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的号召,2024年7月,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心“情系澧浦、寻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邓八千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浙江省金华市澧浦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分别前往琐园村、蒲塘村、郑店村三处调研地开展走访实践。通过在三地实地走访调查及对相关村民与政府部门人员的访问交流,实践队员深入考察了以金华道情和郑店婺剧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与传承情况,重点挖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感婺音绕梁,聆听非遗之声
实践队来到金华市郑店村进行调研,通过在澧浦文化礼堂、郑店光华婺剧大舞台实地采访村民、戏民和文旅部门工作人员,收集其对于郑店婺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看法与意见。而后,团队参观了郑店婺剧体验馆,并在馆内进行了重点学习。实践队队员在澧浦镇郑店村社会事务办公室周姐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郑店村婺剧文化保护措施与成果。
随后团队成员代表跟随婺剧体验馆戏曲老师亲身体验了婺剧妆容以及造型服饰,装扮成为正旦与小生的模样在婺剧的大舞台上进行简单的婺剧演绎。成员代表卢晓辉表示:“真实感受到了婺剧戏曲的惊艳与戏曲表演者的幸苦。”
图为实践队成员体验婺剧传统妆容与服饰造型(图片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方嘉龙)
寻道情奥秘,感悟文化之根
实践队前往岭下镇坡阳古街朱顺根道情名家工作室进行实地访谈调研。工作室集道情表演、网络直播与部分文创产品售卖与一身,充分挖掘金华道情的当代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依托现代化网络手段,针对道情进行现代化文化的融入改编创作,在助力道情文化传承与发展、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在工作室,实践队对浙江省曲协会员兼金华道情代表性传承人朱跃文先生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了金华道情的传承方式与现存情况。朱先生表示其针对当下道情传承推广所面对的问题,推广利用现代数字媒介,购置了齐全的直播设备,力图通过直播等手段延续金华道情的生命力,同时秉持着“老的东西不能丢,新的东西要创新”的信念,不断向内思考如何创新道情。朱先生指出,诸如浙江音乐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都曾邀请其表演推广金华道情。
图为金华道情传承人朱跃文先生为实践队成员演绎道情(图片来源:浙江师范大学陈娴婉)
访琐园风物,探忆古建之意
实践队前往澧浦镇琐园村古建筑群进行实地走访调研,通过在务本堂、怀德堂、亨会堂等地实地参观、采访当地村民,收集古建筑群的实际情况以及村民对琐园古建筑群保护与利用的看法和意见。而后,团队参观了琐园村严氏宗祠,并在鲁兵儿童文学馆即润泽堂内进行了重点观摩与考察。实践队师生在琐园村文旅向导孙旭端的介绍下深入了解了鲁兵先生的生平事迹与金华市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与成果。
图为琐园村向导孙旭端向实践队师生介绍务本堂(图片来源:浙江师范大学陈娴婉)
“琐园村整个村庄布局形似一把金锁,由此取名锁园,后觉‘锁’有保守封闭之意,而‘琐’有‘玉之声’的含义寓意吉祥,故改为‘琐园’”孙旭端告诉实践队的师生们。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社区暑期实践队师生合照(图片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方嘉龙)
以金华道情和婺剧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金华地区人民智慧的光辉,记录着当地人民的文化与信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心“情系澧浦,寻根文化”暑期实践团队观照现实与历史,探寻澧浦地区的文化之根,实地考察调研当地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现代价值,真正做到以“问卷为马”,让数据搜查永远“不失真”;以“脚力为笔”,让现场核查永远“不留白”;以“心里为桥”,让洞察分析永远“不掉线”;以“青春之我”,发出乡村振兴的时代最强音。
图片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心“情系澧浦,寻根文化”暑期实践队
方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