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脉共生:湖北大学三下乡团队江汉平原虾稻共作绿色低碳模式探索
(通讯员 谭思涵)在绿色低碳农业的探索之路上,湖北大学三下乡团队踏上了江汉平原的热土,展开了一场关于虾稻共作绿色低碳模式的深度考察。这是一段学旅交织的诗意探索,意在以实践之笔,描绘虾稻共作于绿野间的创新画卷,揭示其深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秘,与自然共生,绘就绿色未来。从武汉出发,团队的足迹遍布潜江、沙洋、江陵和监利,每一步都承载着对绿色农业未来的憧憬与探索。
考察团队从武汉出发,首站抵达潜江市,这里被誉为虾稻共作的发源地。在潜江,团队不仅验证了虾稻样方的正确性,还记录了水稻的生长周期,并与当地农户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虾稻共作的具体操作与收益。随后,团队继续向沙洋县进发,虽然沙洋县长湖附近的双季稻种植广泛,但考虑到考察目标,团队并未在此做过多停留。
8月9日和10日,团队将考察重点放在了江陵县和监利市,虽然这些地区的虾稻共作不如潜江市知名,但其广阔的种植面积和独特的实践模式同样吸引了团队的注意。8月10日下午,团队再次返回潜江市,对先前的考察点进行了补充调研,特别是与当地农户的深度访谈,进一步丰富了团队的研究数据。
图为“虾稻1号”千亩连片示范点 通讯员 黄海清 摄
通过实地考察,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虾稻共作模式的演变与创新。从最初的“虾稻连作”到现在的“虾稻共生”,这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稻田的综合利用率,还有效解决了秋季虾源短缺的问题,保证了虾的质量与规格。团队成员还了解到,虾稻田的管理细节至关重要,从环形虾沟的建设到防逃设施和进排水系统的优化,每一环节都体现了绿色低碳的理念。
图为实践队成员实地考察稻田情况 通讯员 黄海清 摄
在与农户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为了保护小龙虾在脱壳期间的脆弱状态,施肥和病虫害防治都采取了更为环保和谨慎的策略。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依赖,以及在放虾前进行彻底的清沟消毒,都是确保虾稻共作系统健康运行的关键措施。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农户深入交流探讨 通讯员 曹佳琳 摄
此次考察之旅,不仅为湖北大学三下乡团队的成员们提供了一次深入探索虾稻共作技术的宝贵机会,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绿色低碳农业的种子,激发了对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深刻思考。通过实地考察,团队成员们不仅见证了虾稻共作模式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生态保育与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显著成效,还深刻体会到,这一模式背后蕴含的绿色低碳理念,正逐步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
虾稻共作模式,作为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典范,其成功实践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其对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与实践。它通过稻田与小龙虾养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了化学肥料与农药的依赖,降低了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生态养殖,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体现了现代农业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
图为实践队成员合影留念 指导老师 汪权方 摄
经此一番实地考察,团队诸成员心有所悟,情有所感:虾稻共作,远非寻常农业技艺之革新,实则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之生动践行。其于保障粮食丰饶、安固民生基石之际,亦能调和自然生态之微妙平衡,彰显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之深刻洞察与探索。是技术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典范,亦是绿色农业未来图景中,一抹既深邃又充满希望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