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距离西峰区25公里,茹河与蒲河交界处的覆钟山下。它开凿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晨,阳光穿透蒲河上的薄雾,为庆阳北石窟寺镀上淡淡金芒。它宁静而低调,在虫鸣鸟叫和人声鼎沸中安静地矗立着,一如在过往一千五百余年的时光。北石窟寺中的工作人员早早上山准备一天的活动,从清场开窟到数据收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是敬业也是修行。
对于讲解员白京平来说,职业生涯的基础是在他到北石窟寺的第三年奠定的。“刚开始我是搞警卫的。我在院子转的时候,有个游客就问我这石窟怎么回事,把我还问了脸红,我不知道咋说。”白京平回忆,“所以我感觉受刺激了。我干脆拿着我们的调查报告就在院子里,对着石窟一个一个看。”
三十年前的北石窟寺没有商业化的开发,到粮站买回的面拌着沙土,窑洞和土木结构的房子周围伴着蚊虫蛇蝎,人手一个的小油灯用来应对“阴晴不定”的电闸。“当时我就把它做跳板的。”年轻的白京平摇摇晃晃地骑着自行车穿越坑坑洼洼的土坡,把车停在山顶,再走下来。对于一个月六天的假期,“两个月不回,攒这一块回去就能休息半个月。”
他常常在山上一次性待上几个月的时间,孤独促使白京平学会了许多生活技能,也使得阅读成为他的习惯。“刚开始来真的是把人憋得实在没办法,实在没事干的时候就去图书室看看书。”白京平说,“后来天天看这些石窟,也读书,慢慢就有兴趣了。”
团队成员采访北石窟寺讲解员白京平老师 唐文浩摄
他阅读了当时北石窟寺图书馆里所有关于佛窟寺的书籍,仔仔细细研究了每一尊造像、每一座窟龛,从辩识到讲解,白京平在一次次重复中精进着对石窟文化的认识。“我不喜欢程式化的东西,这个石窟已经一千五百多年了,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但总有些东西它不变,把这个东西讲清楚才是讲解。”这是白京平对自我的要求,是一位资深讲解员对文物保护“求真”的坚守。
“这儿很清静,呆在这我心里很静,我有时候经常一个人就晚上下午端上一杯茶,我就坐在这儿,我就一直坐在凳子,一直看着这些佛像,我觉得特别舒服。”谈及退休,白京平说,“这个东西好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该走还是要走。反正就是(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里也跟我谈了,‘有啥事我能不能来’,我一定来。只要是为北石窟的发展好,只要是对北石窟好,我一定来,无偿得来。为北石窟寺能走出去让大家都知道,对它这些雕刻艺术也好,佛教文化也好,让大家都能知道,至少让全国人都知道庆阳还有北石窟寺。”
“看到这一尊尊雕像,我感觉到很神奇很美丽。”九岁的北石窟寺游客余欣茹如是说。六年后,十五岁的北石窟寺小小守护者余欣茹说:“我觉得石窟造像是有生命的。对我来说,它们就像我的家人和朋友。”
2021年7月,北石窟寺首届“小小守护人”公益活动面向社会招募。“我一马当先,我要报名,然后就参加了。”余欣茹说。
她回忆,印象最深的是和好朋友一起做讲解的一个下午。“当天下午人很少,来了两个叔叔。我们就一人讲了一个,她带着到240窟,我带着去165窟。讲完之后叔叔就给我点赞,夸奖我,还到老师跟前夸我们两个。”她把刘海别在耳后,透过遮阳伞看向热烈的太阳,眯着眼笑,说:“当时我俩就好开心,好开心。”到2024年,北石窟寺“小小守护人”公益活动已经举办了四届,余欣茹几乎全勤。就像小水珠能让阳光变得绚烂,北石窟寺“小小守护人”公益活动让她身上更添自信的神采。“每次暑假开学去我都会跟别人炫耀:我又去了北石窟寺,我又在那儿讲解了多少之类的。”
北石窟寺小小守护者余欣茹 魏欣茹摄
“去年暑假也很有意思。”她振奋起来,“讲解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军人老爷爷,带着他的朋友,从山东来。那个爷爷是西安人,他说他想让大家看一看自己家乡,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在那一刻触碰到了宣传北石窟寺另一个层次的意义。
“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认识家乡的文化,不去传承它,还有谁会在意它。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石窟寺的风化也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要趁着它有限的时间去爱护它们、守护它们,让它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承。”
大气降水降到岩面上,通过节理和构造裂隙渗到洞窟里之后,就会形成洞窟和造像的渗水。这种渗水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引起许多病害,如微生物的侵蚀、风化等。
上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国家文物的保护政策是抢救性保护,即哪里出现危险、哪里进行保护。“十一五”时期,我国正式提出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概念,即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提前施加外在因素或内在因素来对文物进行保护。当下文物保护人员对北石窟寺的保护着重于预防性保护,文物保护人员韩增阳逐一介绍了微环境监控、微生物风化机理、岩石风化研究、前期勘察项目等保护措施和保护性性研究,详细解读了其中优势,并展望数字化三维重建对考古、文保和宣传的辅助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