孔祥彬、熊兰、王曼霖、李建霖2022-08-24
字号:AAA
为积极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7月14日至17日,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简称“实践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孔祥彬、辅导员熊兰的带领下来到四川邛崃大同镇孔家山村,开展了以“促家风建设 强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协助开展了四川孔子后裔第四期(大同书院第二期)家风训练营,同时对孔家山村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

一、案例概述

为积极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7月14日至17日,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简称“实践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孔祥彬、辅导员熊兰的带领下来到四川邛崃大同镇孔家山村,开展了以“促家风建设 强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协助开展了四川孔子后裔第四期(大同书院第二期)家风训练营,同时对孔家山村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

实践队得到了西南交通大学校团委大力支持,被立项为2022年四川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促进团”类重点团队;作为四川省一流课程“为学为事为人”课外实践内容,实践队也得到了西南交通大学2022年度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立项支持。

二、案例分析

(一)实践地点具有典型代表性

孔家山村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大同镇西北部,幅员面积14.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95%,紧邻西岭雪山景区,属高山地区。孔家山村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存留古廊桥、青石桥、石金寺、古碉堡等历史古迹,北达大邑花水湾、西岭雪山,南通邛崃天台山、平乐古镇,近揽九顶山晨曦,远瞰西岭山雪景;大三旅游环线贯穿全村,到成温邛高速新场、王泗入口半个小时,到三绕桑园、临邛入口二十分钟,为孔家山村提供了交通优势;同时兼具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森林覆盖率达95%,民居多为川西传统木穿斗风格,与竹影、山田、林木共同烘托出“院在林下,林在田中”的川西林盘意蕴。

10年前,这个小山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民群众生活困难。10年来,在地方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村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孔家山村一步一个脚印,在文化、经济、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于2021年入选首批成都市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村党支部于2022年被评为成都市“蓉城先锋”基层示范党组织。

(二)实践主题具有典型时代意义

明末清初,孔子第65代世孙孔胤星(碑记上为刘胤星)迁居到孔家山(当时叫莲花山),现有400多名孔子后裔居住在孔家山村,一直以来具有重视家风家教的优良传统。

在优秀家风家教的熏陶下,村民们为孔家山村的建设做出了诸多贡献。据村支书张远琴介绍,这些年村里发动群众修建盘山公路,村民们不辞辛劳、团结一致,历时9年修建了福康路、致富路、振兴路、河沟路等4条公路,建成了优质茶园540亩、中药材黄柏300亩,建立高山绿茶基地,解决了村民走向小康生活的最大难题。这些盘山公路为今后的乡村振兴带来了许多便利。孔家山村世代传承的儒家文化和“诗礼传家”的家训,在国家大力提倡“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走出了一条以文化振兴带动经济振兴的独特道路,非常值得研究和推广。

(三)实践团队结构合理、保障有力

实践队共有9名师生,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孔祥彬、辅导员熊兰带队,成员有大一、大二的学生,成绩优异,实践动手能力强,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团队分成家风传承、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三个小组,在积极协助四川孔子后裔第四期(大同书院第二期)家风训练营开办的同时,通过采访和实地拍摄的形式,走访调研探索孔家山村的振兴情况。实践队得到了西南交通大学校团委大力支持,被立项为2022年四川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促进团”类重点团队;作为四川省一流课程“为学为事为人”课外实践内容,实践队也得到了西南交通大学2022年度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立项支持。

三、工作举措

(一)协助举办四川孔子后裔家风训练营

1.   解密孔氏家训

在随后3天的家风训练营活动中,孔祥彬老师受邀担任本期家风训练营教研组组长。在上期训练营基础上,本期训练营重点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升级,由来自西南交大、犹龙书院、四川幼专等的师生进行讲授。孔老师主讲了孔氏派语与家风一课,通过讲述“过庭训”“孔氏祖训箴规”“诗礼传家家训”等,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和一脉相承的孔氏家风。

2.   传授“三苏”家风

同学们为训练营的孩子们带来的第一堂课就是《三苏家风》。课前,负责讲述“三苏家风”的小组制作的精美的PPT,规划好了讲课的流程,增加了有趣的互动环节。讲课时,负责授课的同学先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三苏的简介,然后通过诗词小问答这一环节带动孩子们的兴趣,引出讲课的主题:三苏家风——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乐善好施。最后教导孩子们要秉承“三苏”美德,笃行“三苏”家风,要立志成为祖国栋梁。

3.   讲述君子故事

为孩子们带来的第二堂课是《君子故事会》。负责的小组准备了三个有趣的君子故事,根据三个故事小组成员同样制作了精美的PPT,规划好了讲课的流程。讲课开始,先用三个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让孩子们区别君子之行和小人之行作为暖场,然后讲述了第一个君子故事——《廉颇负荆请罪》,意在告诉孩子们——君子量大不争,小人气大不让。第二个故事《丞相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恩怨》,意在告诉孩子们——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最后通过第三个故事——《感到中国人物张渠伟》作为互动环节,为孩子们带来纸房子的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君子乐于助人,小人幸灾乐祸。

4.   传递科学家精神 

负责第三堂课的小组选取了天眼之父——南仁东的故事。备课的时候,小组成员查阅了许多和天文射电望远镜相关的资料,和东方大国几十年射电望远镜的发展之路等等,并且为讲课制作了精美的PPT。讲课开始,授课同学先通过外星人这个话题勾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然后引出讲课的主角——天文射电望远镜,简单介绍了下天文射电望远镜后,介绍了新中国射电望远镜的发展之路,随即引出天眼之父——南仁东。讲课同学讲述了南仁东先生的故事和精神后,随后带领孩子们折好纸飞机,来到教室外面,放飞自己的梦想!

5.   担任课程助教

力航学院的师生们一来到大同书院,就与书院的负责人们开了个小会。会议上同学们对接了各个小组的安全负责人,在交待完任务后,同学们来到教室与自己负责的小组的小朋友们相互熟悉。在接下来的三天训练营活动中,同学们积极配合安全负责人,照顾同学们的用餐、午休,以及晚上的归寝。另外,在上课的时间,同学们也坐在教师后面,管理着课堂纪律。

(二) 采访制作乡村振兴系列主题短片

1.   分组拍摄,积极思考

在开始拍摄前,同学们提前分好了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部分。为了让最后拍摄出来的效果达标,小组内的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思考与讨论,围绕着视频的制作,从开头到结尾,都进行了不同方案的比对和筛选,期间有不懂的时候就积极询问老师。在经过认真讨论后,同学们才开始进行拍摄。

2.   多方取景,内容丰富

同学们在拍摄的时候合理利用了周边的环境,从大同书院到茶园,从青石台阶到百年古宅,从朗朗课堂到射圃场,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进行拍摄,直到自己满意。在饭后散步的途中,也不忘拍下能成为素材的场景。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积极向训练营负责拍摄的工作人员和村书记张远琴进行沟通,获得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素材。

3.   实地采访,整理素材

为采访做准备,同学们事先准备好了几个问题,联系到了村书记、大同书院负责人、先进党员和几家村民。同学们想出采访问题后交给老师查看,几经修改后才拿来使用。同学们都是第一次进行采访,所以肯定会有紧张。但是同学们克服紧张,利用最少的时间做完了全部的采访。拍摄完成后,同学们开始整理素材,做好归类,区分工作,为后期制作做准备。

4.后期制作,成果显现

家风训练营结束后,同学们回到学校进行视频的制作。各个小组内也进行了分工,制作了《少年郎们的家风暑假》、《我们这十年——一个乡村的振兴之路》、《我们这十年——孔家山村的家风家教》、《我们这十年——孔家山村的基层党建》等四个短片,全面展现孔家山村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向大众宣传介绍孔家山村。系列短片在力航学院通识课“为学为事为人”课程微信视频号、抖音发布以来,已获得近3万播放量。

四、反馈和成效

实践队工作得到了大同镇党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感谢,孔家山村支部书记张远琴说:“交大老师和同学们连续2年支持和参与了孔家山村的乡村振兴事业,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知识,还带来了乡村发展的新思路。不仅家风训练营的孩子们喜欢你们,我们村的干部群众、老老少少都喜欢你们!”孔家山村村民孔令卓表示:“感谢西南交大团队鼎力支持和引导孔家山人转换观念、增加对外界的认知,孔家山人随时恭候交大师生们来孔家山做客!”

实践队受到多方媒体的关注,《成都日报》于7月15日以《“神兽”暑假怎么过?来和孔子后裔一起参加“家风训练营”》为题进行了报道,《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在7月21日以《西南交大师生伴少年郎过别样暑假》为题发表了介绍家风训练营的短视频,《四川日报》则从00后青年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角度对实践队成员进行了深度采访,新闻将于近期刊发。

五、调研建议

(一)点上,聚力打造大同书院文化品牌

一是坚定不移,发展书院内核动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打铁还需自身硬。坚定不移发展自身师资力量,推动大同书院坚持量质并举,不断规范书院品牌、教材、课程、活动、队伍、基金等工作。在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不仅要灌输书院文化,更要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开设多元化课程,减少说教式教学,让学员在动手实践中学到新知识。大力实施精品工程,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样板学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基地。

二是多元发展,扩大文化影响力

通过家风训练营、茶文化体验、儒家文化体验、节日活动等书院项目的多元化供给,配合餐饮、住宿、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联合多方社会资源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大同书院特色LOGO和传统文化等方式打造大同书院特色招牌,在大同书院开设包括祭孔典礼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以提高文化传播效力,吸引全国各地的孔氏宗亲及热心之士前来求学参观。

(二)线上,发展多种类型周边经济

一是开发乡村文化旅游项目

孔家山村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应该坚定不移地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乡村风貌、建设国学民宿。在乡村规划建设中,要保留并保护好具有景观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旧宅古物,同时扶持基层文艺团队,鼓励乡镇、农民自办与大同书院类似的文化活动,支持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推进城乡文化联动发展。

二是开发儒家文化文创产品

借助大同书院越来越强的影响力和人流吸引力,书院应该邀请相关力量来联合打造儒家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文化IP,通过开发儒家文化文创产品等形式吸引游客前来参与沉浸式体验和学习,大力推动孔家山村文化美的传播与普及,实现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扩大农产品销路

加强农业的帮扶和现代化农业作业的发展,让乡村的土特产有销路,有市场。提高茶叶、腊肉、土鸡、水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的整体设计和包装美观度,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实现互联网+农业,发展线上销售路子,建设孔家山村农产品网络店铺,实现经济增收。另一方面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发展线下路子,让农产品更容易走出去,结合文创特色,在销售农产品的同时扩大孔家山村影响力,打造优质产品口碑,吸引更多回头客。

(三)面上,推进全体村民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全体村民的经济收入、让村民们因为文化振兴强化获得感是关键点

一是开发农旅文相结合的特色林盘

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围绕儒家文化主题,通过“大同书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带动林盘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掘乡村美食、特色山货、传统文化等资源,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夜经济”、农家宴、乡土菜等新项目。打造“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农旅文相结合的特色林盘。从而以周边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二是培养“能人”助长农村集体经济

培养一批爱农村、爱农民、懂生产、会经营的“职业经理人”来带动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的带动作用,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他们紧紧地吸引、捆绑在集体经济组织内。利用他们懂市场、懂经营、善管理的优势,通过合作、入股等方式带动集体产业实现盈利分红;依托茶叶产业基础,着力提升茶叶产出比,建设集采摘体验、观光旅游的复合型农业产业;并以农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理念,带动扶持土鸡、竹笋、跑山猪等产业共同发展。

三是探索“多元发展,多产融合”路子

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一、三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注重把种养业和销售网络建设、市场信息建设等相结合,把旅游业和服务业、文化产业相结合,从而达到互促互惠,多赢发展的目的。以“大同书院”为载体,儒家文化为核心,建设以“林盘+文化”为主题,“诗礼孔山”为主旨的特色乡村。

振兴、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对发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丰富物质生活,更能大大充盈村民的精神生活。孔家山村目前处于乡村振兴的初级阶段,传统农业比重大,在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中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仍比较有限。相信在政府与村民的配合中,孔家山村一定能让生态“绿色”丰润发展“底色”,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全面小康成果更实、成色更足、质量更高,形成集国学体验、旅游观光、特色餐饮和特色民宿为一体的文旅新地标。


[责任编辑:苏兰]
为积极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7月14日至17日,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简称“实践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孔祥彬、辅导员熊兰的带领下来到四川邛崃大同镇孔家山村,开展了以“促家风建设 强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协助开展了四川孔子后裔第四期(大同书院第二期)家风训练营,同时对孔家山村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