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燕大榜样|王文凤:实验室常驻嘉宾,那些实践出真知的故事!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2022-01-21
字号:AAA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道路虽远,仍有春风相伴;脚步漫长,不忘当年初心。

王文凤,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多年来从事新型储氢储能研究,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24篇,申请授权国际、国内专利8项,主持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自然基金项目6项,获河北省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等十多项荣誉与奖励。


一、志存高远、恪守信念


担任党支部委员期间,王文凤同志深知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将爱国情、报国志落实到建设基层党组织中去。她结合青年大学生实际,创建党建工作和服务载体,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同学们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笃定理想,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



她始终保持强烈的爱国心、坚定的报国志,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积极开展本硕博学术交流和创新创业活动,当先锋、做模范,被多次评为“燕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


二、攻坚克难,砥砺奋斗


/强国有我/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她始终把爱国奋斗精神和科研工作相结合,积极投身新型储氢储能领域阵地,瞄准氢能应用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创新理论、突破技术,坚持将科研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科研进展就是她心情的指南针,与她的悲喜密切相连。在科研中取得一点小进步都会让她开心不已。她深知科研是一个不断创新、反复试错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跨过眼前的沟壑,就会发现更加广阔和光明的天地。


/奋斗有我/


研究生期间,她秉持着对科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工作态度,在担当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围绕新能源电化学、储氢储能展开研究。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她解决了超晶格结构储氢合金相结构可控性科学难题,揭示了新型超晶格结构储氢合金的储氢机理和生成条件,为储氢合金产业化提供技术指导。



作为项目负责人,她独立主持了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她研究成果丰硕,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24篇,申报/授权国内、国际发明专利8项,并协助组织举办“第八届全国氢能博士生学术论坛”,这些成果是她努力的见证,更是激励她不断前进的动力。

/ 实践有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她认为科研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局限在实验室里,更需要走到社会中、为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发挥实际作用。在导师的带领下,她积极寻求“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与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希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科霸汽车动力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豪鹏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洽谈合作。助力我国首条自主新型稀土储氢合金生产线顺利投产,相关科研成果已在中科轩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转化,成功解决了新型稀土储氢合金产业化应用技术难题,打破了日本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三、激扬青春,不负韶华


/ 自强有我/


天道酬勤,自强不息。即使生来平凡,也要追求不凡。她的生长力量植根于幼时成长的乡野,成长于心怀家国天下的燕大。自研究生入学以来,她独立承担学习生活的所有费用,并还清本科的助学贷款。在完成自身成长的同时,还将爱心传递给他人,多次援助困难家庭,组织和参与慰问孤寡老人。

/ 奉献有我/


在全国遭遇新冠疫情严峻态势下,她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开展“尺笔丹心、‘疫’线先锋”系列主题活动,组织为武汉抗疫捐款捐物。她还多次组织环境保护和维护学校公共秩序等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心怀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为建设美好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光发热,被评为“河北省三好学生”。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道路虽远,仍有春风相伴;脚步漫长,不忘当年初心。今后,她将继续熔铸家国情怀于自身学习与发展,不断学习,练就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勇于担当新时代责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讯员:滕灵悦]
[指导教师:曹泽众]
[责任编辑:石悦]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道路虽远,仍有春风相伴;脚步漫长,不忘当年初心。