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7日以来,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特色产业引擎新动能”实践调研团,深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对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潜力以及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进行了实地调研。
挖掘优势,“小箱包”渐成“大生态”
调研团聚焦箱包、皮具、玩具、制鞋等特色产业,面向企业负责人、管理、研发、销售、仓储、财务等岗位员工发放调研问卷200余份,开展“一对一”深入访谈26人次,并实地参观考察生产厂区。调研团全面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重点了解了吸纳本地剩余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情况。
调研团成员走访湘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就制鞋生产流程、外贸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走进生产车间,机器声轰鸣,工人们佩戴口罩,正在各条生产线上熟练地操作各类生产设备。一双双运动鞋经过制鞋面、定型、成型、包装等工序后,陆续运往各地进行销售。自2010年起,湘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将总部与研发中心全部从东莞搬迁至蓝山县,全面开启集研、产、销一条龙式生产经营模式,还积极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及供应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迅速成长为全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
近年来,蓝山县充分利用地处“楚尾粤头、湘江源头、开放桥头”的区位优势,皮具箱包产业加速梯度转移的产业机遇,4万余人在广东从事皮具行业的人力资源优势,不断承接广东等地皮具箱包产业转移。目前,蓝山县已落地皮具箱包玩具企业130余家,总投资达110亿元,成为全国九大皮具箱包生产基地之一。
调研团团长长王钰翔感触颇多:我们团队全面了解了蓝山县全力打造皮具箱包特色产业集群的系列做法,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产业升级等发挥积极作用。我们想通过调研,“问诊把脉”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困境,为当地政府提供支持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参考,真真正正将自己所学和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调研团团长王钰翔采访湘威运动科技公司工作人员(李姝洁摄)
产业园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成员参观生产车间(李姝洁摄)
抓住关键,“小产业”延伸“大链条”
近年来,蓝山县大力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系列工程,引进一批原材料、配件供应、电商直播等上下游企业,蓝山皮具箱包玩具特色轻工产业链呈现“集群式”落地、“抱团式”入驻、“链条式”发展态势。
面对没有本土专业展会平台、企业单打独斗缺乏链群效应等发展瓶颈,蓝山常态化举办永州蓝山国际皮具箱包博览会,支持链主企业牵头成立蓝山县皮具玩具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助力企业开疆拓土。湖南奇秀科技有限公司销作为第一家入驻蓝山县皮具箱包科技产业园的品牌企业,“以商招商”引进皮具箱包企业10余家,有力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箱包原料基本实现园区本土化生产。
调研团指导老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阳旸副教授指出:调研团将共同探索永州市蓝山县特色产业的创新模式、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跨行业合作模式,拟为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建议。同时,通过调研,培养团队成员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直播基地工作人员向调研团队介绍产品(张元强摄)
团队成员于蓝山县皮具玩具产业发展中心合照(李姝洁摄)
筑牢根基,“小平台”提供“大支撑”
“一直以来,多数企业处于代加工环节,设计、销售‘两头在外’,缺乏自主品牌,已成为我县线上销售、线下参展的‘卡脖子’问题。”蓝山县委办主任李学锋向调研团成员介绍蓝山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蓝山县紧扣皮具箱包、玩具“一主一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强化政银企对接,创新推行“招工十法”,开设37个“校企合作”特色班,为园区企业培训技能人才6000余人,为皮具箱包玩具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调研团队发现,蓝山县特色产业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内部的创新与优化,更在于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与引导。地方政府在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通过与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蓝山县的特色产业正逐渐形成自身特色,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转变。调研团成员们在实地调研走访中感受蓝山县的多模态发展,感知新时代发展巨变,更加坚定为祖国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心决心。
团队成员参观调研星月玩具城(李姝洁摄)
为调动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发挥跨学科、跨专业协同育人的优势特色,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响应国家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携手组建“特色产业引擎新动能”联合实践调研团。此次联合调研不仅深化了高校与地方政府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领域的合作,也体现了高校学子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责任与担当。未来,调研团队将继续关注蓝山县及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动态,通过深入调研、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聚焦特色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与创新潜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