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童时期起,我与阅读便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在那些电子产品还未如此普及的岁月里,书籍为年幼的我打开了通往未知世界的门。在此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在一位又一位良师的引领下慢慢开始尝试将输入转化为输出——通过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起初或许还是一段简短的内容概括,到后来逐渐能用随笔、思维导图、给书中人物写信等方式将自己阅读时的所思所想外化为一篇篇读书笔记。如果说阅读于我而言是一场旅行,那么读书笔记就好比那只拂去大雾的手,让我能够看到更多,行得更远。在本篇文章里,我分享了自己做读书笔记方面的成果和心得。回顾一路走来的阅读之旅,跌跌撞撞的尝试,胜却风景无数。
进入大学以来,学习之外的各项活动和生活琐事给我们增添了几分忙碌,但坚持阅读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假期中,我积极参与了学校举办的“以书为友 书香中财”2022年寒假读书计划,在活动开展的21天里,我在指定小程序中打卡当日阅读情况,坚持进行每日书摘、记录感想、朗读佳段,没有断签记录。我选取的阅读书目是林清玄的散文集《愿你,归来仍是少年》,每天拿出睡前的半小时细细品悟一篇散文,似乎也伴随着打卡活动的推进渐渐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
(打卡21天截图)
(打卡内容节选)
在参与了寒假读书活动之后,我回顾自己之前整理制作读书笔记的方式和心得,并将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于我而言是笔随心动、不受拘束的。相比拘泥于一种固定的形式,我更希望它是灵活的,是我在阅读时理清原著脉络、记录真实情感的帮手。因此,我在阅读其他文章或书籍时,也或是根据文章题材、或是追随内心感受,写下了各式各样的读书笔记,如今看来,已是收获颇丰。
在阅读书籍《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时,我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对书中所提到的历朝历代的制度及影响进行了梳理。
(《中国历代得失》读书笔记)
在阅读《文化苦旅》中的文章《黄州突围》时,我被苏轼豁然旷达的精神所打动,于是采用第二人称写下一篇随笔,用以描写我心中的苏轼。
节选:“乌台诗狱”的灾难使你变得成熟,黄州和赤壁却为你保留了你的多情,你的豁达。你不会吟唱那软绵绵的愁苦,只吟“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激荡。每一句诗词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穿梭千年,让我得以看到你素衣白裳的背影,驾一叶扁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州突围》读书笔记)
在此之后,我又对苏轼的一部分诗词进行了品读,《临江仙·送钱穆父》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于是,我将这首词进行了摘录和赏析,并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节选:其实每个人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只是执着的深浅不同。世间万物皆是如此,纵然不能长久相伴,缘浅缘深,缘聚缘散,随缘即可,珍惜即可。
(《临江仙·送钱穆父》读书笔记)
除了写随笔等抒发我对于文章本身的感想之外,我也进行了不一样的尝试。在阅读完《三体》之后,我被科幻世界的绮丽色彩所惊艳,于是懵懂地开始了撰写科幻微型小说的初尝试。
(科幻小说初尝试)
回顾一路走来的阅读之旅,跌跌撞撞的尝试,却也收获风景无数。遥望前路,我的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人生更亦如此。那便一路与书为伴,且行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