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进各学科的融合发展和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培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促进高校相关专业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将在贵州、四川、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等地召开“融合创新、AI赋能课程教材建设”系列交流会。其中成都交流会定于2025年4月26日召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成都理工大学共同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川省教学服务中心承办。
大会报告:
报告题目:AI时代教学变革和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黄廷祝,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202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以第一、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以第一、第二完成人分别获四川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课程分别入选国家精品课程、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首批国家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和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主持的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评为优秀项目;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大学教学》发表系列论文。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驱动高校多维变革与生态重构之成理行动
曾国强,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二级教授,天府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核技术及核仪器装备研究。承担86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420专项等项目2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2项。担任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能源动力与核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报告题目: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学习—从计算思维到智能思维
吴文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中英文专著两部,担任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总体组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专家,国家人工智能标准总体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群体智能、大规模在线教育、AI for Science等。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王康,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分社分社长,副编审,教育部慕课西部行工作委员会慕课教学西部行工作组副秘书长,中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兼职指导教师,河北省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参与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教育部新兴领域教材研究与实践、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数字教材研究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主要负责教育部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教育部计算机领域“101计划”、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建设项目的教材出版工作。教育部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出版负责人,参编教材1本,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策划和责编的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数学分会场报告
AI时代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的思考
报告人:韩中庚 信息工程大学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数学课程建设改革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李玲娜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师生机”三元协同理念的AI课程建设与实践
报告人:赵磊娜 重庆交通大学
AI时代数学基础课程赋能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报告人:冯俊 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