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 庄珍
2023-01-11
字号:AAA
庄珍 广州医科大学

研途弥坚,抗疫当先

庄珍,女,中共党员,系我校2019级内学科博士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遵守规章制度,品德修为端正,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科学研究,自觉积极地投身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斗争中。博士在读期间在国际顶尖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多项荣誉。

一、艰苦奋斗、夯实基础

庄珍同学于2016年加入钟南山院士领导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赵金存主任课题组,主要从事呼吸道病毒感染致病机制研究,包括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流感病毒等。硕士期间脚踏实地、勤学苦干,得到导师和学校的认可,于2019年通过“3+3硕博连读”选拔,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并延续和深化课题研究。庄珍同学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虽未能发表论文,但作为党员同志的她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吃苦在前的精神,依旧脚踏实地学本领、心无旁骛搞科研,坚信“只要自身本事硬,总有可以施展的舞台”。2019年,她通过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的培训,获得了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操作资质。随后在高质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她和团队成员一起在P3实验实开始MERS-CoV相关研究,力求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P3操作资质和经验为后续新冠防疫科研攻关相关实验的开展打通道路;累积的实验技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庄珍同学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思想作风、爱岗敬业的岗位业绩精神,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力争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克己奉公、积极抗疫

2019年年底,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类似于SARS的不明原因重症肺炎感染病例,由于长期从事病毒尤其是冠状病毒研究的课题组,赵金存团队很早就对此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密切关注。后续发布肺炎感染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能在人人之间传播的消息,更是牵动他们的心。春节团聚是每个人心中所期,更是在千里之外求学的游子难得的返乡机会,但是此时疫情在武汉爆发式传播,并且蔓延至全国多个省市。庄珍同学深知自己是一名青年员,自己的专业又与疫情防控和患者诊治密切相关,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应该挺身而出!她主动结束来之不易的春节假期,第一时间回到岗位上,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坚定的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疫情防控。

新冠病毒研究需要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里进行,她不顾危险,日夜奋战在抗疫科研攻关的第一线。她作为骨干参与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样品处理和检测工作中,并且在广州海关P3实验室有序地展开病毒分离、动物模型构建、机体免疫应答与调节、新型冠状病毒致病机制研究、抗新冠药物筛选、抗体筛选与疫苗研发与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白天打车到黄浦区P3实验室开展实验,晚上回到越秀区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处理临床样品、整理当天的实验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查阅文献、安排后续实验等等,每天都是紧张且忙碌的。庄珍同学说:“2020年春节后那段时间广州格外安静,以往去P3的路常常堵车,但那段时间一路通畅,路上很少看到有私家车在跑。每天出去做实验也并不觉得害怕,心里只念着要去P3完成哪些实验,希望能得到好的结果”,“每天过的都很充实,劳累和压力肯定是会有的,但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她在抗疫新冠工作中时刻保持克己奉公的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充分展现了学生党员应有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

三、开拓创新、胆大心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新型冠状病毒属于高风险病原微生物,需要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操作,因此实验人员必须具备P3实验操作资质、牢记生物安全知识并且具备意外安全事故处理能力。庄珍同学和团队成员们不惧怕、不退缩,积极参与到P3的实验中。进入P3实验室需要有序地穿戴3层防护衣、佩戴N95口罩和呼吸机等,即便是在冬天实验过程中也是汗流浃背;每次实验结束走出核心区卸下呼吸机的那一瞬间,钻心的腰痛瞬间袭来;脸上有口罩留下的深深的勒痕,手上是汗水浸泡留下的褶皱。即便有种种不易,包括庄珍在内的赵金存教授团队的成员们依旧义无反顾投身于科研攻关工作中,致力于从“0”到“1”的创新研发中。

自2020年1月初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科研攻关以来,她和团队成员们先后完成了多项重要研究。2020年2月5日,他们从呼吸道样品中成功分离到第一株广州本地感染病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毒株;2020年2月5日和19日分别发现患者粪便和尿液存在感染性新冠病毒粒子(Emerg Microbe Infect 2020,共同一作),提示病毒存在粪/呼吸传播的可能性,同时这一研究成果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国家卫健委的高度重视。WHO将其写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考察报告》,粪便病毒核酸检测也写入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为我国乃至全球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随后,他们利用腺病毒转导(Ad5-hACE2)技术,成功构建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冠病毒肺炎小鼠动物模型,成功解决了由于hACE2转基因小鼠保有量有限,繁育耗时长,临床症状不典型,造成我国COVID-19肺炎诊疗方案、药物、疫苗和致病机制体内验证严重滞后的科学难题(Cell 2020,共同一作)。利用腺病毒转导新冠感染呼模型,他们又于国际首次鉴定出小鼠中SARS-CoV-2 T细胞表位,阐明SARS-CoV-2特异性T细胞应答特性及功能,为深入研究病毒特异性T细胞应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解析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对T细胞应答的塑造作用,将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相联系;在小鼠中揭示人冠状病毒之间的交叉反应,为人冠之间交叉反应鉴定与作用及机制研究拉开帷幕(J Exp Med 2021,第一作者)。同时,她综合讨论了当前已报道的在小鼠模型中有关人冠状病毒免疫应答的研究成果并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Current Opinion in Virology,第一作者)。

科学研究要开放思想、多与人交流、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探索新领域,在这方面庄珍同学也践行的很好。她与合作单位一起开展有关新冠纳米疫苗、新冠致病机制的研究,成果如下:开发基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的自组装纳米颗粒蛋白候选疫苗,快速开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的RBD偶联的三种不同纳米颗粒蛋白,免疫效果相比单体的RBD具有显著提升,且该纳米颗粒的具有更好的便利性和可拓展性。纳米颗粒骨架蛋白未来可进一步用于其他病原体疫苗的开发,也为预防其他病原体的纳米颗粒蛋白疫苗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平台(ACS Nano 2021,共同一作);揭示了新冠病毒利用其编码的主要蛋白酶Mpro拮抗I型干扰素通路并实现宿主天然免疫逃逸的双重作用机制,为理解新冠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和发展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和干预提供新的线索(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2020,共同一作);发现了新冠病毒及编码的N蛋白对宿主NF-κB通路及炎症反应的促进作用,揭示了N蛋白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招募NF-κB关键激酶TAK1及IKKβ并形成相分离复合体的分子机制,为新冠肺炎治疗提出靶向相分离的新型抑炎策略(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2021,共同一作)。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当下,她和团队成员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精通业务、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

四、谦虚谨慎、未来可期

庄珍同学在读期间,表现突出,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科研成果显著,先后在在CELL, LID, J Exp Med, ACS Nano, STTT,J Clin Invest等杂志发表文章共计17篇,在申专利3项。其中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7篇,影响因子共计122.4分。2019年至今所获荣誉、以一作/共一发表论文详见附件。

急性重大呼吸系统传染病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造成社会经济危机、危害国家安全,甚至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尤其当前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陆续出现,疫情再掀风波,全国抗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有序开展中。为了攻克新冠疫情,我党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医护人员与科研人员也是兢兢业业、无一懈怠。以庄珍同学为代表的学生党员们、青年研究学者们也在为科研攻关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中国的伟大抗疫精神。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期待他们像东升的旭日拥有光明的未来。

[责任编辑:石悦]
庄珍 广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