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兰大凯璇姐的记录本,爱了爱了!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24-04-24
字号:AAA
在刘凯璇辅导员的身份之下,是一颗深深爱着学生的心。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用纸笔、用大爱记录见证了许多学生的成长和变化。

“是哪位学生”“他做过什么事情”“需要我的什么帮助”“学生有什么兴趣、特点”……

这些细节都出现在

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甘肃省选拔赛特等奖得主

兰州大学辅导员刘凯璇的记录本上

这不单单是记录本

更是一本本厚重而又纯粹的“学生日记”

1.jpg

在草原的照片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育植根于爱。”在刘凯璇辅导员的身份之下,是一颗深深爱着学生的心。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用纸笔、用大爱记录见证了许多学生的成长和变化。她的办公室总是开放的、她的笔记本总是满满当当的、她解决问题的速度是和同传速度相匹配的……

这是一个关于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双向奔赴”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教育者如何用爱和真心去点亮学生未来的故事。


  “凯璇姐”“刘老师”  都是我喜欢的称呼  

“2014-2016年,我在基础医学院担任专职辅导员,当时的基础医学院一个年级就有800多名学生。”这对于刚刚留校工作的刘凯璇来说,是一个扎实的锻炼机会。“我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全身心的投入,基本上一直都在榆中校区。”刘凯璇把额前的碎发捋到耳后,微笑着说。

“其实当时的身份转换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我怕管不住学生。”

所以她隐藏了所有社交平台的身份信息,特别是年龄,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只是希望能真正地照顾好学生、管好学生。

在这样精心“设计和照顾”下,学生们对她的称呼也是从刚开始的“凯璇姐”变成“刘老师”,等学生毕业后,亦师亦友,又变回“凯璇姐”。刘凯璇笑着说:“从刚开始的年龄相差无几,更可能是我比学生小三四岁,到现在的大十几岁,这也是我的成长过程。”

2023年11月,由中共甘肃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甘肃省选拔赛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大赛设有基础知识测试、案例研讨、谈心谈话三个环节,旨在进一步推动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刘凯璇作为兰州大学选派的辅导员代表一举夺得特等奖,展现了兰大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新入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跨专业辅导员、专职辅导员,再到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甘肃省选拔赛荣获特等奖,刘凯璇从青涩一步步地蜕变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3.jpg

参加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甘肃省赛区特等奖颁奖典礼

在学生工作中,刘凯璇也一直坚持着“因材施教”的理念:在不突破原则的情况下,将一些条例规范进行人性化的改变。

而刘凯璇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不同学生的情况呢?这就不得不提起她随身携带的“记录本”。“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只是我其中一个记录本,我有很多个本。”翻开刘凯璇的记录本会发现上面不仅仅是密密麻麻娟秀的字迹,还有很多不同颜色标注的信息以及粘贴的表格。“你看2023级我们本来计划招生190名学生,但是实际招录了194名同学。”从学院招录开始,每一个数据、每一位学生的信息都出现在了刘凯璇的记录本上。“是哪位学生”“他做过什么事情”“需要我的什么帮助”“学生有什么兴趣、特点”等等细节都被记录在了本子上,细心程度比起高三的课堂笔记本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凯璇的记录本不单单是记录本,更是一本本厚重而又纯粹的“学生日记”。厚重是因为工作量大、战线长、情意重;纯粹是因为目的明确———用爱心呵护,用真心交流。

除了“记录本”,刘凯璇还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或者早晨会把需要做的事情清晰地记录在纸上,以便按时完成工作,预留机动时间。“这样会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提升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去思考举办的活动能不能让学生从中受益等等。”

4.jpg

与2023届部分毕业生合影


 解决问题的速度跟上同传的速度

谈起刘凯璇的简历,其中最让人感到意外的的一个词条是“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口译方向硕士研究生”。她现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本科生专职辅导员,如此看来工作和专业好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但事实并不如此。

本科时刘凯璇几乎每天早晨七点钟就起床,去晨读以确保英语口语各项技能保持熟练。上完课趁着中午的休息时间去晒晒太阳,晚上再去上应用心理学的双学位课。除去上课外她还会去弹琵琶、练琴。“应用心理学双学位当时还有毕业论文、实习等要求,所以我的大学生活是非常忙碌的。”

“没有任何人可以断定你大学里面每一天重复的生活,到底有没有意义。”刘凯璇的语速不知不觉地加快了,“大学生活不能太过于功利,也许某一天参加的活动,讲座上嘉宾的一句话就对你有着启发。”刘凯璇的目光看向了远处,像是在回忆,“我大学的时候咱们外国语学院请来了一位校友做有关‘太阳能光伏’的分享,对我的鼓励很大。”

当时校友在讲座上说:“很多同学毕业以后,发展得好的更有可能是中不溜(中间)的这一类同学。”正是校友的几句话让她清楚地认识到应该把目光放在未来的发展,每一天都努力进步。

MTI专业需要拥有宽知识口径的储备,“我要做好这个翻译,肯定会对各行各业的学术术语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掌握,不然会影响翻译质量。”刘凯璇微笑着说,“其实在成为专职辅导员之后我的翻译类工作并没有丢下,利用业余时间还是会去做,但是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刘凯璇虽然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辅导员的岗位上,但是翻译基本功还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随着交谈的逐步加深,刘凯璇的说话语速不知不觉中也加快了,但是逻辑、表达方面并未受到丝毫影响,她笑着说,“这得益于我的专业,提高了我的反应速度。”

“刚开始加入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时,学校要求各学院建立英文网站。”而刘凯璇正好是英语专业,所以建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英文网站的任务就交给了她。她凭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认真的态度,圆满完成了英文网站的建设任务。MTI专业学习中养成的努力习惯和成长收获共同为她的工作添砖加瓦。

5.jpg

在校园照片


一剧一科普 激发学生情

由刘凯璇负责编排的院史教育原创话剧《徐躬耦》的创作初心也正是为此:用先辈故事感染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所学专业的意义。《徐躬耦》以中国核物理先驱者、兰州大学原校长徐躬耦为主人公,讲述了徐先生从英国学习取得博士学位后婉辞了导师的挽留,怀着一腔报国热情毅然回国,从南京大学接到教育部电告,毫不犹豫地远赴兰州大学任教的故事。

“编排话剧的想法是由我提出的,但是这个剧本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我再带着学生去排演的。”“2020年的首演效果非常好。”刘凯璇回忆道。在首演的现场,邀请到了学院一些年长的老师,观看演出后,老先生们对同学们的表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实际上首演的“经费和时间是较为紧张的”。刘凯璇说。只有7000块钱左右的经费投入,准备所有的服装和道具,学生满打满算也只有1个月的排演时间。

小小的闻欣堂,大大的爱国情。“我们的前辈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踏踏实实地静下心来去干‘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我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真的应该好好学习,珍惜每天的资源。”学生们的话还留在刘凯璇心里。

截止2022年前,该场话剧前前后后共出演5场。2023年的话剧演出增设了现场直播,收获了学生家长的热烈反馈。“刘老师,你们的话剧排演得太好了,让我们家长都为之振奋!”

“给家长做一些核科普的知识,让他们参与到学生出演的话剧与活动中,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专业情况。”刘凯璇直言。而同时家长的反馈与支持不仅推动了家校联系,还对核科学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就业的道路选择上也会更加支持学生的决定。

6.jpg

课堂照片

“2023年在核科普活动月加设了两个项目,学院和企业间联合开展的设计大赛、核科普知识讲解大赛,这两项比赛都是为创新创业比赛以及暑期实践做基础的。”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让学生真正地可以在这些不同的活动赛事中通过实操来增加经验获得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用爱心呵护,用真心交流。”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兰州大学报》第1091期

文字|徐娜  顾雨彤

编辑|任天祺

主编|李晖


[通讯员:王婷婷]
[指导教师:朱佳君]
[责任编辑:刘宇宏]
在刘凯璇辅导员的身份之下,是一颗深深爱着学生的心。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用纸笔、用大爱记录见证了许多学生的成长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