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历史、艺术和建筑》
《漫画相对论》
《高效休息法:世界精英这样放松大脑》
《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
《说服与不被说服的艺术》
《王国维与陈寅恪》
01《中国园林:历史、艺术和建筑》
本书初版于1978年,是国外研究中国园林文化的代表性专著。2002年,由汉学研究者夏丽森女士修订,她是明代计成的著作《园冶》的英文译者。本书讲述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园林与中国哲学、绘画、建筑、文学的互动关系,通过中国的园林艺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
作者玛吉·凯瑟克在中国长大,从小沉浸于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挚爱中国园林。她尝试在纵深的历史和宽阔的对照中把握中国园林的精粹,既有追本溯源的梳理,也有典型个案的描述与分析。本书堪称一本不可多得的中国园林导览,也是我们了解西方人如何欣赏中国园林的一种重要参照。借此,更能体味中国园林本身所包含的精彩的精神意蕴。
02《漫画相对论》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科普书。用漫画的形式趣解各种难懂的物理理论,在这里一个个实验成了直观的场景,你想破脑袋理解不了的现场,做出了动态演示。跟随本书你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爱因斯坦的梦境,坐在牛顿老师的课堂,来到星光实验的现场……最近距离接触科学的真相。本书上部(前五章)和大家一起回顾物理学走过的坎坷历史,这段历史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段战争史。在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纷纷谢幕之后,爱因斯坦闪亮登场。他就像一位横空出世的大侠,无门无派,但出手即震惊天下,他的绝招就是“相对论”。
最后四章是本书的下部,下部比上部更精彩,结构更宏大,故事更神奇,真相更惊人。在下部中,作者细致地剖析时空的真相,带你领略神奇的四维时空奇景,了解整个宇宙的图景,再回到原子的深处见识不可思议的微观世界,最后看一看当下物理学的新进展——万物理论。
03《高效休息法:世界精英这样放松大脑》
总是日理万机的人,有些疲劳是无法消失的。不论怎么休息,睡得再多,为何还是觉得很倦怠?因为累的不是身体,而是大脑。
大脑疲劳和身体疲劳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即使发呆,怠速运转的大脑仍然会消耗掉60%-80%的大脑能量,使得大脑疲劳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累积。一旦慢性化持续下去,各方面的表现将越来越差,甚至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职场精英们为何总是神采奕奕,不会疲累?你听说过“正念”一词吗?在美国,正念这个概念正爆发般地流行起来。Google、Facebook、思科、巴塔哥尼亚、安泰等世界知名企业已积极引进,让员工系统学习正念,且效果都持续获得证实。
本书透过“消除大脑疲劳的七个休息法”,以呼吸和冥想来释放压力,达到正念的目的。特别收录美国精神科医生推荐的“五日简单休息法”,让大脑获得真正的休息。
为了说明正念能为工作及生活带来的具体改变,本书采用微小说形式,将经实证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故事内容,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获得相关知识。
04《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
城市是由各式空间与建筑片断构成的整体,文学家对城市的书写掺杂着个体的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
《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1980年代以来城市叙事中的建筑书写》以建筑书写为焦点,结合空间叙事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构形的权力关系对1980年代以来的城市叙事进行全面考察,探绎建筑与城市景观、空间、符号、身份在文学层面的互动关联,从而勾勒出一套有别于以往的“文学城市”地图。
05《说服与不被说服的艺术》
本书是美国很有影响的圣智学习集团(Cengage Learning)出版,美国杜克大学很受欢迎的MOOC课程Think Again的权威配套教材(第9版)。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如何理解论证,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论证无所不在。在广告中,在法庭上,在政治、道德以及宗教讨论中,在历史、文学以及哲学等各类学术课程中,甚至在我们面临职业、资金以及家庭抉择时的个人生活中,论证都充斥耳边。不理解论证,我们就无法彻底领会生活中这些至关重要的方方面面,也无法面对这些充满迷惑的难题和问题。
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各种论证中的演绎、归纳和谬误,提高自己说服别人的能力和技巧;同时,不被各种谬误所误导,做个思想独立自由的人,从而理解我们真正的生活。
06《王国维与陈寅恪》
本书是刘梦溪先生研究王国维与陈寅恪两位学术大师的代表作,有分论,有合论,重在阐发王陈的心路历程和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最早的一篇写于1990年,最晚的一篇定稿于于2020年,真的是持续三十年的倾心之作。本书的写法带有学术传记的特点,实际上也可以视为王陈两位大师写的学术评传。值得注意的是,刘先生的叙论语言也有“刘氏特色”,繁难的学术问题,经梦公的叙论拆解,变得明白如话。这种典雅、浅出、易懂的斯文风格在当下学界比较少见。
刘梦溪通过对王国维与陈寅恪的研究,探达到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以及另外一些现代学者何以不能安立之因。王、陈等学术大师在吾国面临转型的历史时刻和文化传承进退失据的历史时代,既有文化定力,又有文化认同和文化担当,称得上百年世变的文化英雄。读他们的书和刘先生在此书中对他们的生动传写,我们每个人都如同受到一次精神洗礼,依稀看到自我安身立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