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通过构建立体宣教体系、强化党的纪律教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责筑廉、纪律督廉、文化育廉,“三廉”一体推进廉洁教育“走新”又“走心”。学校再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等一批荣誉。
一、以责筑廉,构建立体宣教体系,廉洁教育上下贯通。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压实两个责任。学校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通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部署各项工作。出台《湖南师范大学关于加强示范引领精准推进“一把手”监督的实施意见》《领导班子成员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清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严格“一把手”清廉建设年度考核,督促校院两级党组织落实“两个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廉洁教育内容上下贯通、责任层层传导、工作协同推进的格局。二是推进宣讲下沉,拓展宣教范围。充分利用新学期工作会议、党政正职培训会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60余次,邀请到校内外专家领导作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讲座20余场,校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作为校党委讲师团成员深入到各二级党组织宣讲廉政10余场,校纪检监察干部在学校干部民主推荐、人事招聘、主题教育推进等会上开展反腐倡廉宣讲100余次。全校崇廉尚廉的氛围日益浓厚,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自觉更加坚定。三是用活谈心谈话,做细日常教育。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围绕纪律、作风、思想等方面情况,经常与党员干部谈心交心,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校领导班子同分管、联系二级单位“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专题谈话制度,形成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上下贯通,谈话教育经常化,校院两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开展同级监督与自我批评,对下级党员领导干部不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二、纪律督廉,强化党的纪律教育,坚持严管厚爱结合。一是守好纪律防线,用好第一种形态。对涉及“一把手”及领导班子的问题线索从严处置,释放严的信号、惩的震慑,达到查处一起、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目的。充分利用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在干部监督中的作用,用好第一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近年共集体约谈30余个单位的领导班子,诫勉谈话30余人,提醒谈话20余人,批评教育40余人。为使谈话高效、规范,所有廉政谈话都由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双约谈。铁的纪律逐渐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遵循,全校信访量逐年下降,新提任干部尚无一例信访。二是强化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上好一堂廉政课、印发一批教育读本、编发一条廉政短信、开展一场现场教学等举措,不断丰富警示教育形式。上好一堂廉政课,围绕黄惠勇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开展以案促改,组织全体校领导及配偶共上廉政课,督促“关键少数”树好家风;开展新提任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任前集体廉政谈话暨警示教育会议,就容易触犯的违纪违规行为开列近50条关爱提醒,为新提任的干部们上好“廉政第一课”。印发一批教育读本,编撰《党风廉政建设文件汇编》《廉洁教育文件选编》《教育系统警示教育典型案例选编》等教育读本,下发至各二级党组织,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编发一条廉政短信,重要节假日前向全体教职工推送廉洁提示短信,以廉洁小诗、顺口溜等形式生动提醒有关禁令,以文本倡廉无声胜有声。开展一场现场教学,组织校领导和各二级单位“一把手”前往长沙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到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庭审等,让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现场,以“看得见、听得到”的直观感受方式,“零距离”接受教育,彰显警示教育震慑作用。三是扎实开展回访教育,做好“后半篇文章”。为避免对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一处了之”,学校纪委推出“暖心回访”机制,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和人文关怀,将日常跟踪教育和重点回访教育相结合。2021年,学校某处级干部因违规兼职受到党纪处分后,纪委的同志多次找他谈话,帮助这位“跌倒的干部”重燃工作热情。后续再面对兼职企业的高薪聘请,这位干部毅然选择留在学校,并感谢纪委拉他重回正轨,而他本人也在新的岗位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为帮助被诬告陷害者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学校纪委还推出澄清正名“阳光反馈“机制,通过召开会议、书面通报等方式为遭受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2022年上半年,学校党委和纪委联合对受到不实举报的3名正处级干部,开展集体谈话、以会议澄清正名为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澄清正名后,一名干部荣获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三、文化育廉,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一是让廉洁教育载体活起来。创作民族歌剧《爱莲说》,将廉洁、正义、向善等传统文化清廉元素与大型舞台艺术、清廉文化建设相结合,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熏陶启迪人的心灵。该剧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成功首演,可容纳1800余名观众的剧场座无虚席,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朝闻天下》的长篇报道及多家电视和网络媒体的专题报道。毕业前夕,我校积极开展毕业生党员教育活动,外国语学院组织毕业生用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十余种语言唱响高校清廉之歌,拍摄的音乐短片点击量超过10万,传递了向善向上、清正廉洁的价值观。二是让廉洁教育阵地强起来。成立国内首家中学廉洁文化电台—“洁齐亭”,定期诵读红色故事、廉政故事、清廉创建故事等,利用电台宣讲纪律、解读政策、开展主题教育,提醒全体教职工常怀感恩之心,常思为教之戒,常守为生之责,常记律己之心。目前已推出41期音频、视频节目,受到校内外广大师生欢迎。与岳麓区纪委校地合作,联合开展监督执纪执法、舆情管控协同处置,共建清廉文化宣教阵地、廉政理论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和人才培养培训实践基地,形成“清廉岳麓共建体”,打造清廉建设示范带。与湖南赤山监狱协同开展“高墙联高校,共建清廉岛”的合作行动,提升我校清廉智库的社会影响力,书写服务社会新贡献。通过校园网、“两微一端”开辟廉洁文化专题。大力推进清廉机关、清廉学院、清廉附属单位建设,多部门和院系在橱窗、楼栋部署建设清廉宣传专栏、清廉主题景观等。打造清廉文化长廊、廉洁文化公园、廉湖、清廉书吧等一批“清廉打卡点”。三是让廉洁教育活动实起来。开展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系列活动,党委、纪委组织由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共同参与的“树廉洁家风 建廉洁家庭”专题座谈会,发放由一份家风建设倡议书,一本《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本《百年红色家书品读》组成的“廉洁礼包”。聘请校领导班子成员配偶担任学校特邀监察员,充分利用“枕边人”的力量,加强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开展毕业生党员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同上一节毕业党课、赠送一个“红色锦囊”、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印发“致毕业生党员的一封信”等活动,筑牢毕业生崇廉尚洁的思想根基,引导毕业生树立廉洁观,提高廉洁从业意识,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开展廉政标语征集比赛,将评选出的5条清廉校园建设口号标语,通过喷绘、横幅等形式,在师生聚集地进行宣传,并在校内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让清廉文化在校园中活起来、动起来、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