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2017年,国家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基”。长沙学院音乐学院2018年成立通道筑梦社会实践团,5年来,团队担使命、践初心,足迹遍及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9个乡镇、14个村寨,与坪坦乡、双江镇共6个村落共建实践教育基地,不断探索村校共育的新路径。项目团队于当地开展民族音乐公益支教、走访困境儿童、寻访非遗文化、文艺帮扶等实践活动,着力打造音乐文化支边实践育人品牌项目。近年来在中国青年网、中国网、光明网、中国教育在线、新湖南、红网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60余次,项目所获团中央、湖南省教育厅等表彰10余次。
二、案例分析
(一)紧扣主题,实践目标明确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结合乡村特点,突出专业特色,围绕弘扬非遗文化,深入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多个村落,通过持续收集、整理侗族民歌、支持举办民歌演艺项目、开设公益课堂、共建村校与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文艺帮扶等工作,以期推动侗族民歌的传承和运营,并反哺高校艺术实践教学。
(二)久久为功,实践基础扎实
项目团队成员均为音乐学、舞蹈学专业的师生,专业能力优良,并通过志愿服务相关活动积累丰富经验,活动成果较为显著。自2018年以来,团队已先后深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9个乡镇,14个村寨,进行文化寻访活动,开展民族音乐课堂达10000课时,自编自创侗族民族童谣教材一套,并在当地中小学得以推广。项目团队曾获2021年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摄影团队、2021年湖南省芙蓉学子社会实践奖、2022年湖南省第五届“雷锋杯”志愿服务大赛金奖、2018年湖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三)依托优势,实践内容丰富
项目团队积极依托音乐学院专业优势,在形式上求实创新,积极发挥以学生艺术特长为主志愿服务活动的作用。持续深入怀化通道县山区,做好侗族民歌整理、新歌编排、教材编写和课题调研等工作,并通过加强与通道文旅部门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加强青年学生志愿者们对侗族非遗文化、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另一方面能关爱和帮助当地儿童艺术教育的短板,助力提高侗族非遗文化教育传承,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及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三、工作举措及实践成效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项目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挖掘实践育人主题、对象、载体、内容等育人要素,创新协同培养体系,优化实践育人模式。
(一)从数字化保护到创新性传承:做“非遗文化”的深耕者。一是“脚踩泥土”,创编侗族音乐数字资料库。项目团队先后造访侗族琵琶歌、牛腿琴歌、喉路歌、侗族大歌、侗款、侗戏等23位非遗传承人,通过聆听民间艺人的演唱,成员们进行一系列的音视频采集、曲谱搜集整理等数字化保护工作,采风收集942段音视频,收录83篇曲谱,建立起全方位的侗族音乐数字化保护库;二是“耳听‘侗’音”,研发侗族民族音乐童谣教材。团队深入调研,选择契合的歌曲素材,利用专业特长进行听音识谱,手绘实践教学场景作为教材配图,通过扫描教材中的二维码获得音视频,实现跨时空教学,进行一系列侗族童谣教材创编工作,助推非遗文化传承方式创新。
(二)从公益课堂到合唱团:做“希望田野”的守望者。一是童声“侗”听,开展民族音乐公益课堂。在当地官方支持下,项目团队持续为中小学提供民族音乐公益课堂服务。同时,团队构建数字化“乡村音乐课堂”模式,运用“线上+线下”教学形式普及侗族民歌的知识与演唱技巧,教小朋友识别乐谱、学唱侗歌,通过公益课堂教学,公益传承受益人数持续上升,截至目前已达到8000余人次。二、动听童声,设立侗族音乐儿童合唱团。在侗族民歌公益支教的基础上,项目团队对当地孩子,经过较为系统的音乐知识学习、声音训练与合唱排演,打造一支演唱风格浓郁、团队音色协和,具有一定表现力的侗族童声合唱团。合唱团取名为“童声‘侗’听”,现有成员177人,通过排练与演出,逐步在传承侗族民歌时的各类演出中崭露头角。
(三)从以文促旅到以旅彰文:做“文化振兴”的践行者。一是参与节目指导,共建文化品牌。结合专业特色,集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局、“皇都”农民艺术团和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剧院、丹霞旅游文化公司四方通力协助,一起承担节目编排工作,打造实景演出品牌。二是赋予时代内涵,设计文旅线路。挖掘红色资源,结合民族特色,寻访红色足迹,通过踩点、访谈、实地讲解,规划与设计通道红色之旅线路。
(四)从协同育人到育人实践,做“青春成长”的引领者。一是整合村校育人资源,拓伸实践育人空间。强化村校共建,资源横向、纵向协同,目前与当地6个村寨建立共建基地,实现实践育人的空间拓伸;二是挖掘实践育人要素,夯实协同育人实效。依托国家一流专业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学思践悟,立项了项目团队实践成果为延伸的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其中省级2个、校级5个。项目实施以来,参与项目志愿者3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2000个小时,项目团队个人获奖100余人次;三是涌现社会实践典型,传承志愿服务精神。近年来涌现出了粟玉、周洋2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成员刘璟琨立足项目研学平台,创业注册了“艺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成员宁李沛多次被评为“创新创业之星”、成员邹灵芝毕业选择“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远赴西藏,续写志愿服务精神。在疫情期间涌现出了蒋伍龙、赵姝凡等10余名项目志愿者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在家开展抗疫志愿活动,抗洪防疫、访贫助困等活动累计300余小时。
四、工作启示与思考
(一)实践内容方面:构建“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的“双实践”融合模式,科学设置实践内容
构建“双实践”融合模式,打通音乐课堂教学与音乐实践教学的瓶颈,实现将“阳春白雪”走出音乐厅和大学课堂,向田间地头、雅俗共赏的转化。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方式、对接市场需求、对接传统文化,推动实践育人从课堂教学为主转化为思政、调研、课堂和实地教学并重的转变,实践育人实现了从阶段性育人向全程育人,单向管理育人向双向沟通育人的转变,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活动并行发展,并有机融合起来,将思想教育与学生自身专业特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尝试性地开拓独具特色的“双实践”教育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实践主体方面:探索“传承性+特色性”的大学生实践组织模式,搭建大学生实践能量营
按照传承性社团模式,项目团队形成共性文化,如拥有传承不变的团队名称、有规范的内部运行机制、固定不变的实践服务对象以及稳定长效的实践教育基地。实践过程中,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群体,锻造品格与能力,形成特色性培养,涌现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组织氛围,成为社会实践的“能量储备营”,形成可以具有传承性、推广性强的组织模式。
(三)实践介体方面:探索“大实践”教育体系,创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化育人氛围
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大实践”教育体系,实施全面考核机制,把是否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全员参与浓厚氛围。同时,运作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体系,建立导师制、学分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专业指导,激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都有意愿、有可能、有渠道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