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学子三下乡:专访狍角帽非遗传承人,体悟鄂伦春民族非遗文化
原创 东北林业大学 范凯涵 韩明轩2024-09-13
字号:AAA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的“‘狍角帽’非遗传承·文化兴边”实践队深入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体悟民族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随着2023年冬哈尔滨的爆火出圈,鄂伦春族人民被请到了哈尔滨宣传鄂伦春文化,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真正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来自内蒙古的鄂伦春族小伙,将狍角帽送给了一名小女孩。当这首《鄂伦春小唱》被小女孩在中央大街唱起,许多人都为之动容,对鄂伦春这个勇敢的民族及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终,这顶珍贵的狍角帽被鄂伦春族小伙和小女孩送到了东北林业大学的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珍藏。团队成员在亲眼看见这顶颇具民族特色的精美帽子之后,决定前往鄂伦春族所在地,更加深入地了解与“狍角帽”相关的民族非遗文化……

基于此,2024年8月24日,由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组成的“‘狍角帽’非遗传承·文化兴边”实践团队前往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在工作室,进一步体悟鄂伦春族非遗文化。

两位非遗传承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狍角帽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玲芝老师;鄂伦春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吴曲珍老师。

图为吴玲芝老师(左)与吴曲珍老师(右)。靳尚昆 供图

    一、种类丰富,别具匠心

来到工作室一楼,吴老师的徒弟向团队成员展示介绍了狍皮制作的种类。在寒冷的冬天,游猎于大兴安岭深处的鄂伦春族人民以兽皮为原料,制作出狍角帽、狍皮手套和狍皮靴,用于防寒和保暖。“这三样物品是狍皮非遗文化传承过程中最珍贵和最难复刻的,现在也只是进行留存与传承,不再售卖”,吴老师徒弟如是说。

狍角帽是由狍子头颅上的毛、角、鼻子和口制成的,每顶狍角帽的传神之处在于眼睛,眼睛周边的睫毛都源自狍子自身原有的睫毛,存神其中的背后,是久久为功的稔熟手艺。

狍皮手套的设计也非常实用,前端是用于保暖的普通手套形状,中间设计了可以伸出五指的开口,使鄂伦春人能够在打猎时及时地把握猎枪,是集保暖与迅捷为一体的设计巧思,吴玲芝老师笑称道“鄂伦春人全都叫它‘拳击手套’”。

而狍皮靴的缝制,采用了狍子腿部真皮的筋线。狍筋是由狍子身上里脊肉处的膜剃下来的,由此缝制的靴子十分结实,在冰天雪地的情况下渗不进去雪,也不容易开线,是鄂伦春族人民打猎时的好帮手。

除此之外,狍皮还能制成斜挎包、烟包、大衣等,每一件成品都经过了吴老师的精心设计,不同的颜色、花纹、款式,每一件成品都独一无二。为此,吴玲芝老师还专门学习了另一门非遗文化:鄂伦春剪纸的制作,以设计出更加传统而又美观的鄂伦春族纹样。

“现在的年轻人也是特别喜欢独特,就要那一个,每一件制作的东西颜色或形状都是不同的,经常刚做完就被拿走了,也是抢手货。”吴玲芝老师笑称。

图为吴老师的徒弟向团队成员展示狍角帽。靳尚昆 供图

图为吴老师的徒弟向团队成员展示狍皮靴。靳尚昆 供图

    二、技艺高超,精益求精

之后,吴老师的徒弟带着团队成员们仔细观察了狍皮制品。

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一件狍皮大衣的制作,梳皮加纺织的全过程需要两个半到三个月,周期很长。因为从狍子身上剥下来晒干之后的狍皮都是十分坚硬的,而作为原料缝制的狍皮,需要具有柔韧度。所以在纺织之前,还要进行“梳皮”这一环节,即将狍皮的筋膜一层一层刮掉,使其柔软。

图为两位老师认真制作狍皮衣。靳尚昆 供图

这是一个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的环节,即使是吴老师这样“梳皮的老手”,从早上五点多钟干到晚上七八点钟,一天也只能梳11张皮子。虽然耗费心神,但是吴老师仍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因此,出自吴老师手艺的制品,可谓精雕细琢、历久弥新。这其中,融入的是非遗传承人的心血,肩负的是她们文化传承的重任,这种担当精神和恒心毅力堪当新时代青年的表率楷模。

    三、原料受限,非遗困境

(一)原材料稀缺

自国家1996年禁猎以来,狍皮原材料稀缺,国家政策规定不能人工饲养狍子,因此老师们制作物品只能使用过去已经保存下来的狍皮原料。然而,现在狍皮张数少,面积也小,一件狍皮大衣需要12张制成。以前狍子多的时候,一件狍皮大衣需要7-8张狍皮即可。现在拥有的材料越来越少,需要的材料越来越多,成本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因此,现在老师们基本不再使用狍皮的原料进行狍皮大衣和狍角帽的制作,只有在重大活动或节日的时候,才会将珍藏的狍皮大衣和狍角帽穿戴出来,展示民族特色。

(二)狍皮的处理方式失传

吴玲芝老师谈到,在狍皮非遗的制作过程中,手工的缝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狍皮处理的工序难以掌握,如梳皮、定型、保存等,再多的书籍和影像资料都不如亲自上手操作。而又因为狍皮原材料的稀缺,没有充足的材料供人学习与联系,使得狍皮制品都面临失传困境。

(三)制作周期与环境影响

因为一件狍皮制品就需要两个半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制作周期很长;并且处理狍子时,难以保持桌面等环境整洁,部分年轻人是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进行学习的。

(四)现代工业化的冲击

如今,大多数商家都急于求成,以盈利为目的,选择仿制品。原料采取牛皮、羊皮等经过化学处理后的成皮,最传神的“狍眼睛”也被玻璃材料取代,各道工序也在不断地简化,对于传统的纯手工工艺产生冲击。

“不抵制用玻璃材料去制作狍眼睛,但如果都是这种简化的工序,处理眼睛部位,如眼睑、睫毛等的手艺也面临着失传的问题。都是仿制品的话,就逐渐失去非遗传承的意义了。”吴老师的徒弟向实践团队说道。

而关于这门手艺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吴玲芝和吴曲珍两位老师仍在进一步地探索和创新。

图为吴老师徒弟向团队讲述狍皮非遗发展现状。靳尚昆 供图

    四、创新改进,转化传承

随着鄂伦春族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狍角帽的功能也逐渐由实用的御寒功能向美观的宣传功能转化。狩猎时期的狍角帽为了防止挂到树杈上,角都相对矮小,之后的制作则是将狍角改动地更加高大了一些,帽子也不再以舒适为最主要的方面,头戴接口的翻面处,设计的更加硬挺,便于展示和保存。

基于稀缺的狍皮原材料,吴玲芝老师选择用牛筋来替代狍筋进行缝制,因为牛筋相较于其他材料更接近于狍筋的手感,并且也具有原使用材料的“结实”的特点。

而狍皮大衣的制作同样保留了原有的手艺和纹样,使用现代布料,还原每一个时期的特色民族图案,既保留了鄂伦春族传统民族服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原料困境导致的失传风险。此外,还充分呼应了大众对鄂伦春文化与日俱增的关注度。

同时,两位老师还积极接收学习者,不论民族,不问年龄,只要对鄂伦春族非遗文化感兴趣,就可以来到工作室学习。除此之外,两位老师及其徒弟还制作了狍角帽的文创小摆件,以便更多对鄂伦春族非遗文化感兴趣的人收藏和了解。既能起到宣传非遗文化的作用,也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文化传承。

图为吴老师讲述狍皮制作的创新之处。靳尚昆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认真学习狍皮制作技艺。靳尚昆 供图

当然,这背后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社会组织和阿里河镇相关部门对于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视,非遗项目获得了资金支持,老师们有能力积极创办和参与非遗研学活动。这为鄂伦春族的非遗文化传承提供有力支撑。

一顶“狍角帽”,为团队成员带来了鄂伦春族独特的狩猎记忆,愿这个承载着鄂伦春民族悠长历史与深厚底蕴的狍角帽,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学习、传播这门手艺,继而赓续鄂伦春民族的非遗根脉,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图为吴老师的徒弟向成员介绍鄂伦春非遗文创产品。靳尚昆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两位非遗传承人合影留念。靳尚昆 供图

稿件来源:东北林业大学“狍角帽”非遗传承·文化兴边实践团队

文稿:范凯涵、韩明轩

摄影:靳尚昆

指导教师:王海飙

团队成员:范凯涵、韩明轩、张萌、靳尚昆、南怡菲、李明鑫、金润、田诚申


[责任编辑:谷小雨(实习)]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的“‘狍角帽’非遗传承·文化兴边”实践队深入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体悟民族文化,助力非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