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研支团奔赴多彩贵州支教
创新教学形式点燃学生兴趣
参加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连获佳绩
她就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
贵州关岭分队队长王文琪
王文琪照片
孩子们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面庞、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在王文琪心中播撒了支教的种子。2020年7月,王文琪参加了菏泽共青团发布的“小荷学堂”暑期支教活动,她和同学一起作为夏令营的老师,为留守儿童进行美育教育,并在夏令营结束后受邀参加曹县梁堤头镇扶贫调研工作。“两个月的支教经历,我看到了一双双明亮稚嫩的眼睛,更看到了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短缺。”王文琪感慨道。
“小荷学堂”暑期支教活动留念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文琪聆听了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分享会,照片中孩子们清澈的眼神令她颇受触动,“我常常想,人的一生究竟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那次分享会后我才明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最幸福的,做有意义的事情才是有价值的。”此前的社会实践经历让王文琪受益良多,并在她心中种下了扶贫支教的种子。这次,她决定将支教之旅继续下去,报名了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并成功通过了考核。
王文琪成功入选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
直面困难与磨砺,未曾改变且坚定的初心和勇气才更加可贵。跨越2300多公里,奔赴贵州开展支教,免不了在生活习惯、日常交流等方面有许多的困难。“刚到贵州时,我首先要克服的就是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异,除此之外,语言不通使我与当地的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碍。”王文琪回忆道。面对着一连串的困难,王文琪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积极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气候及饮食习惯的差异,她入乡随俗,慢慢适应本地的环境与生活习惯;面对语言不通带来的障碍,她积极主动地找机会与当地的老师与学生对话交流。在学校领导及老师的关心与帮助之下,王文琪的支教工作逐渐地步入正轨。
王文琪与四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一起备课
从汲取知识的学生转变为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于王文琪而言,角色的转变是最大的磨炼。“我所教授的是语文课和音乐课,由于我本科专业并不是文学,在担任语文教师时,如何做到让学生们真正爱上学习语文,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她深知“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在备课时,她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激发学生潜能;在课下,她经常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王文琪给孩子们上语文课
在语文课上,王文琪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切入,重点向学生讲述课文背后的文化故事,并且鼓励他们向家长分享课堂上的所学所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们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一举三得。”2个班,每周14节课,在王文琪与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她所教授的四年六班的语文成绩从年级倒数第一跃至年级第三,在此次进步下,同学们信心满满,纷纷表示下次要冲击年级第一名!
在音乐课上,令她记忆最深刻的是歌曲《九儿》的教学,在听过歌曲高亢悠扬的旋律、了解其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后,许多同学都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家长会时,家长们纷纷提及,孩子们会主动跟他们分享课堂知识,并用自己的方式将课上所学讲述出来。
在第一课堂教学工作之余,王文琪积极探索乡村小学第二课堂建设。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当地民族特色的影响下,孩子们从小能歌善舞,其中不乏对音乐有天赋的孩子。王文琪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建立“童音合唱社”,她表示:“刚刚创立‘童音合唱社’时报名人数爆满,有近300人,孩子们都很感兴趣。”
在合唱社中,王文琪带领学生们进行合唱技巧、分声部合唱等训练,怀着对学生“成为一朵向上开放的小红花”的期待,王文琪挑选《送你一朵小红花》作为练习曲,小红花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代表着积极、努力的态度。“我们要做一个自信而勇敢的人,每个同学都要学会鼓励自己和他人。”王文琪对学生们讲道。
王文琪教合唱社成员唱歌技巧
注意到学校里闲置着热心人士捐赠的非洲鼓,王文琪又建立了器乐社团。“鼓点的节奏练习和左右手配合的训练,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大脑开发,声乐和器乐相结合,激发了孩子们很大的热情,孩子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非常高。”在王文琪的带领下,社团已完成《如愿》《四季的问候》等曲目的合唱,贵州的青山绿水间环绕着32位孩子纯净的童声。
最近,王文琪又解锁了新的角色——少先队辅导员。全新的角色让王文琪在初期工作中倍感茫然,然而她深知这一工作是光荣且极有意义的,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与鼓励也让她充满信心。“文琪是做事非常认真的姑娘,对待任何事都会全力以赴。”同为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孙梦琰赞叹道。短短两个星期的时间内,王文琪学会了出旗退旗、旗手轮换岗、唱队歌、红领巾的系法、呼号、宣誓等,相关知识深深烙印在脑海里。“晚上做梦都会梦到,”王文琪笑着说道。
王文琪参与安顺市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
此外,王文琪先后参加了关岭县、安顺市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备赛近30天、每天近9个小时……夜以继日的排练得到了回报,王文琪最终斩获“《贵州省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之组织仪式》实操”项目一等奖、安顺市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暨少先队活动课交流展示活动团体二等奖等奖项。
问及之后的工作计划,王文琪说道:“之后还会筹备故事比赛、组织集体备课、彩排入队仪式……每天都有新的工作,但是每天都会有新的快乐。未来会努力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少先队员,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
因妈妈离世而十分依赖王文琪的女孩;没有笔而无法写作业,在王文琪赠与文具后成绩突飞猛进的小男孩;说着“王老师既然见一面少一面,那我们就天天见!”的学生们;走在任何一条路上都会有小朋友向你问好的顶云小学……“温柔”是学生常用来形容王文琪的词汇,“希望王老师还来教我们!”是学生送的贺卡上常见的话语。王文琪的到来带给孩子们希望,孩子们也无时无刻不用纯真治愈着她。
学生送给王文琪的贺卡
幸福而满足的话语早已说明了一切:诚挚的笑容和纯净的心灵牵引着王文琪来到大山,而这也正是她坚守在此的理由。
王文琪与学生合影
厚植情怀,志向坚定
以爱为底色
致力于做有温度的教育
这是王文琪的坚守
也是每一位中石大研支团成员的追求
这一年不长的时间
必定是终生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