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团工委和志愿者联合会在平洲玉器街举办的游园活动上,属于华南师范大学青法笃行实践团的普法摊位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动人的一幕为本次游园盛景添上了一笔独一无二的鲜亮色彩。“我来当法官”、“一站到底”、“法律配对配”、“法律猜灯谜”等一系列新颖有趣的游戏,在给参与者们带来愉快体验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悄然搭建起一架法律的桥梁。
下午1时50分,队员们提前到达场地,开始忙活起来。中途,大雨倾盘而下,突如其来的雨水中断了队员们的准备工作,却并没有打乱他们的节奏。雨停后,张贴规则、展开海报、擦拭雨水、分发物资、裁剪纸张……筹备工作仍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图为青法笃行队员在布置普法摊位。华南师范大学冯夕桐 摄
下午3时,一切准备工作终于顺利完成,普法游园正式开始。队员赵静敏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陆陆续续地来了很多人,我们的内心也很激动!”普法游园的形式是赵静敏最开始提出的,但整个队伍采纳这种形式,并设置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游戏,这一决定的背后蕴含着更为深远的期望和初心。
在进行多方调查之后,青法笃行队伍注意到传统的普法方式往往较为单调,缺乏吸引当地居民的注意和兴趣的有效手段。如何能丰富趣味、创新形式,且兼顾当地居民对法律知识的接受能力,成为队员们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经过几天的讨论和打磨,队员们精心设计各种法律游戏和互动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详尽的活动方案,希望通过别出心裁的普法游园形式,让居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敞开心扉,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赵静敏表示,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真正地运用于实践当中,让更多的人发自内心地了解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从而推动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正是赵静敏参加普法组的初心。“或许这就是三下乡的意义所在。”她颇有感触地说。
图为队员赵静敏给小朋友讲解法律知识。华南师范大学冯夕桐 摄
得益于队员们前期的充分准备,普法游园顺利进行着。然而,令队员们意外的是,普法游园中小朋友的参与度远超预想。对此,队员董丹娜在活动结束后分享了她的看法:小朋友参与度的提高是一个意外之喜,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我们会遇到很多小朋友不理解游戏规则,在这个时候,耐心的解答就显得十分关键。”她强调,法律的传播并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依靠双方的耐心沟通与相互理解,才能构筑成法律传播的桥梁。法润人心,语言是普及法律的钥匙,也是开启心门的钥匙。随着队员们细致的讲解,小朋友们也逐渐“上手”,在普法游戏中大展拳脚,收获颇丰。
图为小朋友与未成年人保护海报的合影。华南师范大学李俊坤 摄
在谈及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时,董丹娜脸上浮现出温暖的微笑,她说起了一段发生在游戏结束之后的事情。两位游戏参与者在游戏结束后,仍就游戏中的法律题目讨论相关法律问题。二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企业”和“公司”的概念尝试进行区分,忘我的投入到这场法律的“辩论赛”中。忆及此,董丹娜动容地说道:“他们两个在很认真地交流,我们几个组员都很感动,好像自己做的事情真的产生了力量和价值。”
图为两位参与者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冯夕桐 摄
青法笃行队伍注重受众群体的特质,落脚于生活实际,为他们提供最适配的引导,让他们在理解规则、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法律的认识,深刻明白法律并不是高悬于人民群众的空中阁楼,而是切切实实在每一个人身边运行。以游戏的形式,带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法律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被了解、被学习,这是董丹娜的心愿,也是青法笃行队伍每个人的心愿。
普法不仅仅是普法,游戏也不仅止于游戏。在这个独具特色的融合中,居民们的欢声和笑语交织在一起,搭建成了一座连通心灵与法律的桥梁,这座桥必会随着岁月的行进愈加坚固,福荫人民,德泽社会。
(通讯员:冯夕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