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一树树凤凰花染红厦园,正如第三期“书记下午茶”座谈会上热烈的气氛。我校党委书记张荣和近30名厦大青年学生代表围坐在一起,同学们围绕在主题教育中的学习感悟,踊跃分享“心里话”“身边事”,向学校提建议、献良策。
像这样集调研、交流于一体的座谈会,近些日子在厦大很常见。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厦大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对全校主题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重点部署,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编制实施方案“总体设计图”、重点任务“实施路线图”和督促检查“周期任务图”“三张图表”,建立“1+N”指导机制,分层分类抓好工作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层层推进的工作格局。
主题教育正在厦门大学不断走深走实、落地生根。
读进去!用创新理论筑牢思想根基
为学之先,须明方向。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一场题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专题辅导报告在科艺中心音乐厅举行,这也标志着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正式开班。
静下心来学习,沉下心来思考,潜下心来感悟。
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学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将“学思想”摆在首位,读书班、联学共学、理论宣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先后开展,迅速掀起主题教育热潮。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先学一步、学深一层,采用重大主题集体学习研讨的方式,开展多次专题学习。各基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同步开展学习研讨,原原本本、逐篇逐句研读必读书目,延伸选读书目,从思想理论这一“富矿”中汲取营养。
《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论党的自我革命》等成为厦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案头卷”“枕边书”。不仅如此,学校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厦大建设发展的关心关怀,编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资料汇编》《习近平同志关心厦门大学发展纪事汇编》,打造具有厦大特色的主题教育辅助教材。
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国立厦门大学旧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邓子恢纪念馆,长汀县博物馆,集美区新城体验馆,闽台记忆馆……这些“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成为师生现场教学的热门“打卡地”,以追寻红色足迹的方式身临其境地学思想、强党性,深刻感受福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意义。
沉下去!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主题教育以来,学校坚持把做好调查研究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政治要求和工作抓手,展开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调研活动,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向新百年的战略谋划与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快建设优势学科高峰学科”等一系列座谈会密集召开。学校领导、教授专家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聚焦如何解决学校新百年新征程上的发展任务和现阶段学校改革发展存在的难点、痛点和堵点,贡献智慧、提出建议,探讨学校发展之策。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坚持知行合一、推动发展,将主题教育与第十二次党代会筹备工作紧密结合,加强中国式现代化学理化研究、产出优质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与境内外多家企业、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不断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
如潮涌,似风雷。各学院积极响应,乘势而上,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步伐,把主题教育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各项工作中去,让主题教育在这所南方学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经济学院结合学科特点,组织教师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主题,在《人民日报》《中国经济问题》等刊物上发表7篇理论文章。深挖龙岩市“红色经济”资源,搭建“薪火计划”大思政平台,构建经济学科“大思政”育人格局。
化学化工学院将主题教育与学院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积极推动党建与人才引育、有组织科研以及立德树人“三个融合”,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环境与生态学院联合福建省九龙江北溪水资源调配中心、福建省漳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分中心,共建“厦门大学流域生态环境实践基地”,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劳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立体化、全方位的合作,探索校地合作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