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跷跷板——双相情感障碍学生的心灵蜕变
河北工业大学 王芊芊2024-08-23
字号:AAA
本案例以“小Z心理危机事件”为具体实例,展示了高校如何构建和完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使得心理危机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情绪跷跷板——双相情感障碍学生

的心灵蜕变

一、案例简介

(一)家庭背景

Z,男,22岁,2018年入学,家中有父亲、母亲、双胞胎哥哥。小Z父母年轻时关系不好,总吵架,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小Z双胞胎哥哥自理能力强、有主见。

(二)学生前期基本情况

2020年春季,小Z大二下学期因为疫情暂缓返校,居家期间发病,父母带去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并开始服药。2020年秋季小Z大三开学后,10月通过心理委员上报被学院摸排出写到重点关注名单,此后学院一直持续关注,与学生及家长定期沟通。随后学生病情严重,在学院建议下家长2020年11月19日为学生办理休学手续。2021年9月,学生持医院可复学的诊断证明办理复学,学生情况好转,不再服药。

(三)学生发病及应急处置情况

2022年9月,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后了解到学生是最近身体生病加上大四就业学业压力大才有咨询的想法。辅导员立刻警觉联系家长询问学生近期有何异常表现并建议家长尽快到校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做了第一次、第二次心理咨询

9月24日家长反馈学生情绪激动,希望辅导员帮助安抚随后安排学生做第三次心理咨询。辅导员将咨询情况告知家长,并确认家长的到校时间为25日。辅导员安排心理委员和舍友看紧学生且自己全程陪同小Z。

隔天晚上9点,Z说想找个黑暗的独立空间快速跑到大学生活动中心接到家长、主治医师电话后情绪彻底失控,开始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门。学院拨打保卫处电话并报警,联系心理健康中心老师到现场;大活保安开始疏散楼内人员并禁止无关人员拍照录像。现场辅导员和心理健康中心老师控制Z,家长随后到现场。小Z看到他母亲时情绪更激动。23:00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转接专业医院来车接Z,学院4位老师陪同0:00到达医院。隔天医院找家长和辅导员了解病史,建议Z住院治疗一疗程(3个月)家长同意,小Z在医院治疗。

二、案例分析

在探讨小Z产生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通常涉及遗传、环境、生物学和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小Z的家族中存在类似的心理疾病史,那么他可能继承了某种遗传易感性,这增加了他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随着小Z毕业,我们对毕业生进行回访发现,2024年小Z的双胞胎哥哥虽然在2022年较正常,自理能力强、有主见但是现在也患有心理疾病并服药治疗。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小Z的家庭环境并不理想,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经济条件不佳。这种长期的不稳定环境可能给小Z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增加了其患病的可能性。

生活事件:大学生活中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可能是小Z病情恶化的一个重要诱因。此外,身体生病也可能加剧了他的情绪波动。

社会环境: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社会各界人士、各个领域都到了影响。党和政府迅速果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有效阻止疫情蔓延。疫情除了带给人民身体健康的威胁,对人们心理也产生很大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由有了直接诱因:

1.高校因疫情延期返校

疫情期间,高校为了能让学生安全返校推迟了返校日期,学生开始居家上网课。居家期间,学生极易和原生家庭产生矛盾引发心理问题。

2.高校出入严格管理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各地各级学校相继复学,居家隔离的学生可以返回校园。学生到校后因为社会面疫情的不稳定,从严管理学生的请假外出,学生活动范围受限难免影响情绪。

3.高校时常线上授课

高校一段时间内,因疫情形势变化采取线上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

这些由疫情爆发带来的高校教育特殊现象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多。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启动并充分运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机制,能够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介入,帮助引导学生调整心理健康状态,增强心理复原能力。

)生物学因素

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可能与某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的异常有关。这些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异常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不稳定。

)社会心理因素

人格特质:小Z的双胞胎哥哥自理能力强、有主见,这种对比可能使小Z产生自卑或竞争压力,进而引发情绪问题。

社会支持:在小Z病情恶化时,虽然学院和家长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但长期的社会支持不足可能也是其病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Z产生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环境、生物学和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面对高校如此复杂的学生心理健康情况,需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2)如何做到出现心理危机正确及时应对?(3)做什么工作能够减少多发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解决思路与举措

(一)重视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培养,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

在小Z的危机事件中,2020年初心理委员就已经注意到小Z的特殊表现,上报给辅导员,进而排查出小Z的心理问题。可见重视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培养,能够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

每个班级的心理委员、宿舍长就是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站开展工作的基石和重要抓手。他们负责日常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及时发现和反馈同学的心理动态。他们作为高校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和基础一环,既可以发挥学生与高校心理中心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又可以将朋辈互助作为学校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的有益补充,对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具有极强的实效价值与功能意义。

心理健康中心和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站在每学年初都会面向全校新上岗的心理委员、宿舍长进行专题系统培训,培训课程包含但不限于心理委员的职责、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职能、心理咨询预约、朋辈心理辅导技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以及大学生团体辅导等内容。

培训图片5.jpg    (二)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站建立心理危机应对机制,实现心理危机及时有效应对

在小Z危机事件的应对中,学院心理危机应对机制起到了很大作用。首先是心理委员的危机早发现;其次是学院层面辅导员与学生及学生家长及时沟通情况,严重时要求家长及时到场;再次是学院帮助学生申请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援助,后续跟进学生在心理健康中心的咨询情况;然后是宿舍长、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在危机时的陪伴守护,保证学生安全;最后是危机现场通知保卫处、110、心理健康中心,征求家长同意后,由心理健康中心联系合作医院送医。

(三)巧用院校心理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重视心理健康讲座,日常工作细致入微。每学期初,我院邀请心理教师和心理辅导员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讲座。辅导员和心委在班级开展心理主题班会两年共计335班次,每年全院541间宿舍完成心理知识科普周活动,实现心理知识普及率100%。

心理活动丰富多彩,团体辅导疗愈身心。团体辅导作为学院的品牌项目,由我院众众团辅心理社组织开展。我院培养了一批优秀团辅教练,组织各类团辅活动50余次,例如:新生素拓、班会素拓、承办学校心理委员素拓等。我院还举办观影活动、心理剧剧本大赛、心理剧大赛、读书分享会等线下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3.jpg

四、实施成效

Z的心理危机事件在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机制的巧妙运行下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又得益于家校院联合和时常沟通,小Z发病时能够实现家长在场并及时转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诊断期间学院依旧保持每周与学生及家长联系,询问学生治疗进展,为学生带去学校的最新资讯,鼓励学生以积极的视角看待生活和学习。

经过一系列心理辅导讲座和活动的举办,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之前重点关注的心理问题学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心理问题的发病率降低。

五、经验启示

Z的故事,是每一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缩影。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为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个心灵都能够在阳光下自由翱翔。

(一)多层级多渠道的心理危机排查

通过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健康中心等多层级多渠道的排查,确保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干预,一经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立刻联系家长,保障家长的知情权。

(二)特殊学生群体的重点关注

对于既往病史和心理问题休学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心理危机应对机制的完善

建立更加完善的心理危机应对机制,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干预。

(四)心理的持续关爱与支持

对于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持续的心理关爱与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片由河北工业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心理实习生1(实习)、高雅楠]
本案例以“小Z心理危机事件”为具体实例,展示了高校如何构建和完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使得心理危机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