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学子探秘平海古城,探寻特色非遗文化传承之路
华南师范大学 李政霖 张佳2024-10-22
字号:AAA
七月六日,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海韵渔舞”实践团走进平海古城,探寻“舞鲤鱼”、“凤舞”非遗文化踪迹。

鲤鱼送瑞,凤舞朝阳,遍寻古城内外,漫踏史迹遗风。七月六日,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海韵渔舞”实践团走进平海古城,开展为期八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寻“舞鲤鱼”、“凤舞”非遗文化踪迹。

在古城北门舞鲤鱼排练厅,省级非遗文化“舞鲤鱼”传承人彭卫清深入浅出地为实践团介绍了平海镇源远流长的“舞鲤鱼”历史,分享了他身为传承人与舞鲤鱼之间深厚的渊源。实践团针对“舞鲤鱼”文化传承形式及其发展现状与彭卫清进行了深入的访谈,面对“是否会担心后继无人”的问题,彭卫清表示,“总会有人的。”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舞鲤鱼”传承人彭卫清  李盈璋摄

同时,实践团深入古城街巷,在东门理事会拜访了“凤舞”传承人黄广河。在与实践团的交流中,他亲切细致地阐述了“凤舞”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同时提出了“凤舞”表演传承与创新的新思路:“现在的舞台很大,五条凤站在上面略显单调,所以我们设想放十条凤,增添部分新角色,把场面撑起来。”此外,他还特别强调了中年妇女在凤舞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鼓励并邀请中年妇女加入凤舞表演队伍,她们不仅学习能力强,且长期扎根于村落,能够将所学技艺传至下一代。”实践队还了解到,黄广河正尝试与平海附近的幼儿园进行合作,将“凤舞”表演内容通过幼师传授给儿童,以此扩大“凤舞”这一非遗文化教学与传承的规模。

c7f364c6d2912d3cc9ac4b3d093445f.jpg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凤舞”传承人黄广河  李盈璋摄

未命名設計 (74).png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凤舞”服饰  李政霖摄

华南师范大学7月6日黄广河工作室+实践队成员与凤舞传承人合照.jpg

图为实践队员与“凤舞”传承人黄广河合照 李政霖摄

通过此次参访实践,队员们在收获丰富文化体验的同时,也对平海镇非遗文化的传承脉络、现状分析与宣传策略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见解。在探访过程中,团队洞察到平海镇非遗传承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传承人的培养瓶颈,二是经济支持体系的缺失。据彭卫清透露,传统“舞鲤鱼”技艺的传承长期以来局限于平海镇西北村内部的年轻人,而除了唯一的“凤舞”传承人黄广河外,其他教授“凤舞”的老师都未掌握完整的凤舞技术知识。同时,由于“传承人”身份尚未获得与之相匹配的稳定职业岗位与经济保障,作为“传承人”的身份还未配套相关的稳定工作与收入来源,因而易出现“断代”、难以接续的情况。另一方面,实践团也注意到,平海镇在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方面尚显滞后,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这一新兴科技成果的强大潜力,若能将之巧妙融入非遗保护实践中,不仅能够打破地域限制,拓宽传播渠道,更能在全国范围内吸引更多的关注与参与,为平海镇非遗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实践团依托平海镇特色非遗,结合其面临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不断积极与当地深化联系、取得合作。针对平海非遗数字化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实践团已帮助当地政府建立多个新媒体账号,综合不同平台目标用户群特点为基础,充分利用当下大热互联网平台传播优势,通过发布特色非遗IP设计、渔歌采访视频等多样宣传手段扩大平海特色非遗文化对外影响力,吸引更多人认识渔韵、了解平海、走进非遗。

今后,“海韵渔舞”实践团将继续深入探索平海非遗文化魅力,与当地特色风物深度融合,尝试多元化、富有实践意义的创新方式驱动,线上宣传与线下体验设计相结合,开展非遗课堂宣讲、文创集章打卡等新兴文宣活动帮助扩展当地非遗文化融合传播路径,助推平海镇非遗文化产业振兴,彰显”百千万工程“中青年人的挺膺担当。

[责任编辑:杨冠奎(实习)]
七月六日,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海韵渔舞”实践团走进平海古城,探寻“舞鲤鱼”、“凤舞”非遗文化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