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自信成长
2021年9月10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青年学子相聚羊城,即将在美丽的华园开启人生的新旅程。在此,我谨代表学校,代表熙春书记,祝贺你们!欢迎你们的加入!
大学是一条不同于过往的求学之路。经常有同学问我,大学期间学习什么最重要?怎样才能学好?我想,华工校训“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是要做到学问、思辨和行动三者统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并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我向大家推荐两本书。
第一本书是王义遒教授的《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王教授在书中围绕“为国求学,努力自爱”八字箴言提出,大学生首先应该培养“两种态度,两种能力”,一是渴望学习、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尊重他人、尊重自然与事业的态度和表达交流与沟通合作的能力,并由此展开,细述了在大学应“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从中学到大学,同学们多少都会面临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本书对于本科新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迪作用。
第二本书是彼得•罗伯森的《玻尔研究所的早年岁月》。大家学过物理,都知道尼尔斯•玻尔——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在一百年前,1921年创立的玻尔研究所,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全世界的理论物理工作者和物质微观规律的探索者都把到玻尔研究所工作,当作难得的学习和研究的机会。这本书生动地回忆了玻尔研究所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的情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者之间的接触、交流和争论,对量子物理革命性发展的重要性,看到科学家坚持真理,自由讨论,互相尊重和实事求是的良好风气。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正是1985年本科毕业上研究生的时候,很受教益,对我后来从事科研工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从学习知识到创造新知的转变。这本书可以带领大家进入科学革命的一段激动人心的岁月。
同学们,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深度变革的时代,全球格局之变、增长方式之变、文明演化之变推动着当今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焦点。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培养创造性人才成为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相较于以往的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被摆在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这对于大学教育和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命题和挑战。
什么样的人是创造性人才?我想,创造性人才一定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强大的思想能力,并能够在真实世界里采取有效行动,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有效结合,就会产生创造力。具有强大创造力的人,才可能引领未来发展。
为了培养“三力”卓越的创造性人才,学校作出了一些探索。比如,我们努力树立“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教学理念,“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以“实践驱动”的学习理念;深入实施“一流本科行动计划”“新工科F计划”,构建学生多元成长体系;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广州国际校区探索在地国际化办学新模式,引进和培养国际一流师资队伍,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同质等效的教学体系,等等。这些,需要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参与、共同推动。
同学们要自主规划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学会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利用好学校的各类平台和资源,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探索未来发展的可能,为将来解决复杂的、未知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老师们会很乐意当大家为学上的引路人,陪伴大家的健康成长。今天正好是教师节,我提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在此,我有几点建议,与同学们分享。
第一,学会合理选择,构建面向未来发展的知识体系。
大学是相对自由的。这种自由,首先体现在学习目标、成长路径上的自由选择。学校努力为大家创造选择的空间,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各类协同育人教改班、“未来创新实验室”、学生海外学习交流项目,以及转专业、双学位、全英课程、辅修课程,等等。同学们可以相对自由地去选择、去尝试、去挑战。当然,这种选择不是盲目的,不是“随大流”或“跟着感觉走”,而是要与自己的成长目标、志趣和个人情况相匹配,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
在当今科技、经济和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学科发展呈现出不断交叉、融合、渗透的趋势,一些重大的科学和工程挑战、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拥有跨学科思维和知识体系的人才将在未来获得更大竞争力。
学校一直在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不断地进行探索。比如,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学校加强通识教育,实施“智能+”或“+智能”培养模式,强化跨界与合作,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在这一行业,华工校友可谓是群英荟萃,占据半壁江山,被社会誉为新能源汽车的“黄埔军校”。
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通识课程和辅修课程的学习,特别是跨学科门类的学习,包括人文的和科学素养的,做到博览而有专攻。研究生在选择科研方向时,也要勇于挑战跨学科领域的、前沿性的问题。杨振宁先生在给研究生谈做研究选题时就曾说过:“最好在领域开始时进入一个新领域”。只有从事原创性的研究,才能成为科学的“领跑者”。
第二,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助力成长的批判性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要更加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本质要求,要创新,就需要我们敢于质疑、否定和批判。比如,3D打印的发明就是一个典型的批判性思维应用的例子,它把传统制造方式“减材制造”改为“增材制造”,给很多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我们的瞿金平院士团队,率先提出了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运方法,实现了高分子材料“基于剪切流变加工”到“基于拉伸流变加工”的重大转变,引领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正是批判性思维促进了原创性思想和颠覆性技术的产生,而不仅仅是对已有技术的一些改进,尽管那也是需要的。
李政道先生有一句名言:“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而“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个问号”。以你们师兄,2019级自动化专业博士生郑子杰为例,传统电力巡检依靠的是人工,但大部分的电线铺设在深山老林和崇山峻岭之间,人工巡检的难度显而易见。怎样才能实现“零接触”进行电缆巡检呢?当这个问号出现在郑子杰脑海后,他反复测试,不断修改,终于研发出可以大范围自主巡检电缆的新型无人机,用高科技手段帮助电力行业排除险情。
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探究性的学习和开放性的学术活动,充分发挥你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坚持怀疑和批判的勇气,“大胆质疑,谨慎断言”,在学习中多问些为什么,多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会表达观点,并用事实和逻辑去支撑观点,学会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在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增进智慧才干。
第三,学会学以致用,锻造服务家国的干事创业本领。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理论结合实践,是我们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好的学习方式。在大学,同学们有很多实践的机会,有课内的实验、实习、实训,也有课外的各种竞赛、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还有华工最富特色和成效的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和引导学生基于问题、项目和竞赛开展学习,有不少本科生在大二大三就直接参加教授的科研项目,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也是学校在历届“互联网+”大赛都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之一。华工有个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叫“华南虎战队”,这个团队的学生来自各个学院,在本科期间就进入校内的实验室,围绕着机器人项目动手研究,不仅多次拿到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冠军,还孵化出了12家创业公司,培养出800多名优秀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华工还有个“李莎支教团”,是以全国“最美大学生”李莎同学命名的,团员们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用青春与汗水点燃希望火光。
同学们,希望你们也能够像他们一样,知行合一,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入了解所学的专业、从事的研究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所在;深入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体悟人生意义,激发责任担当,使学习更具有方向感和时代感,最终在大学校园里把自己淬炼成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兼备、“三力”卓越的有用之才。
同学们,“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我们都得下真功夫、苦功夫。希望同学们能迅速完成角色转变,全身心投入到大学生活,自律自信、自立自强,在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