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中伴学
学业榜样|丁一宸:做飞向田野的漆园蝶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融媒体中心2025-04-09
丁一宸带着一颗创造善治良策的心,一双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双手,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用一个个躬身,造就更多可能。

当别人说学科情怀不过庄周一梦

她却倾心于梦中的那只漆园蝶

于崭新的理论启程

向广阔的田野出发

从“理转文”的从头开始

到收获推免面试优营率100%

最终保研至南京大学

她追求自我实现的超越

探索学以致用的真谛

她是丁一宸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1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

进入南京师范大学,丁一宸第一次接触行政管理学科,试图找到关于“公共管理究竟学习什么?”的答案。不乏有声音说学科情怀不过庄周一梦,可她却无比喜欢庄周梦中所化的漆园蝶。从理论书本的“梦中”到实践沃土的“梦外”,丁一宸破茧化蝶,开启了自我探索。

破茧:明灯指引,蝶梦初成

寻找答案的过程总是迷茫的。初入学,丁一宸通过选拔,加入了国旗班。数百个天光未亮的清晨,大脑尚未完全清醒,双腿却已酸痛、发抖,高压训练后,第一次圆满完成升旗任务后,她找到了成功的第一个答案——坚持。


微信图片_20250408080133.png

图1 丁一宸参与国旗班训练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提供


在专业课上,她也曾抓耳挠腮。一周的课上下来,不知听了多少遍“相信这部分大家高中都学过”,她只好一一记下,到课后查资料自学。因为大学文科数学涵盖高中知识,她翻出了高中时的笔记本,看到扉页写着一句“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沉下心来,在书中,她触动于马克斯·韦伯“以学术为志业”的精神,感受着人与社会互动规律的微妙,也第一次在课后作业收到了优秀的评价。她找到了成功的第二个答案——耐心。


微信图片_20250408170136.png

图2 丁一宸的作业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提供


入梦:明德为公,达于善治

一步步找答案,也让丁一宸尝到了一些成长与收获的甜蜜。学业和综测成绩的正向反馈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动力。走进学科,走向理论前沿,她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自己的“入梦”之旅。在新文科交叉的指引下,丁一宸和团队伙伴一起申请并成功入选校英才计划(A类)。

但她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在英才计划选拔阶段,申请初期,团队成员需要相互磨合,才能顺利完成接下来的一系列工作。

此外,由于申请时的规划都是理想化的,整个项目设定了很多预期成果,而英才计划项目的考核形式也是以成果汇报为主要部分,所以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某些比赛并没有拿到预期成果或者科研项目没有拿到预期的立项级别。那时,她便容易焦虑、自我怀疑,但真正耐下心来反思之后,发现所有的成果都立足于扎实、有深度的研究。当她不再把目光局限于最终成果,而是关注过程的深度,反而有了更好的项目成果。

另一方面,她所负责项目的主要培养方案是新文科交叉,实际操作中学科如何交叉运用,对仍是学生的她来说还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它并不是单纯的两个专业的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是需要对两个专业都有了深入的认识,才能够保证在实际分析问题过程中,对交叉的视角有正确的方向把握,从而获取对问题更全面的认识。

但这并未使她气馁,而是一步一步,有迹可循的安排着,在不断试错的路上稳步地前行着,最终,她做到了。

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围绕“数字政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议题,她从城市走到乡村,二十余个县级市,上百位受访者,十万余字逐字稿。在辗转足迹中,她看过村书记谈起工作经历时泛红的眼眶,听过机构负责人谈起异地养老的声声叹息;她在特色农产品展示柜前看到过村民自豪的笑容,也在异地老人百岁生日照中品悟安享晚年的喜悦。她“明德为公,达于善治”的“蝴蝶梦”也愈发生动。


化蝶:破茧逐梦,躬身圆梦

在试错与尝试中,丁一宸从当初那个不善言辞、毫无自信的“小透明”,到后来兼任班级班委、院心站主席、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多次站上答辩的舞台。

从心站普通干事到主席团成员,学院的心理工作和心站的建设占据了她前三年学生工作的大部分时光。打造品牌项目,多年来定期开展艺术减压工作坊、心理小课堂等院心站品牌活动;持续守正创新,打磨原创脚本,从“心理剧本杀”到真人版“心理大富翁”,不断将活动做出新意。她始终坚持将趣味性融入心理工作,将知识普及融入日常生活。通过努力,她个人获得“优秀心站工作干部”,在多个心理类竞赛中斩获佳绩,不断提升工作的专业性,也积极投身集体建设,带领心站获得“优秀心站”“525活力分站”。


微信图片_20250408170259.jpg

图4 丁一宸参与心理气象站活动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提供

微信图片_20250408170302.jpg

图5 丁一宸以主持人身份参与学校活动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提供


当初不喜“冒尖出头”的她,多次作为第一主持人参与科研竞赛,在实践探索中深入思考,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3项,校级20余项。她与团队成员将调研成果转化成资政报告,并收到了来自调研地的多封回函,所撰写的模拟政协提案也被评选为“江苏省优秀提案”。

丁一宸提到,一路上令她最难忘的是团队做社会保障案例分析大赛时,原定调研地为南通,但实际开展之后,团队成员发现从调研地所获取的信息并不如设想的那样令人满意,于是当天又联系了苏州的调研地,第二天赶到苏州进行调研。苏州的调研对象是一个养老机构,在那里,她们了解到了异地养老以及机构试点的详细信息,以帮助她们对区域协同背景下的异地养老形成全面的认识。走访过程中,机构的负责人能够清晰记得每一位老人的经历、病史、喜好等等,有位老人还为她们展示了他擅长的戏剧。机构负责人对老人们的倾心相待,老人们切实的幸福,刻印下难以忘怀的温度。项目最终也获得了社会保障案例分析大赛特等奖。


微信图片_20250408170340.jpg

图6-9 丁一宸所获奖项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提供


当初因为面试紧张无措的她,在夏令营阶段以综测专业第一的成绩参加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五所高校的面试,并收获了面试通过率100%的佳绩,最终选择推免至南京大学。漆园蝶的故事虽美,但丁一宸知道,从梦中来,是为了到梦外去,带着梦里一双敏锐感知社会的眼睛,一颗创造善治良策的心,一双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双手,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用一个个躬身,造就更多蝴蝶梦的可能。未来,她也将继续把所学回馈于祖国,回馈于社会,始终做心怀国之大者的公管学子。


微信图片_20250408170444.jpg

图10 丁一宸本人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提供


以身外身 做漆园梦

今后 丁一宸将继续逐浪远航

俯身深潜学术之洋

抬首播撒希望之种

图片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


成长故事学业榜样
[通讯员:方乙珊 金潇潇 王玉洁]
[指导教师:朱志义 杨蕙宁]
[责任编辑:石悦]
丁一宸带着一颗创造善治良策的心,一双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双手,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用一个个躬身,造就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