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暑假,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庆阳北石窟寺实践团队与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展开了交流合作,针对北石窟寺文物保护、文化宣传进行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提升学生实地调研考察能力,同时调研北石窟寺的实际保存状况,提升北石窟寺社会价值和发扬文化价值。
1、石窟调研,感受历史厚重
2024年7月22日上午,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庆阳北石窟寺实践团队一行人走进北石窟寺,与讲解人员一同展开对北石窟寺的第一次考察活动。
本次考察主要围绕着北石窟寺造像艺术、北石窟寺石龛和壁画保存及其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展开。调研过程中,北石窟寺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成员详细浏览了北石窟寺165窟、222窟、240窟三个石窟,实践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积极交流互动,看到了北石窟寺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多元民族融合文化。
图为庆阳北石窟寺165窟佛教塑像 魏欣茹摄
图为庆阳北石窟寺222窟佛教壁画 魏欣茹摄
图为实践团队房禹良、唐文浩同学参观庆阳北石窟寺 魏欣茹摄
2024年7月26日上午,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庆阳北石窟寺实践团队展开了第二次实地调查活动。这一次的调查活动主要以北石窟寺景区建设以及未来发展和景区内石窟文物保护为主题展开。实践团队通过与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韩增阳和北石窟寺景区讲解员白京平二位老师的对话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对北石窟寺的认识。实践团队与老师们互换意见,希望能够促进北石窟寺发展。
图为实践者与北石窟寺讲解员白京平交流 魏欣茹摄
图为庆阳北石窟寺佛窟刻像 魏欣茹摄
图为庆阳北石窟寺景区文创产品 魏欣茹摄
2、石窟美育,学习石窟历史
在经过实地考察调研之后,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庆阳北石窟寺实践团队针对不同模块进行了课程设计,在多个社区和教育机构展开美育课程授课,希望在学习北石窟寺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还能够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传达给年轻一代。
小孩子的世界是纯粹的,他们可能对于历史的厚重还是有些懵懂的,但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依然觉得像北石窟寺这样的文化遗产应该被保护。有一件事让团队成员印象很深,在“石窟守护人物与故事”的课上,当提及“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石窟呀?”有个小同学说:“虽然过去的人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留下的东西还是要保护起来的,因为那里面是我们的历史。”在这些稚嫩的话语中,我们好像看到了文化传承光明灿烂的未来。
图为学生正在绘制佛像 魏欣茹摄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学生合影 魏欣茹摄
图为实践团队董敏艳同学与学生互动 魏欣茹摄
3、石窟讲解,传递守护精神
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庆阳北石窟寺实践团队特别撰写了适合青少年的讲解词,并实地教学,鼓励她们在原有的讲稿上修改,加入自己对北石窟寺的理解和体会。最后,我们为小小讲解员拍摄讲解视频。我们希望年轻一代能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并守护它们。
图为小小讲解员于庆阳北石窟寺景区内合影 魏欣茹摄
图为实践团队陈希菲同学与小小讲解员亲切交流 魏欣茹摄
4、石窟文创,展现文化之美
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庆阳北石窟寺实践团队还根据北石窟寺的造像艺术和文化内涵设计了独特的文创产品,希望可以将北石窟寺的美展现给更多的人。
明信片:北石窟寺的石雕造像技艺高超,造型精美,明信片正面的照片充分展现这些艺术品的独特魅力和精湛工艺,让观者在方寸之间感受到北石窟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明信片上的文字设计概述了北石窟寺的特点与雕刻者的独具匠心,使观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情感。明信片背面的设计采用了石窟中石像的剪影,加上对比鲜明的色彩搭配,使明信片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让观者在欣赏明信片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北石窟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图为实践团队杨汀禾、赵英佐同学设计的石窟明信片反面 杨汀禾、赵英佐摄
5、结语
北石窟寺实践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实践团队全体成员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收获。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对千年佛教圣地的探访,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
在北石窟寺,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见证了数代工匠在黄沙岩壁上留下不朽的传奇。那一声声“叮叮当当”的凿响,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它们不仅为石窟艺术的东进拉开了序幕,更为我们揭示了古代陇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丰富内涵。
在这个暑假,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庆阳北石窟寺实践团队与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一同前行,始终坚信,庆阳北石窟寺一定能够越来越好,也更能焕发出其华美而独特的当代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