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时间: 2020年07月29日 ~ 2020年11月01日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过去与未来的一门科学,如果你想了解我们现在脚下的普通岩石背后隐藏的地球演化的奥秘,“三峡地质野外实践”给您展现我国南方扬子地区的经典地质现象,从基础地质现象演绎我们中华大地的精彩地质的历史故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野外实践教学团队
课程概述
地质学是建立在野外地质现象基础之上一门科学,除了系统性的室内理论学习之外,野外地质实践是地质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三峡地质野外实践”慕课课程,是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优势学科为核心,集基础性、专业性与前沿性与一体的系统野外实践课程。
三峡地区位于我国湖北省西部,以中国南方特色地层、岩石与构造等系列世界级的地质遗迹,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大陆扬子板块的地质经典。1924年,李四光最早在此研究并建立了我国南方南华系-震旦系标准层型剖面。2006年,2008年,宜昌夷陵区王家湾和黄花场奥陶系分别被国际地层委员会确定为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金钉子”。
“三峡地质野外实践”慕课课程充分结合当前学科前沿研究,将诸多热点研究有机融入到经典地质现象当中。在教学目标上,以研究型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激发并形成独立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为中心,而不拘泥于传统知识传输。“三峡地质野外实践”慕课课程从基础地质现象,到前沿科学研究,深入浅出的展现中国扬子地区的精彩地质历史,带您走近地球科学。
“三峡地质野外实践”课程的教学团队以活跃在前沿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杰出青年等十余名高水平一线资深教师为主,经过十余年的教学建设形成以经典地质为核心,特色路线为外围的完整的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体系:特色的华南地层系统、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特征、酸性岩浆岩、变基性-超基性岩石和变沉积岩特征等;金钉子剖面观察、精美动物群化石及前寒武纪生物与环境演化、重大地质事件、克拉通基底大地构造演化等重要地学基础学科知识。
学完课程,您将能够充分学习和欣赏扬子地区经典地质现象,了解和掌握基础地质的野外工作方法,切身感受以中国南方扬子为代表的基础地质到前沿领域的众多地球科学研究。
授课目标
掌握典型地层(碎屑岩、碳酸盐岩)的野外观察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掌握中国扬子板块南华-震旦系盖层典型沉积建造特征与演化
掌握中国扬子板块前寒武基底典型建造特征与大地构造演化
掌握中国扬子板块中新生代典型构造变形特征与演化
授课团队
王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副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研究兴趣为青藏高原及周边造山带构造地貌学、低温热年代学、活动构造与新构造。
彭松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教授
彭松柏,1963年8月出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及地质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专业获博士学位。1984-2007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从事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2007-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系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开展岩石大地构造、蛇绿岩混杂岩、显微构造、区域成矿及矿田构造研究,以及构造地质学、显微构造地质学教学。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9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项,参加2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出版专著4部。在国内外SCI、EI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5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2003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
曾佐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教授
1954年出生于湖南益阳,中国-奥地利联合培养构造地质学理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构造力学研究中心主任,防灾减灾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福星大观遥感减灾研究院特聘专家。历任湖北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校区访问教授。主攻地震机理与地震预测研究。出版专著8部,在国内外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60多篇。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勘查奖二等奖3项,国家专利3项。
冯庆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教授
研究兴趣:微体古生物学、地球生物学、历史大地构造学、页岩气地质学
讲授课程:地史学、微体古生物学、生物地质学等
个人资料:1986年和1992年分别获中国地质大学地层古生物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地层委员会二叠系专业委员会委员、《地层学杂志》和《地学前缘》编辑委员会委员、《微体古生物学报》副主编。主要从事微体古生物学、滇西及东南亚造山带地质学、烃源岩与页岩气地质学研究。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共5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30余篇被SCI收录;有关成果被SCI刊物他人引用1000次。获湖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一等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三等奖,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法国“棕榈教育骑士荣誉勋章”。
林启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副教授
研究兴趣:珊瑚和蜓类化石分类和古环境、区域地质调查和数字填图
讲授课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古生态学、普通地质学等
个人资料:1990年在中国地质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二叠纪生物礁研究,近20年主要从事区调工作,2011年本人作为项目骨干完成的“青海民和幅1:25万区调”(2000 -2002年)在2011年评为全国优秀图幅二等奖,作为项目总工,青海1:5万奴家合(I48E002001)、校都乡幅(I48E002002)区域地质调查(2006-2008),在2011年评为全国优秀图幅三等奖,2011年本人作为项目骨干完成的“浙江长兴幅1:5万区调” 在2011年评为全国优秀图幅一等奖,2012年中国地调局地质调查成果奖本人参加的青海阿拉克湖幅和民和县幅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一等奖。
李益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副教授
主要从事变质岩石学的教学和研究。2005年大学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随后转入硕博连读,2009年赴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6月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9月获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岩石学博士学位。同年在岩矿系留校任教。
张雄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教授
长期从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讲了《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地层学》、《地球科学概论》等多门课程,并参加了秭归、周口店、北戴河的多次野外教学实习,负责湖北省高校教学项目一项,曾获湖北省高校教学三等奖一项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荣誉。
多年从事区域地质及矿产地层调查工作,主持中国地调局及相关单位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原地矿部勘查二等奖二项,中国地调局地质调查成果二等奖二项,发表科研论文九十余篇,其中SCI十余篇。
长期的野外区调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相比室内教学而言,更擅长于野外教学。通过野外现场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地质现象,分析解决地质问题,加深学生对地质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江海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教授
江海水,教授,博导。
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秘书长(2018-),湖北省古生物学会理事,全国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工作组成员。自2008年7月起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生物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科技部科技基础性专项项目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曾获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主要研究兴趣:牙形石生物学、生物地层学,三叠纪重要地质界线及同时期地质事件。
杨江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副教授
主要从事沉积地质学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任《沉积学报》和《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期刊的编委;获得2013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迄今发表SCI论文35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eology和EPSL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
杜远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教授
研究兴趣:造山带及邻区沉积—大地构造学、事件沉积学、碳酸盐沉积学、沉积矿产
讲授课程:地史学,沉积地质学基础,沉积地质学。
个人资料: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2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留校任教,1998-1999任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2000-2008任地球科学学院院长,2009-2012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技处处长,2013年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现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古地理学报》杂志副主编,《地球科学》、《地质论评》、《Journal of Geoscience》、《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杂志编委等职务。
颜佳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教授
研究兴趣:碳酸盐岩台地演化与生物演化、碳酸盐沉积早期成岩作用、碳酸盐沉积的古海洋意
义和碳酸盐岩与沉积矿产
讲授课程:地史学、沉积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岩相古地理、海洋地质学、古海洋学等
个人资料:1989年和1996年在中国地质大学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分别在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1989-10~1990-09)、德国哥廷根大学(Universitӓt Göttingen) (2002.09 ~ 2003.04)、德国波鸿大学(Universitӓt Bochum) (2003.05~2003.08)、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Universitӓt Erlangen - Nürnberg) (2011.05~2011.10)学习和合作研究。现任《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杂志编委,曾任国际沉积学会(IAS)理事(2011-2014)。
课程大纲
01
三峡地区区域地质
1、了解实习区的地质背景,掌握实习区的地层序列、岩浆岩与变质岩以及大地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
课时
1.1 前言
1.2 实习区地层
1.3 实习区岩浆岩与变质岩
1.4 实习区构造地质
02
扬子地台新元古界地层
1、观察描述新元古代莲沱组、南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底部的岩性及各组的沉积构造、沉积环境和地层接触关系。2、了解新元古代南华纪(成冰纪)、震旦纪(埃迪卡拉纪)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生态特征。3、采集典型地质标本(地层、岩石、矿物)。
课时
2.1 莲沱组
2.2 南沱组
2.3 陡山沱组
2.4 陡山沱组和灯影组
2.5 总结
03
周家坳寒武系地层
1、观察寒武纪第一、二世岩家河组和水井沱组地层层序,掌握平行不整合野外特征,并进行野外素描。2、了解小壳动物群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3、学习寒武纪化石采集。
课时
3.1 灯影组一段
3.2 灯影组二段
3.3 震旦纪灯影组与寒武纪岩家河组界线
3.4 岩家河组
3.5 小壳动物群
3.6 水井沱组及水井沱生物群
3.7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3.8 蒸发环境相关的沉积构造
04
西陵峡村志留系碎屑岩
1、掌握碎屑岩野外观察和研究方法。2、了解志留系地层岩石地层单元、沉积序列与演化。3、了解奥陶系五峰组、宝塔组、临湘组岩石地层序列及演化。
课时
4.1 宝塔组与临湘组
4.2 五峰组
4.3 新滩组沉积
4.4 罗惹坪组沉积
4.5 九畹溪断层及地层效应
05
五龙-文化志留系罗惹坪组-石炭系黄龙组地层
1 掌握扬子地台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序列与沉积演化。2 了解志留纪-石炭纪扬子地区构造古地理。
课时
5.1 宝塔组
5.2 五峰组和龙马溪组
5.3 罗惹坪组
5.4 纱帽组
5.5 云台观组
5.6 黄家蹬组
5.7 黄龙组
06
五龙-文化二叠系-下三叠统地层
1、了解和掌握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序列及各组的岩性特征。2、了解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地质环境演变及生物灭绝事件。
课时
6.1 梁山组
6.2 栖霞组
6.3 茅口组
6.4 孤峰组
6.5 吴家坪组
6.3 大冶组
07
链子崖上二叠统碳酸盐岩地层地层与古生物化石
1、掌握碳酸盐岩野外观察研究方法。2、了解中二叠世茅口组至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地层序列,初步掌握不同类型灰岩的特征。3、观察硅质团块的产出状态,并进行野外素描
课时
7.1 栖霞组及其典型古生物
7.2 茅口组及其典型古生物
7.3 茅口组与吴家坪组接触关系
7.4 吴家坪组及其典型古生物
7.5 晚二叠世吴家坪组珊瑚化石
08
文化-郭家坝三叠系-侏罗系
1、掌握碎屑岩研究的方法与意义。2、了解中三叠世巴东组-中侏罗世千佛崖组地层序列,初步掌握不同碎屑沉积岩的特征。3、观察平行不整合接触面和底砾岩特征及多种沉积构造,并进行野外素描。
课时
8.1 嘉陵江组
8.2 巴东组
8.3 九里岗组
8.4 桐竹园组
8.5 千佛崖组
09
高家堰新元古碎屑岩沉积相
1. 掌握碎屑岩常见的研究方法和思路。2. 了解研究区南华系沉积特征、大地构造背景与演化。
课时
9.1 莲沱组辫状河沉积
9.2 莲沱组
9.3 莲沱组三角洲前缘
9.4 古城冰期
10
棕岩头-链子崖碳酸盐岩沉积相
1. 掌握碳酸盐岩野外观察和研究的一般性方法。2. 掌握鲕粒、结核的概念3. 掌握碳酸盐岩沉积相分析。
课时
10.1天河板组鲕粒灰岩
10.2台地边缘相
10.3藻纹层灰岩
10.4开阔台地相
10.5硅质结核、团块或条带
11
黄花场奥陶系赫南特阶金钉子
1、了解层型剖面和点的概念与地质意义。2、了解实习区赫兰特阶金钉子的地质特征与意义。
课时
11.1 层型剖面和点
11.2 早-中奥陶世界线金钉子
12
扬子基底岩石大地构造
1、掌握蛇绿岩的基本概念及岩石单元组成及特征。2、观察和了解中-新元古代庙湾蛇绿杂岩的基本组成、形成时代及构造变形变质演化特征。3、观察识别发育于变基性-超基性岩中早期韧性面理、线理,以及晚期脆性断裂破碎带的性质,并根据其伴生次级构造判断断裂运动方向和力学性质。
课时
12.1 古村坪岩组
12.2小渔村岩组
12.3 庙湾岩组
12.4 小结
13
新元古代黄陵花岗岩侵入构造
1、了解新元古代黄陵花岗杂岩体形成的地质背景、复式岩体划分、岩性特征及序列。2、观察描述下岸溪内口岩体的岩性、包体特征及多期岩脉穿插关系和标志。3、了解黄陵花岗岩形成与构造演化
课时
13.1 黄陵花岗岩
13.2 花岗岩包体
13.3 花岗岩岩石定名
13.4 脉岩
13.5 浆混作用
13.6 黄陵花岗岩侵入与构造演化
14
长阳构造地层综合路线
1、观察描述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序列。2、学习褶皱构造野外观测的基本方法。3、观察描述白氏桥南—肖家台—白氏坪村南沿途构造发育。(1)根据出露地层和地层产状的系统变化,了解长阳复背斜北翼寒武系—奥陶系褶皱样式及断裂构造发育(2)观察分析岩石能干性、层厚等对褶皱样式的影响(3)分析构造发育的序次(4)作路线信手剖面图
课时
14.1 灯影组脆韧性构造
14.2白氏桥断层
14.3白氏桥向斜与背斜
14.4天河板组与石龙洞组断层接触关系
14.5娄山关组岩溶角砾岩
14.6梁山向斜
14.7长阳盖层构造路线小结
15
仙女山断裂构造
1、掌握断裂构造及相关构造几何学及运动学观察分析的野外方法。2、掌握仙女山断裂构造的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3、掌握信手构造剖面作图4、掌握断裂构造形成的力学背景分析
课时
15.1 区域构造背景
15.2 崔家坪断层
15.3 窗棂构造
15.4 仙女村断层
15.5 周坪乡断层
15.6 断层机制
16
小溪口扬子基底岩石大地构造
1、掌握蛇绿岩的基本概念及岩石单元组成与特征。2、观察和了解中-新元古代庙湾蛇绿杂岩的岩石单元构成、形成时代及构造变形变质与演化特征
课时
16.1 路线介绍
16.2 细粒斜长角闪岩
16.3 细粒斜长角闪岩与辉长辉绿岩
16.4 蛇纹石化橄榄岩
16.5 辉长辉绿岩岩脉穿插关系
16.6 变辉绿岩脉与变沉积岩系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为《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学与古生物学》、《岩石学》或类似同等课程。
证书要求
观看和学习视频文件,并参与完成单元相关作业和结课考试;
慕课课程的成绩由单元测验(50%)和结课测验(50%)两个部分组成;
总评分60分-84分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成绩合格及优秀的同学可以按慕课平台流程申请付费认证证书。
参考资料
1. 喻建新、冯庆来、王永标、林启祥 等著,《三峡地区地质学实习指导手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8年,ISBN:9787562538608
2. 彭松柏、 张先进、 边秋娟、 李辉 等著,《秭归产学研基地野外实践教学教程——基础地质分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4年,ISBN:9787562527398
常见问题
Q : 课程是否要严格按照章节顺序学习?
A : 不需要,但是建议大家按地层、岩石、构造的大致顺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