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云南,七彩缤纷。云南省高校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沿着总书记在云南的重要考察足迹,扎根云岭大地,担当时代使命,广泛开展研究生支教、助农创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研学(修)活动等,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生动实践
★
1
弘扬西南联大精神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指出“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
云南师范大学作为西南联大在昆明的唯一遗脉,全校师生赓续西南联大的红色血脉,弘扬西南联大教书救国、读书报国光荣传统,开展“西南联大爱国精神”巡回宣讲80余场,编写《西南联大教育救国》《闻一多舍生取义》全省干部教育读本,开设“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精品课程等,切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
滑动查看更多
2
民族和睦 乡村振兴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和顺古镇考察,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生通过参与腾冲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第三方测评员实践任务,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在三家村上一堂“感受边疆古寨发展的这十年,助力‘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社会实践课,感受沐浴党恩的古寨变迁。云南财经职业学院师生在三家村亲身体会一个古老少数民族从深度贫困到如今“比大米粑粑还香甜”的幸福生活,感受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磅礴力量。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师生从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三个方面,近距离感受三家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激励青年学子立志投身基层干事创业,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滑动查看更多
2015年1月20日,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云南大学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组建赴独龙江乡研究生支教团。在5年时间里,先后组织28名研究生奔赴独龙江乡接力开展扶贫支教,服务独龙族650余名学生。研支团成员走上三尺讲台,全身心投入支教事业,给独龙族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梦想;走进田间地头,全方位融入当地生活,了解国情、锻炼本领、收获成长;走到学生家中,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和家庭情况,传播“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用实际行动助力独龙族整族脱贫,贡献青春力量。
云南大学赴独龙江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与学生一起做扎染
筑梦独龙 向阳而生——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3
建设美丽新家园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昭通市鲁甸地震灾区,看望受灾群众,强调“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他希望“大家要增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不怕灾害,不怕困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新家园建设得更好”。
云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优势,组建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2015年起每年组织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到鲁甸县龙泉中学开展支教扶贫,贡献教育扶智的青春力量。昭通学院师生参观重建后的甘家寨社区,见证鲁甸县龙头山镇灾后重建取得的卓越成就,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
滑动查看更多
4
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希望云南努力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昆明医科大学大力整合优质资源,用实际行动辐射南亚、东南亚医疗卫生事业。发起成立“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成为国内首个涵盖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两个领域的多边国际合作平台。联合泰国玛希隆大学开展护理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南亚东南亚院校和机构互动,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光明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心连心”先心病儿童义诊、宫颈癌筛查等方面提供医疗援助。
★
心有所悟
★
那靖,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昆明理工大学,教授: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并对云南发展提出“三个定位”,这让当时身在海外的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我毅然决定返回家乡,投身教学科研工作。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青年教师,我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本职工作,勇攀科技高峰,着力在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上展现新作为,助推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潜心教书育人,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宝娟,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思政课教师: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洱海边,强调要把“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7年来,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理人,我见证了洱海的变化,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洱海之变,让家乡人民越来越意识到保护好洱海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常和学生们讲述总书记到大理考察的故事,也带领学生到洱海边开展现场教学,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保护洱海的意义和重要性。
陈霞,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作为云南师范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来到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开启支教生活。在这里,我看到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绝不屈服、接续奋斗的干劲,看到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我将秉承“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扎根云岭大地,激昂青春能量,用实干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