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大咖讲坛
《活着》——深入体验生命意义
原创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孙晗 王可犇2022-10-20
字号:AAA
感生活之不易,历生命之崎岖。

感生活之不易,历生命之崎岖

《活着》带你走进另一个真实、悲痛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

在“活着”中找寻生命的答案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147.png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151.png    

《活着》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154.png    


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

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 而是走出时间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158.png    
图片          

内容摘要

图片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他从此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当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后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逐渐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下一头老牛伴随着老了的福贵在阳光下回忆。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212.png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215.gif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219.png      

余华,1960年出生,浙江海盐人。曾就职于海盐县文化馆和嘉兴市文联,现定居北京从事职业写作。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唤》、《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篇小说集《我胆小如鼠》,随笔集《灵魂饭》等多部。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挪威、日、韩等文在国外出版。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曾荣获意大利文学基金会颁发的1998年度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以及澳大利亚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发的2002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223.png    
图片          

片段精选

图片          

01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02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03

人是为了纯粹的活着而活着,而绝非为了活着以外的事情而活着。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230.png    


04

生命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05

高尚不是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06

他们对自己的经历缺乏热情,仿佛就是道听途说般地只记得零星几点,即便就是这零星几点也都就是自身之外的记忆,用一、两句话表达了他们所认为的一切。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223.png    


图片          

精彩评价

图片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243.gif        

每次看余华的悲剧作品,就有了一种一头扎进进水里的那种感觉,耳膜被水灌注,全世界按下了静音键,心无旁骛,跟着他去看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真实、残酷的人生。

读完《活着》,我心里沉甸甸的,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如同想要尖叫,叫声却卡在喉咙里。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247.png    
       

余华的作品给人一种向死而生的力量,读起来有一种看透生死而被命运裹挟向前的感觉。面对命运,就是这样,我们渺小无奈,我们无法逃脱,只是,仍然要活着,努力的活着,充满希望的活着,因为再无法选择,也要始终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256.png    
微信图片_20221010185300.png        

生活虽然很难

但是

人间值得


[责任编辑:秦嘉旭(实习) 杨虹 刘鹏]
感生活之不易,历生命之崎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