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紫怡
安徽师范大学 2024实习生 代紫怡2024-12-17
那段炙热的时光已经翩然而去,但仍有不可磨灭的青春印记停在心间,本文将从心出发,回望暑期在中国大学生在线实习的美好时光。

中大在线实习|小代“北漂”记

代紫怡

从寒冬回望盛夏,依然是止不住回味。

我阴差阳错地踏上北上的列车,度过了一段相当梦幻的时光。77日,完成考试后奔驰入京。碰巧是个雨天,该说不说,雨天更让人感到兴奋了,轰隆的水声砸在车厢上,天与地碰撞,好像鸣动的鼓点,敲出入京者的忐忑——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好这份工作,带着六份喜悦,三分忐忑,还有一分激动,动车缓缓到站,小代“北漂记”即刻开篇!


图片 1

实习第一天的工位 (安徽师范大学 代紫怡 提供)

作为大学生在线发展部的实习生,基础工作在于稿件审理。过去只是帮助学弟学妹们投递稿件,现在正式升级,由“台前”转到“幕后”,能细致地跟进一篇稿件的多重审核机制,这对于未来继续承担校园通讯社的工作颇有益处——逐步了解中大在线网站稿件审核的“三审三校”制度,让我看到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不仅将社、校、站融合起来,更紧跟时代步伐,应用起机器与人工审核的双重机制,这能有效规避各类稿件在内容上的错误。另外,集中接触不同栏目的稿件也令人颇有收获,别致的文章,新颖的视频常教人叹一声“哇塞,原来稿件还可以这样写”,可学可鉴的内容竟然这样多。或许,日复一日的稿件审理有些枯燥,时不时出现一些小问题,但看到“实习编辑”几个字便觉得满意自足。

在审稿之外,也有随机掉落的新课题——在组会上“头脑风暴”,聆听老师们的创意想法,一起讨论“国家网络安全周”“中大在线校园行”等小中特色活动,电光火石间,实习生朋友们也提出可行有趣的方案,获益良多。有发散创新型的工作,也有稍稍超标的工作——例如活动海报的制作,当理论落于实践,猛地发现从前理解的海报制作不过是“一二”,“三四”还在后头远着呢,暗暗决心日后的学习中必然要打好基础,紧跟实践的步调。此外,也不乏有材料整理、宣传片拍摄等小任务,锻炼着实习生们之间的团结协作与沟通能力。如此来说,这一月的实习之旅好像特训营了,方方面面都被提点一番。


图片 2

参与实习生主题汇报 (安徽师范大学 代紫怡 提供)

作为初入职场的“菜鸟”,大多时候处于“懵懂”状态,理不清工作的标准,也把握不好生活的尺度,所幸小中的老师们温柔亲切,无微不至。犹记得那日“暴雨”,上班前老师们叮嘱“慢些来”,下班时老师们也贴心地为大家拿上几把雨伞,这伞遮蔽的好像不是北京的风雨,而是降落在这座城里的异乡人的无措了。

下班以后,在闲暇中细细去看这座城——通勤的地铁上人们像海草,拥挤着,也踉踉跄跄的,随着轨道波转起起伏伏,大家都在悄悄扎根,有天终于探出海面;某天晚上在住所附近的商场闲逛,大约十五分钟步程。这路上,一只小狗很欢快,摇摇摆摆的,很快一对爷爷奶奶带着孙子跟上去,自自在在的,令人悠然神往;北京人也很热情,有次在小区里找不到快递柜,便去问了水果店的老板,附近的几个顾客竟也围过来为我“指点迷津”;周末时出游迷了方向也大抵如此,不必担心,总有热心人为你指路。


图片 3

大学生在线发展部合影 (安徽师范大学 代紫怡 提供)

生活的班车,一程又一程。七月的故事结束了,八月的序幕却将要掀开,新一批实习生即将入驻。聚聚散散,时机一到,便像一把蒲公英,飘向全国各地了。而这些种子将继续在全国通讯站内扎根,开出盏盏明灯,“点亮青春,成长相伴”!


[责任编辑:许孟楠]
那段炙热的时光已经翩然而去,但仍有不可磨灭的青春印记停在心间,本文将从心出发,回望暑期在中国大学生在线实习的美好时光。
大家都在看
齐齐哈尔大学 2024实习生2024-12-27
安徽师范大学 2024实习生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