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涯就业  |  前沿消息
市场机构助力稳就业促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务微信公众号 2023-06-26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市场化就业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帮助劳动者求职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市场化就业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帮助劳动者求职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图片

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李强总理多次作出明确要求。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就业总量压力加大。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持续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为毕业生提供大规模求职招聘、专业化就业指导、全方位政策咨询等服务,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


中智集团:

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全链条服务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依托招聘、培训、管理咨询、人事管理、外包、派遣等全产业链优势,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流程一站式就业服务。


全力加强公益性校园招聘。深化与高校联动,与近百所高校合作开展专属校园招聘。举办“智领青年”央企网络招聘直播等52场专项就业活动、227场网络招聘会。与抖音合作开展两季《开场白》系列就业季特别直播,直播浏览量超过1.4亿人次。协同北京、上海、湖北、黑龙江等地举办一系列公益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万个。


创新开办中智“西藏班”。联合一汽、东风、中铝等央企,实施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项目,创新开设“西藏班”,实行“订单式”培养。该项目改变以往“先培训、后就业”的传统就业服务,为西藏毕业生先行落实初步就业岗位,再提供“职前培训-适岗实习-定向就业”的全新服务。目前,近百名西藏毕业生已经通过272学时通识课程、480学时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并均已在各央企见习就业。


用心用情开展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依托“中智招聘”平台,为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集中发布援助岗位信息,开展送岗位、送政策系列活动,精准提供就业援助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就业、成功就业。


智联招聘:

数据赋能精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智联招聘)充分发挥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以覆盖高校毕业生整个职业生涯为出发点,推出职业测评(我是谁)、招聘(我能干什么)、教育培训(我如何进步)系列产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精准服务。


数据、技术驱动提升人岗匹配效率和精度。智联招聘深度应用5G、AI、大数据等技术,以平台海量的用户画像数据、行为数据为基础,构建数据标签体系,实现简历、岗位智能筛选,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双向精准推送。创新直播招聘,推动求职招聘“可视化”,让人岗匹配度更高。


严选“靠谱企业榜单”保障招聘信息真实有效。通过严格的企业筛选和信息审核机制,推出“中国最佳雇主榜”“500强榜”“专精特新榜”“独角兽榜”等9大榜单,分门别类向高校毕业生推荐靠谱职位。


发起“offer守护计划”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针对网络求职诈骗行为特点和典型案例开展公益宣传,普及遭遇求职诈骗后的自救手段,呼吁使用正规的招聘平台与渠道进行求职,提高大学生识诈、反诈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创新开展“我在家乡挺好的”系列城市招聘活动。2022年以来,智联招聘通过搭建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等多方联动的网络招聘平台,陆续在湖北、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山东、湖南、广西等9省份18个城市开展活动,助力毕业生找到家乡真职位、好企业。


上海外服:

职场导师提升高校毕业生求职能力

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赋能青年人求职与职场发展,运用数字技术推出求职导师IP“凌佳佳”,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打造新媒体平台系列主题短视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凌佳佳招聘日日播》《凌佳佳求职小妙招》《凌佳佳带你探名企》《职场专家凌佳佳》,打通短视频平台与数字化一站式求职交互平台,让青年人实现“边刷视频、边学知识、边投简历”的求职体验。目前已累计发布四大系列短视频1512条、招聘岗位7482个,播放量超5000万次,赋能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与职场发展。


精准对接头部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求职者。举办上海国资国企校招直播、企业云招聘、名企校招直播月等多场直播带岗活动,15590位青年求职者通过直播间进入了上海外服人才库及后续的招聘推荐流程。


职业生涯规划助力高校毕业生高效求职。组织头部企业业务负责人、人力资源管理者、青年职场菁英,全方位、多层次展示行业知识、企业模式、主要产品、领先技术、品牌故事,详细讲解求职核心素质要求、面试流程及要点、职业上升通道、薪资福利等,并为毕业生提供面试辅导、职业规划,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职场、提升能力。


图片

二、拓宽灵活就业供需匹配渠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为促进新就业形态规范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成为吸纳就业、提高劳动参与率、增加劳动者收入的重要渠道。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适应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需要,创新应用数字技术,为企业共享用工和劳动者兼职、灵活就业提供优质服务,进行了积极探索。


青团社:

数字技术保障零工就业发展

杭州弧途科技有限公司以数字技术打造青团社兼职等服务平台,帮助劳动者收入有保证、权益有保障、企业有效率。


数据采集提升人岗匹配效率。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形成庞大数据库。企业可通过定制化招聘标签,快速圈选人才。求职者可通过“兼职榜单”直观比较岗位优劣,通过“地图找工作”,根据远近挑岗位。


电子签约保障劳动者权益。支持企业在线灵活配置合同模板,线上签约,节约企业人力成本。灵活就业者在工作前即可收到电子合同推送,通过小程序签约,操作便捷。


数字化办证实现实时可查。专员跟进灵活就业人员健康证等各类证件办理,办理后线上上传证书。求职者可同步证书信息,企业则可通过接口验真,方便求职就业和招聘用工。


绑定用工场景降低保险操作成本。联合蚂蚁集团推出“灵工保”,通过不同用工场景推荐相应产品并实现线上投保,在兼职上班打卡时自动为劳动者购买保险,出险后可在线申请理赔,理赔状态实时可查。


薪资秒结最大程度保障灵活就业者利益。劳动者兼职打卡下班后,系统会实时计算出当日工资自动发放到账,并帮助求职者进行个税代缴,有效提高了员工满意度。


履历沉淀帮助劳动者职场发展。灵活就业者所有工作信息都会被真实记录,数据客观公正,可以有效帮助灵活就业者积累工作经验,让优秀员工更具竞争力,获得更高薪资。


盖雅工场:

云服务助力劳动者灵活就业

苏州盖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云服务技术打造盖雅工场,通过劳动力管理和灵活用工云平台,助力劳动者灵活就业数字化转型。


全流程实现零工岗位线上对接。盖雅工场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零工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区域内企业按照任务发单并标注岗位技能需求,零工自主匹配抢单,线上一站式完成到岗签到、实时结算、工作评价等流程。


“四流合一”保障零工劳动者权益。平台支持同一企业各分支机构的零工人员数据即时透明,规则统一,减少不当人为干预,保证安全合规。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政策,可受委托代征完税,实现灵活用工的合同流、票据流、资金流和业务流“四流合一”过程管理。目前平台已匹配300多家用工企业和4万多名零工劳动者。


科技助力劳动力智能排班。专注解决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需要多少人”“实际多少人”“干得怎么样”“怎样找到人”等核心问题,利用科技手段预测劳动力需求并排班,优化调度劳动力安排并补充灵活劳动力,管理多样化劳动力队伍的出勤与时间,帮助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者的就业环境和工作体验。


图片

三、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多次指出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要增强农民工务工技能,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支持和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深化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东西部协作,支持广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市场化手段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增收,做出了有益探索。


海峡人才:

做深做实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聚焦乡村振兴,依托中国海峡人才网、海峡人才报、线上线下招聘会、微信服务平台、直播带岗等五位一体的招聘求职服务平台,做深做实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


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在泉州建设规范的公益性零工市场,开发“海峡社聘”小程序,构建以市级零工市场、镇(街道)党建邻里中心为基点,向外辐射3公里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


积极开展省际劳务协作。在云南、贵州、宁夏等劳务输出地建设46个劳务工作站,与宁夏共同打造“海峡闽宁劳务”品牌,2022年组织省重点企业赴省外开展劳务对接活动近50场,提供岗位2.3万个。


创新培育高素质乡村人才。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青年和产业扶贫带头人等对象,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13期,累计培训农民1000余人,培育了一批联农带农紧密的创业创新群体。对农村就业困难群体,开展21种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专项技能培训和乡村创业青年经营能力培训,培训学员5145人次。


主动作为送服务下乡。结合各地特色产业和帮扶需要,引进乡村急需紧缺人才,提供精准招聘、服务外包、劳务对接等多样化人力资源服务。挖掘当地农民就业潜力,入乡进村开展就业意向登记,定向对接企业并进行线上岗前培训,帮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山东大焊:

技能培训让农民工就好业

山东大焊服务外包有限公司以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为导向,专注焊接细分领域,打造“山东大焊”品牌,提供焊工培训+制造业技工外包服务。


免费培训打造焊工人才队伍。开办焊培中心,开发焊接培训课程体系,免费向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初级技能提升、定向安置、就业保障一站式服务,年度线下免费培养焊工3000人以上,合格焊工安置率90%以上,助力农村劳动力由普工向技工转化。


“引企入教”实现技能岗位精准直达。联合用人单位实行订单式就业培训,探索8-10人的“小快灵”培训模式,开展小批量多批次订单班,年度输送近2000人。学员通过15天的集中培训,基本可达到企业用工标准,即培即送,保证企业人员需求的持续供给,无缝衔接培训到就业的全过程。


深入开展脱贫地区培训帮扶。与十余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合作,在当地设立培训基地,引进市场主流焊机、打磨机等设备,累计培训1.2万余人,输送焊工600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8-15万元,真正实现“培养一个焊工,致富一个家庭”的目标。


金沙人才:

用情用心帮扶残疾人体面就业

四川金沙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围绕残疾人就业创业,打造易企心平台,提供适岗开发、职业测评、远程就业等就业服务。


大力开发适合残疾人的新型就业岗位。以“人才数字化管理+共享用工”的运营模式,连接政府、企业、残疾人三方,联合各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发多种互联网新型普适性岗位,在成都、重庆、德阳等地设立就业服务网络基地,累计服务残障人士7000人次,覆盖全国22个省区市。


开办“吾声技校”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与成都市残联等共同打造残疾人新媒体精英工作室“吾声技校”,通过“线下+线上”的培训模式,开展新媒体运营、视频拍摄剪辑、文案撰写、电商技能提升等培训。截至目前已服务4000多人次,推荐1000多人次,成功实现残疾人就业300多人,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


主动承办残疾大学生就业招聘活动。在政府举办的大学生招聘活动中积极承办残疾大学生专场,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就业咨询、职业测评、岗位推荐等一对一服务,把有需求的残疾大学生精准输送到企业。


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发展。公司会计、设计、招聘、社保专员等多个岗位均由残疾员工担任,共安置和派遣残疾员工超过200人。加强关心关爱,帮助残疾员工实现从基础员工到管理岗位的晋升,获得与健全人同等成长机会和选择权利。


图片

四、支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用工



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服务实体经济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重要职责,制造业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占全行业服务总量的近40%。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积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不断强化制造业人力资源支持。


红海集团:

共享模式保障制造业用工

广州红海人力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创新打造“共享用工”模式。


自主研发制造业用工“临任平台”。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红海临任平台,平台内可实现制造业企业自主发布工作任务,劳动者自助接单和结算,显著缩短招聘求职周期,实现企业工作任务灵活化、员工选择任务自主化。


深挖产业链共享用工需求。依托规模化优势,深挖用户企业所在产业链需求,摸清各个行业用工旺淡季交替规律,建立企业供需信息库和共享员工信息库,及时发现企业用工紧张或劳动力闲置现象,帮助企业制定共享方案、提供专业咨询。


标准化培训帮助共享员工快速适应新岗位。梳理研究共享用工岗位的工作内容,理出工作步骤和培训方式,开展标准化培训,降低相关人员提升技能知识的障碍,帮助劳动者在短期内迅速适应新的岗位。


开展跨区域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员工共享服务。联合社群运营管理,利用不同企业存在的用工时差,将共享人员进行错峰调配,增强就业“蓄水池”功能,有效解决制造业企业季节性、阶段性、临时性用工难题,形成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和保障零工就业收入的“双赢”局面。


重点人力集团:

全力保障重点产业链人力资源供给

重庆市重点产业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聚焦重点产业链用工和劳动者就业需求,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效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重点产业人力资源供给能力。围绕重庆市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建成“市场常态保障、蓄水池旺季应急、预备制节点兜底”三条保障线,具备5万人/年的市场化招工能力,协助产业重点企业年均招工近40万人,累计服务重点产业企业用工341.2万人。


建设产业链人力资源数字化“图谱”。以33条重点产业链为纽带,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为重点产业人力资源建立“一人一档”的电子档案,实现重庆市内外近30万重点人力资源入库,全面掌握全市数字技术相关人才及相关企业分布情况。


创新打造生活性服务业品牌。积极转化技能大赛成果,打造“渝家人”康养家政服务品牌、“渝丽人”美容美发等服务品牌。建设康养高技能人才基地暨老年养护中心,助力破解老龄化难题。


加大研发投入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人社西部(重庆)数据实验室,深入挖掘重点产业用工需求。打造“一站式”服务的数字化招聘平台,接入科技咨询、金融支持、生活服务等69项实时服务和智能化地图导航,助力建设“智慧人社大脑”。


[责任编辑:石悦]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市场化就业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帮助劳动者求职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