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琪个人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简介:陈永琪,男,汉族,中共党员,2022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22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增材制造,师从宋长辉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类创新班,以优异成绩保研至本校。他带领团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获得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6项;以第二作者(导师一作)在MATER TODAY ADV、 J EUR CERAM SOC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申请国家专利23件,已授权10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曾任学校创新俱乐部主席、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学院兼职辅导员。
明辨笃行科研路,惟实励新护初心
大学生是新时代重要的人才储备资源,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进入大学后,陈永琪开始思考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他心中只有一个答案: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他第一次接触到3D打印技术,是在课堂上。老师谈及曾运用3D打印技术成功地修复了一只丹顶鹤的喙,故事一下便触动到这位曾一直向往参与动物保护的少年。研究3D打印技术的想法,就像一颗种子在陈永琪心中生根发芽。于是,他主动联系导师,参与到华南理工大学增材制造实验室的工作中,从此正式踏上了他的科研之路。
初入实验室的永琪是忙碌的,作为新手,他需要连续性地进行长时间的实验观察,因此,错过饭点便成了他那段时光的常态。但他乐在其中,忘我地投入到一次又一次实验中,频繁往返于五山校区的北区与西区之间、课堂和实验之间、晨光和星月之间,他收获了努力带来的充实感。
陈永琪与同学在实验室开展研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随着对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陈永琪发现自己最初的很多思路都有着局限性,但他并没有感到气馁,而是在失败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这段经历让他体会到:“努力是打开成功之门的第一把钥匙”。这期间,他了解到我国目前在生物医疗、工业应用等领域中陶瓷3D打印设备的选择相对较少,且大多依靠国外技术转化,为此,他带领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解决传统3D打印面临的“卡脖子”难题。于是,他带领团队先后自主搭建了上照式DLP与SLA陶瓷3D打印设备,技术完全自有,成本大大降低。
之后,他带领团队继续完成流变抗畸高精度成形技术等创新,在学校和国家级大创等项目支持下不断突破,使陶瓷打印具备了 “惠、快、美、准”的特点,一举斩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陈永琪与“互联网+”团队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虚心躬行,无问西东;诚之所感,触处皆通。作为团队负责人,他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扩充知识储备,为以后可能面临的困难做充分的准备。同时,他也非常感激自己的老师和团队成员们。“团队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他认为组建团队的意义在于,每个人在其中发挥所长、互补所短、相互激励,才能共同成长,并创造价值。陈永琪和团队戮力同心、过关斩将,不断取得在增材制造领域的新成就。至此,他对“应该做什么”有了新的理解:与同行者一道创造更大的价值。
陈永琪参加“互联网+”大赛团队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凝心铸魂固根本,学思悟践勇争先
自20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陈永琪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参与朋辈党课讲解答疑,参加防疫志愿服务……作为学生党支部副书记,他坚持读原著、悟原理,坚持看新闻、议时政,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轮训10余次。他以党建带团建,多次组织党支部、团支部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交流研讨等活动。他认识到,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他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武器,也是推动他选择并坚持“应该做什么”的根本动力。
陈永琪参加党支部活动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于学思悟践中凝心铸魂,于奋勇争先中牢固根本。陈永琪始终坚持知行合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融热爱于家国,燃民族复兴希望,提升党性修养,他一直在路上。
陈永琪本科毕业师生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心诚志坚行善事,抱诚守真勤求索
陈永琪在科研学习之余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场合,总有陈永琪勤恳工作的身影。他连续三年参加义教活动、多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担任大创志愿者……目前累计志愿时长达438个小时,荣获华南理工大学“二星级志愿者”称号。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应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勇担社会责任。
陈永琪参加志愿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在义教活动中,他担任支教部员和教务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式,将“真诚原则”贯彻到底,把满满的能量传递给孩子们。他每天早上都会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日日如此,从未缺席。
课堂上,他会积极地和孩子们互动,调动班级的气氛,努力为他们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有些同学一开始不会和你互动,但没关系,我每天都会这样去做,希望大家在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就可以感受到温暖。”他引导孩子们打开心扉,放下防备,感悟纯真的友谊和学习的乐趣。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内敛的同学也开始积极互动,课堂变得越来越有活力。他始终坚持以诚待人,将诚意与温暖传递给他人。
陈永琪参加志愿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日常生活中,陈永琪喜欢打篮球、逛展览、漫步校园……他热爱读书,醉心于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的经历,使他学习到许多关于审美设计的知识,并获得了国际设计大赛的重要奖项。在他看来,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压力,他这样说道:“我并没有好的办法去走出当时的困境,或许只能坚持熬过去,让这些困难成为经历,使我在面对未来的困境时更加沉稳自如。”而面对别人对他参与较多与学习无关事情的质疑,他回应道:“回想起来,每一次的经历,包括义教讲课、社团学习,都在我往后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塑造了我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可能事情是相通的,它们都归于生活。”
陈永琪与学生创新俱乐部社团成员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心诚志坚行善事,抱诚守真勤求索。陈永琪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在学习与生活之间松弛有度,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拓宽着自我的可能性。
惟实励新护初心,抱诚守真勤求索。于学习工作,聚沙成塔;于科研竞赛,滴水穿石;于党性修养,精金百炼;于奉献社会,力量绵绵。“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的荣誉称号之下,是无数青春岁月的热血与汗水。陈永琪始终不忘初心,抱诚守真,勤奋求索,书写着他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
陈永琪学长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1. 真诚——要对自己真诚,对他人真诚。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是通向荣誉之路,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2. 努力——努力是一种人生态度,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努力,尽己所能做到最好。
3. 逻辑——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要重视逻辑思维的力量。
4. 阅读——阅读就是与最顶级的头脑对话,将他人的智慧变为自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